APP下载

白榆用材林栽培管理技术

2015-04-05张慧

山西林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白榆用材林粗度

张慧

(高平市林业局,山西高平 048400)

白榆用材林栽培管理技术

张慧

(高平市林业局,山西高平 048400)

白榆是一个优良的用材林树种,干型高大,纹理通直,木材致密,可作多种用途。介绍了白榆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即选择良种壮苗、适宜的造林地、大坑栽植以及控制竞争枝和防治病虫害等。

白榆;栽培管理;技术

白榆是一个优良的用材林树种。干型高大,纹理通直,木材致密,有多种用途。为培养树干直、生长快、产材量高的白榆林,其主要技术措施有:选用良种壮苗、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大坑栽植、密度适宜以及控制竞争枝和防治病虫害等。山西南部的运城、晋城、长治等市的平川地区,营造白榆用材林有着较好的地理、自然优势。这些地区,年降水量都在500mm左右,适合白榆的生长。如果采用上述技术措施,白榆年平均胸径生长量可以达到1.50cm~2.0cm左右,8.0a~10a生单株材积可达到0.016m3~0.025m3,每公顷年平均生长量10.50m3~15m3。因此,营造白榆用材林有着丰厚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现将白榆用材林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林农参考借鉴。

1 良种选择

榆属树种遍及全国各地,共有24个种、4个变种,其中白榆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为悠久,栽培面积最大,是最具有生产种经济价值的树种。营造白榆用材林首先要选择经过表型测定的优良无性系、家系,或者细皮白榆、密枝白榆等优良类型。如选用垂枝白榆、栓皮白榆等低劣类型,抚育管理得再好也达不到速生丰产的目的。在运城、晋城、长治等市的平川地区,选择健壮苗木的标准是:利用高度2.0m以上,地径2.0cm粗以上的大苗木进行造林;在半丘陵地区,选择高度0.50m~1.0m的小苗木进行造林,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2 选择造林地

造林地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水分含量大的壤土和轻粘土。在沙地应选择间层地、粉沙地等。白榆不耐涝,常年地下水位在1.50m以下为宜。地下水位过高或者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易烂根。如果地表水是长流水,生长季节根系虽长时间浸泡,仍生长良好。

3 细致整地和大坑栽植

在平川农区用大苗木造林,根幅较大,营造片林或“四旁”植树,均应挖大坑栽植。坑的大小为80cm见方。表层土(熟土)和心土(生土)要分开放置。栽完苗木覆土时,熟土先填入坑的中层,覆土以后将苗木轻轻向上提一下,并踩实,使根系舒展并且与土壤紧密结合,这样有利于苗木成活和根系的生长发育。

造林季节,春季和秋季均可,各地可以根据农事活动忙闲确定。白榆春季萌动早,春季造林宜早不宜迟,应该在芽萌动以前栽完,否则影响成活、生长。秋季落叶后造林,有利于来年春早期生长。

4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影响林木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密度,林木生长营养空间科学,通风透光,早成材,成好材。白榆片林或者“四旁”树,其造林密度不同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在立地条件、管理措施和树龄都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密度不同,致使林木生长量会有很大的差异。片林密度每公顷2 070株的较3 195株的白榆林,平均单株材积大138%,每公顷蓄积大54.80%。株距2.27m较1.18m的“四旁”树平均单株材积大88.60%。可见,密度过大,单株营养面积小,树冠呈平面受光,影响了光合产物的制造,林木生长就缓慢。白榆的适宜造林密度依土壤条件、抚育管理措施、营林目的等差异而定。土壤肥沃、水分充足,抚育管理条件好的,应当密植,这样能促进高生长,形成良好的干型,但是必须适时间伐,才能保证林木正常生长。在山西南部地区的平川,白榆造林的初植密度,株行距为2.0m×4.0m或3.0m×4.0m,4.0a~5.0a生时,采用下层间伐法进行第一次间伐,即可生产部分用材。在水分充足,集约经营的条件下,也可以一次定植,如培养建筑用檩材,株行距4.0m× 4.0m;培育大径材可以采用4.0m×6.0m的密度栽植。

5 营造混交林

营造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光能和地力,促进林木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1 白榆与刺槐混交

5.1.1 带状混交

白榆与刺槐带状混交(刺槐3行,白榆2行)8.0a生时,混交林中的白榆比白榆纯林平均树高、胸径分别提高10.50%和23.20%。

5.1.2 行间混交

白榆、刺槐生长较快,白榆与刺槐行间混交,效果良好。白榆、刺槐混交促进白榆生长,分析其原因主要是:①刺槐是豆科植物,根部有根瘤菌固氮,能提高土壤肥力。②白榆、刺槐均为阳性树种,互相争光,促进高生长。③刺槐比榆树枝叶更稠密,林地郁闭早,杂草消灭也早,可以提高土壤肥、水的有效性,促进林木生长。④刺槐对星天牛、榆叶甲的抗性强,混交林不利于这两种害虫生活,可以较少对白榆危害,提高了白榆的生长量。

5.1.3 白榆与杨树混交

白榆生长虽不如杨树,但无受压现象。8.0a生时,白榆平均年高生长1.0m,胸径年生长1.0cm,干部虫害轻微。另外,白榆也可以与紫穗槐进行混交。

6 修枝抚育

6.1 控制竞争枝

控制竞争枝是白榆修枝抚育的关键技术。为了培养高大通直的主干,就要保持主梢的顶端优势,并合理配置侧枝,以保证光合作用所需要足够的叶面积。竞争枝是与主梢粗度相似,能抑制主梢生长的枝条,能否控制竞争枝的这种夺主作用,是修枝抚育的关键。为此,对冠内各种不同枝条应采取下列不同处理方法:一是对树冠上部双头或多头的处理。①双头枝处理:选留1个生长良好而枝角较小的枝条为主梢,剪除另一个有竞争力的枝条。②多头枝处理:当幼树顶部有2个以上的强枝形成多头竞争时,首先选择一个健壮的主枝,对其他强枝短截或剪除。当主枝细弱时,剪除主枝,选择最上部一个枝条作为主枝,并剪除其他强枝。其次对冠内中、下部枝条的处理。①强枝:强枝即粗度相当其着生处主干粗度1/3以上的生长旺盛的侧枝,对强枝处理是短截,剪去枝长的1/3~1/2,控制其生长,促进主枝高生长和其他弱枝生长。②中枝:中枝即粗度相当其着生处主干粗度的1/3以下的生长一般的枝条,这类枝条是组成良好树冠的骨干,因此,除过密的适当疏剪外,其余全部保留。中枝保留时间长,萌发出许多枝条而自成体系,与其近邻枝条将产生互相影响,因此必要时也应根据“去直留斜”的原则加以控制,把直角小的直立枝剪除,保留直角较大的斜展枝。③弱枝:除因受遮光照不足、光合作用效能低的弱枝剪除外,一般都可以保留,以保证树木光合作用有足够的叶面积。

6.2 截干或者平茬

对于因人为因素和病虫害造成生长不良的衰弱、失去高生长能力的幼树,主干较高和粗度在4.0cm左右的,可在发芽以前进行截干。截取树干高度的1/2,对剪口下3个~4个小枝从基部剪去,对其余侧枝短截2/3左右,促使剪口处萌生壮枝,重新形成顶端生长优势,恢复高生长。当剪口处萌生的嫩枝长到10cm~20cm左右时,选留1个直立的嫩枝培养为主枝,其余侧枝都短截2/3左右,控制生长,这种方法称为定头控制。以后在生长期,还要根据侧枝生长情况,再进行控制,以促主枝速生,并使剪口愈合。

6.3 控制干冠比例

为保证白榆营养生长所需要的叶面积和防止干形弯曲,要轻修枝、重留冠,使树冠保持一定的长度。树高和冠长的比例随树龄的增大逐年减小,可以按照下列比例留冠:①2.0a生苗(2.0m高)和栽后第一年的幼树(树高3.0m左右),冠长占苗高或树高的3/ 4左右。②栽后2.0a~4.0a的幼树(高3.0m~6.0m左右),冠长占树高的2/3左右。

S792.19

C

1005-4707(2015)03-021-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5.06.009

张慧(1979-),女,2003年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现任高平市林业局工程师。

2015-05-10;

2015-06-15。

猜你喜欢

白榆用材林粗度
基于TRU 系统对南山植物园川山茶根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新林林业局不同郁闭度下用材林资源分析
汤原县林业局用材林面积特点的思考
结果母枝粗度对南丰蜜橘果实品质的影响
葡萄定植当年冬季修剪技术
南丰蜜桔结果母枝粗度≤2.5 mm果实品质最佳
罗山县淮河流域速生杨用材林林分蓄积动态研究
如何搞好用材林采伐设计外业调查工作
岁岁花朝与旧暮
固原市原州区白榆荒山造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