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SE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04-05孙联昌艾志刚余志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5年4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应急体系

孙联昌,艾志刚,余志

HSE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孙联昌,艾志刚,余志

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77)

HSE管理体系是基于一种减少人员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改善HSE业绩的有效管理方法。通过HSE管理体系审核,发现了思想和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了HSE管理体系建立及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内审和管理评审过程中的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强化领导作用、加强管理力度,保持持续更新,做好统计与分析技术的运用,强化信息交流与培训,深化内审管理和加强现场监察等改进对策。

HSE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全球一些大石油公司在石油勘探开发多年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实践和建章立制等社会化大生产活动,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HSE管理体系,获得其他石油公司的肯定,成为各大石油公司共同遵守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规则与范式。但是,各企业在HSE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科学分析并采取有效对策应对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

以2009年HSE管理体系监督评审为例,某机构抽调129名审核员和技术专家,总计230人次,先后组成15个审核组,分4批对30家企业进行了HSE管理体系审核。共审核作业现场287个,发现不符合505项,问题1 814项,共计2 319项。

1 HSE管理体系审核基本情况

通过长期的实践,在HSE管理体系审核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掌握了一些基本情况(图1)。一是危害因素辨识不全面、风险评估不准确。一些企业仅立足于现有运行装置和作业活动开展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没有从项目设计、施工、生产、报废等全过程建立动态、持续的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机制。基层单位危害因素识别不全面、风险评价结果与现场HSE管理要求明显不符、风险控制措施缺乏针对性等现象还比较普遍,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式化和纸面化的倾向。二是生产控制过程不严格,现场管理不规范。一些企业生产运行、作业活动控制不严格,违反程序或规程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设施完整性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一些企业设备管理制度落实不严格,特种设备证件不齐全,新投用特种设备没有登记注册等现象仍然存在。四是作业许可管理不统一、现场实施不规范。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批准人不到现场核实确认,作业监护人不签字,作业场所不进行气体监测等现象较普遍。五是应急管理不系统,应急演练不规范。一些企业应急预案不健全,内容简单,缺少相关联络方式,缺少应急物资储备名录和数量;一些基层单位应急预案不审批,应急演练形式化,不能通过对演练过程、效果的总结评价和分析,及时调整和完善应急预案等。六是承包商管理不到位,现场监管不严格。一些企业没有将承包商安全管理纳入企业HSE管理体系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承包商资质认定不规范,定期评审不严格,作业监督不到位等现象较突出。七是HSE审核不规范,改进机制不健全。日常检查不规范,记录不全。一些企业没有及时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没有对领导层、机关部门开展HSE审核;一些企业管理评审工作不规范,简单地将管理评审等同于一般工作总结、工作汇报;一些企业对上述发现的问题不能举一反三,不能针对原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同一问题重复发生等。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思想和意识方面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发挥好,HSE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管理,以及内审和管理评审过程中的问题等[1-2]。

2 思想和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

1)领导作用不能显现。表现在员工看不到领导者的具体表现,例如:领导的表现或行动、领导的支持等、属地管理直线责任的意识有待强化。缺乏激励政策,例如:鼓励员工报告事故、事件,鼓励员工参与HSE活动,制定HSE奖励政策、提拔有用人才、宣传HSE理念。HSE管理原则在工作中的体现不清晰,如:领导亲自参与不足、走访现场少、与其他领导沟通HSE的机会或解决HSE事务少。领导的HSE知识相对薄弱,例如:对HSE知识掌握不多,对企业体系文件不熟悉,对上级的要求只作批复处理,参与意识不够,存在重安全隐患治理、轻预防的思想。

2)齐抓共管的格局没有完全形成。表现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认为HSE就是安全部门的事情,这一现象目前还存在。对集团公司关于HSE的政策及要求不清楚,片面认为HSE就是要员工安全。其他管理部门对HSE的态度应有所转变,要体现属地管理、直线责任。

3)全员参与的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对员工状态是安全工作的基础的认知程度不够;员工对自己负责的信念不强烈;领导者与员工的交流不够;员工不清楚自身安全与企业安全之间的关系。

4)个别员工的意识需要加强。表现在工作习惯没有改变,对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管理和运行控制文件学习不够,仍然采用习惯做法;疏于对外部用工的管理,只是命令,缺乏管理与监督;老好人思想严重,不愿意管理和帮助他人;英雄主义现象依然存在,冒险、盲目、突击、耍小聪明的情况存在,尤其在HSE管理体系建立上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3 HSE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问题

建立HSE管理体系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力度不够,部分企业最高管理层对标准和文件了解甚少;机关管理人员对体系文件内容不清楚;基层操作人员对建立运行体系认识不高;培训效果有待提高。二是目标管理缺少过程控制指标。目标空、大、全,与企业的实际风险和控制要求不一致。对策是结合重大风险,细化或分解大目标,变为可控的过程指标。建立风险、目标、职责、管理方案、控制要求、应急链条。对指标进行考核,特别要加强对过程指标的考核。管理评审时要评审目标完成情况,并认真履行。特殊情况下(事故、投诉)应重新评审目标的可行性和充分性[3]。三是体系文件总体设计有待改进。管理手册未清楚地阐述各要素的控制内容;手册中的职能与程序文件中职能不一致;缺少必要的程序文件,特别是过程控制程序;程序文件或作业文件的规定没有可操作性。四是体系融合的设计缺陷。QMS、EMS、OSHMS、HSEMS文件等结构不清;母体要素考虑较全,融合要素被忽略;共用程序文件中未覆盖各标准的控制要求。五是未能准确界定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管理体系的适用范围应形成文件,可单独存在,也可在手册中描述,范围应包括:企业的业务活动(活动、产品和服务);体系覆盖的单位(行政区域);体系覆盖的场所(活动范围)。六是识别与评价工作有待提高。风险识别不全面,对个别项目、重点项目、作业现场的识别有缺陷;对作业活动周边影响和相关方关注不足;个别的危险危害、环境因素评价不规范和准确;识别和评价没有员工的参与和交流,闭门造车;控制措施没有可操作性;识别用于文件、用于检查和审核,而实际的管理与识别的结果与制定的目标、方案不一致,造成了“两张皮”现象。

4 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问题

在HSE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体系管理力量薄弱。表现在建立体系时领导非常重视,之后体系管理力量削弱;安全环保部门人员少,日常工作量大,很难抽出时间研究体系;体系管理人员缺乏继续培训;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有待提高。体系运行缺乏总体规划。表现在企业年度工作安排中没有体系管理的具体要求或安排;没有年度体系管理计划,没有阶段性的工作重点;部分企业的主要活动还是遵循旧的管理模式;认证后领导过问的比较少。体系管理和日常管理脱节。表现在内审、管理评审只是为完成任务;体系文件之外还有许多孤立的管理规定;有管理制度重复、矛盾现象(办法、规定、要求等,机构重组后更为突出);日常安全检查没有与体系运行监督融为一体。两书的针对性有待改善。表现在基层作业单位没有指导书;两书的核心内容不突出识别、评价、控制措施;基层员工学习、执行有差距。危险作业管理不到位。表现在违章作业;管理有缺陷;监督不到位;要认真分析危险作业的类型,建立有自己特点的作业许可,并加大监控和管理。承包商管理不到位。表现在市场准入管理需要加强;管理理念需要改变(属地管理);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包而不管的现象依然存在;目前多是合同管理增加附加条款,但现场的监督没有发挥作用。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不全面。表现在应急管理系统不完善;应急职责交叉、协调性较差;应急预案中未包括应有的突发事件;与评价结果不对应,没有可操作性;应急演习走过场,应急物资储备不到位。管理力度和整体推动有所减弱。表现在撤消管理人员;走向基层的时间少;过程控制的力度和规模减弱;对机关内部的管理放松。信息不畅通。表现在体系运行中,没有关于运行效果或完善意见的信息;基层单位发现问题不反馈;主管部门发现问题的意识相对薄弱,缺乏信息交流机制。

5 内审和管理评审过程中的问题

1)内审员素质有待提高。表现在对标准、体系文件了解不深;缺乏审核经验和技巧;内审员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不强。

2)内审质量有待提高。表现在检查表中审核内容不明确;审核记录与审核内容不对应;审核记录空项或随意填写;审核记录不可追朔;审核报告不能充分反映体系有效性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问题整改不彻底。表现在对不符合项没有深入分析原因;采取的措施与原因不对应;整改效果验证不认真;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不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管理评审应注重持续改进。表现在没有组织管理评审或不是最高管理者组织;部门汇报仅限于工作成绩总结;体系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未客观反映;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应急反应、合规性评价等标准要求的关键评审点没有评审;下级单位或部门提出的问题,没有评审结果;管理评审提出的整改项,没有实施结果的验证。

5)管理机制上有待深化。表现在审核走过场,没有变成动力;个别领导的作风有待转变,不能听取不同意见;缺少必要的奖励机制,以罚代奖或只罚不奖;管理者的岗位不稳定;管理者学习机会少,能者多劳的现象普遍。

6 改进对策

1)强化领导作用。各级领导在工作中应认真贯彻HSE九项原则,切实践行“有感领导”,联系工作实际、突出表率作用;开展会议前的安全经验分享;强化分管区域内的属地管理和直线责任;关注身边风险、关注领域风险、关注领导风险;建立、健全奖励机制。

2)强化管理力度。强化机关服务意识,树立率先运行典范;夯实基础工作,规范运行体系;不定期检查运行效果,防止突击现象;体系主管部门列出详细计划,做好解惑、培训、指导[5]。

3)保持持续更新。风险管理在于持续更新;目标管理关注过程指标;关注法规的变化;标准涉及的要素包括:风险识别、法规、能力、目标、文件以及过程控制。

4)做好统计与分析技术的运用。注重收集检查或审核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系统数据,认真进行量化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主要因素和根本原因;原因分析要全面,不能总是运用培训解决所有问题;不能一事一议,应将问题进行归纳后一类一议,为制订改进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5)强化信息交流与培训。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媒体、报刊、通讯);发挥HSE信息系统的作用;定期进行培训;多举办现场交流会;树立良好典范,鼓励全员参与。

6)深化内审管理。覆盖体系范围,不留死角;培养有能力的审核员队伍;通过审核证实体系的符合性和差距,不断改进;加大对领导和机关的审核力度,可从法律、上级、规定、自身要求等角度触及理念的转变。

7)加强现场监察。运行初期现场管理基本具备条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开始放松,主要表现在现场乱,垃圾、油污、粉尘、污水、废弃物排放不按规定控制;员工的意识淡薄,对于体系管理和运行态度不一;培训流于形式。现场存在三违现象,低、老、坏现象时有发生。要加大体系运行有效的执行力度,关注现场执行力。

[1]狄英姿.做好HSE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和内部审核[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4,13(2):19-21.

[2]李千里,孟学军,罗新民.HSE管理体系运行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安全,2010(12):28-30.

[3]王刚,高静.浅谈如何进一步强化HSE管理体系建设[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08,24(6):13-17.

[4]丁浩,张星臣.石油企业实施HSE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0):55-58.

[5]董国永,刘景凯.中国石油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3):48-50.

HSE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effective management method based on reducing personal injury,property loss and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improving HSE achievements.The shortcomings in thought and consciousness are found,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H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in the internal assessment and the management assessment are pointed out through the assessment of HSE management system.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and the problems,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strengthening management,continuously updating,applying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technology,strengthen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raining,deepening internal assessment and strengthening on-site supervision are proposed.

HSE management system;management assessment;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2014-12-03

孙联昌(1978-),男,经济师/工程师,主要从事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体系管理和质量、安全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应急体系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