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1例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临床观察

2015-04-04宋雪珍徐晓军任小宁王国礼

山东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输血白血病血小板

宋雪珍,徐晓军,任小宁,王国礼

(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 264200)

41例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血小板临床观察

宋雪珍,徐晓军,任小宁,王国礼

(威海市立医院,山东威海 264200)

摘要:目的观察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方法 41例白血病患者,采用ABO同型输注机采血小板,且均在30 min内输注完毕。按照输血小板前血小板计数分为A组(血小板计数<10×109/L)、B组[血小板计数为(10~20)×109/L],对两组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41例白血病患者共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126例次,输注后有效率均达到80%。A、B组分别预防性输注66、60例次,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29±2.02)×109/L、(13.07±2.95)×109/L,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1.71±11.37)×109/L、(28.12±11.72)×109/L,输注后24 h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分别为(12.54±8.94)×109/L、(13.38±10.16)×109/L,有效率分别为80.3%、80.0%,两组输注后24 h CCI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可提高其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能够有效预防出血;以10×109/L作为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阈值安全有效。

关键词:白血病;输血;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替代手段[1]。近年来,随着成分输血的推广普及,机采血小板的临床需求逐年增加。为合理有效应用血小板,满足临床需要,我们对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效果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4年1~7月威海市立医院血液科确诊为白血病的41例患者,其中男23例,年龄23~86岁;女18例,年龄13~68岁。白血病患者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5例。所有病例均经过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按照输血小板前血小板计数分为A组(血小板计数<10×109/L)、B组[血小板计数为(10~20)×109/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血小板输注方法临床所用机采血小板全部来自威海市中心血站,白细胞计数≤5.0×108/袋,红细胞计数≤8.0×1011/袋,血小板数达到2.5×1011/袋。采用ABO同型输注,不做血小板配型。所有患者在输血前知情同意,临床以患者耐受的速度输注,所有机采血小板均在30 min内输注完毕。

1.3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疗效评价[2,3]所有患者治疗前以及输注后24 h进行血小板计数。以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输注血小板疗效。血小板增加校正指数(CCI)=(输注后血小板-输注前血小板)×体表面积/输注血小板总数[注:体表面积(m2)=0.006 1×身高(cm)+0.012 8×体质量(kg)-0.0152 9]。以24 h CCI>4.5×109/L,且临床无出血症状发生为有效。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1例白血病患者共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126例次,输注后有效率均达到80%。A、B组分别预防性输注66、60例次,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分别为(6.29±2.02)×109/L、(13.07±2.95)×109/L,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21.71±11.37)×109/L、(28.12±11.72)×109/L,输注后24 h CCI分别为(12.54±8.94)×109/L、(13.38±10.16)×109/L,有效率分别为80.3%、80.0%,两组输注后24 h CCI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调亡减少。在病程的发展或临床化疗治疗过程中,白血病患者经常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部分患者出现出血倾向,甚至因严重出血死亡。Suchter等[4]认为,血小板减少是致死性出血的重要原因,但发生时常伴有化疗后骨髓抑制,感染、高热导致血小板下降过快及功能异常。临床医生为预防严重出血,常采用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机采血小板因其具有高浓度、高纯度、供体单一,患者输注后不易产生HLA抗体和血小板抗体[5]等优点,临床应用逐年增加。但机采血小板全部来自于健康者的无偿献血,其来源稀少,保存期短,费用昂贵以及输注疗效等,血小板预防性输注时机及指征的掌握尤为重要。

本研究对41例(126例次)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血小板,治疗前以及输注后24 h进行血小板计数,观察其输注效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输血后血小板计数均增多,输血后总有效率均达到80%;而两组患者输血后24 h CCI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输注机采血小板对白血病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能够很好地预防严重出血,降低患者病死率,帮助患者有效地度过骨髓抑制期。但对于白血病患者,如果没有其他并发症状,以10×109/L作为血小板预防性输注阈值是安全有效的,且可以节约血液资源。

影响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很多,包括:血小板的质量、正确的输注方法;非免疫因素(脾亢、感染、发热、药物、DIC等)和免疫因素(同种抗体)等[2]。本研究观察白血病患者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疗效,输注无效率在20%左右。由于临床输注血小板一般采用红细胞ABO血型同型输注,而白血病患者病程长,需要反复输血,患者在多次接受来自异体的血小板后,会刺激自身免疫系统产生除ABO血型抗体外的抗-HPA和(或)抗HLA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6]。对于免疫因素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需在输注前做血小板抗体检测,筛选血小板相容性供者,输注ABO、Rh(D)同型、血小板HLA和HPA交叉配型均相合的相容性血小板输注[7]。因此,对需要预防性输注机采血小板的白血病患者,临床医师应正确掌握输血适应证以及血小板输注阈值,尽量避免因多次输注机采血小板而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从而减少患者医疗费用,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

参考文献:

[1] 赵树铭.血小板的制备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9):728.

[2] 付涌水.临床输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40.

[3] 临床输血规范流程协作组.临床输血适应性与有效性评价流程[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6):588.

[4] Slichter SJ.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telet count and bleeding risk in thrombocytopenic patients[J]. Transfus Med Rev, 2004,18(3):153-167.

[5] 阎石,韩平,陈稚勇,等.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问题[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14(5):659-661.

[6] 于洪敏,刘凤华,曹荣,等.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6):651-652.

[7] 徐秀章,夏文杰,叶欣,等.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及HLA抗体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9,9(5):527-529.

(收稿日期:2014-11-09)

基金项目:威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2GNS045)。

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07-0086-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07.034

猜你喜欢

输血白血病血小板
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防治效果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阅读理解Ⅰ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