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双季茭白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2015-04-04姚林泉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13200
姚林泉(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13200)
大棚双季茭白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姚林泉
(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313200)
大棚双季茭白栽培模式目前在德清县栽培面积400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武康地区。春季在清明前后定植,夏秋季在6月下旬7月上旬定植,10~11月采收秋茭,翌年4月上旬夏茭上市。夏茭667m2产值6000~8500元,秋茭667m2产值3500元左右,全年667m2总产值1万元左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 品种选择
选择双季茭类型品种,如浙大茭白、河姆渡双季茭白等,目前宁波市选用品种以浙大茭白为主。
1.1浙茭2号
由浙江大学选育,中熟品种,生长势较强,分蘖中等,抗逆性好,适应性广;商品茭形短而圆胖,表皮光滑洁白,质地细嫩,味鲜美,单茭茭肉重约100g,商品性好;秋茭667m2产量750~1250kg,夏茭667m2产量1250~1750kg。
1.2浙茭99-1
由浙江大学选育,早中熟品种,生长势中等,分蘖力强,结茭率高,抗病抗逆性强;茭肉洁白光滑,质地细嫩,味鲜美,品质好;秋茭667m2产量1250kg,夏茭667m2产量1250~1750kg,适宜露地和小拱棚栽培。
1.3浙茭911
由浙江大学选育,早熟品种,高产,适应性广,生长势较强;茭肉洁白,表皮光滑,无皱纹,品质优;秋茭667m2产量1000~1250kg,夏茭可提早7d左右成熟,667m2产量1275~1750kg。
1.4河姆渡双季茭白
余姚市河姆渡镇农民从7月茭白中选育而成,早熟品种,种性好,收获期早,产量高;茭肉洁白光滑,不皱不绿,肉质细嫩,口味软糯略甜,长短适宜,个体肥大。
2 选留种苗
应从上年结茭整齐,生长一致,抗逆性好,分蘖性强,无灰茭、雄茭及杂株的茭墩中选留种苗。河姆渡双季茭白,春栽苗高20~30cm,从老茭墩中掘出劈成小墩栽植。浙大茭白夏秋季栽培,4月初掘取种墩,分苗寄植,株行距30cm×60cm,加强寄秧田肥水管理和除草,栽前剪去基部老叶,掰开后每株留有硬软管和分蘖苗1~2个,剪去上部叶片,留1m左右下部叶。
3 定植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性强、平整无杂草、上年未种过茭白的田块种植。春栽667m2施有机肥2000~2500kg、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各50kg作基肥;夏秋季栽培,667m2施腐熟有机肥1000~1200kg或茭白专用有机肥50kg。河姆渡双季茭白种植行株距90cm×60cm,667m2栽1200墩,每墩4~5株。浙大茭白种植宽行100cm、窄行80cm,窄行双行种植,株行距各50cm左右,667m2栽1500墩,每墩1~2株。以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移栽为宜。
4 田间管理
4.1搭建大棚与盖膜
12月底前搭建钢管大棚或毛竹大棚并盖膜,棚宽6m、高2m。清明前揭膜,棚内温度超过30℃时揭去边膜,两头通风。
4.2肥水管理
4.2.1追肥追肥采取促-控-促方法。春栽茭白移栽后10d,667m2施尿素10~15kg、过磷酸钙20~30kg;15d后667m2施复合肥50kg作长秆肥;7月中旬追施碳铵或尿素;秋茭孕茭后有25%~30%扁秆时巧施秋茭孕茭肥,667m2施尿素15kg。翌年1月底至立春前施夏茭基肥,每667m2施有机肥1000kg、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kg;2月底3月初施苗肥,每667m2施尿素12~15kg;3月下旬施分蘖肥,每667m2施复合肥30kg;4月中旬酌情施孕茭肥,每667m2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20kg、氯化钾10kg。夏秋栽茭白移栽后20d,667m2追施尿素10kg,35d后667m2施碳铵和过磷酸钙各40~50kg;8月底9月初667m2施三元复合肥40kg或其他相应肥料;后期视茭白叶色巧施催茭肥,667m2施碳铵30~40kg。翌年追肥同春栽茭白。
4.2.2水分管理掌握浅-深-浅-露-深-浅原则。移栽后浅水勤灌促分蘖,后灌水逐渐加深,高温及孕茭期灌深水。结合追肥耕田1~2次,植株封行后及时搁田,秋茭采收后仍以浅水为主。12月底以后保持田平湿润、不开裂。翌年1月底施好夏茭基肥灌浅水,以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地下匍匐茎萌发。2月底3月初开始浅水勤灌,萌芽后遇寒潮应深水护苗。
4.3耘田、剥叶、培土
定植成活后,隔10~15d耘田1次,达到田平整、无杂草、泥不过实。结合耘田及时剥去黄叶、老叶、病叶。及时疏苗,每墩保留15株左右有效株,随时拔除雄茭、灰茭植株。茭白开始孕茭后,在植株基部分次培土,培土高度不可超过茭白眼。梅茭采收时保护好小分蘖及蘖芽,秋茭采收后保留新抽生的分蘖,一般不采收茭肉。
5 病虫草害防治
茭白病害主要有胡麻斑病、锈病、茭白纹枯病、小黑菌核病等,虫害主要有二化螟、稻蓟马等。
5.1病害
5.1.1胡麻斑病(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病斑椭圆形,边缘深褐色,中部黄褐色至灰褐色,斑外围具有黄晕,潮湿时斑面出现暗灰色至黑色霉病征。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密布,有的联合为大斑块,终致叶片干枯。(2)发病条件:高温多雨天气、连作地块、缺钾或缺锌致植株生长不良、过度密植、株间通透性差等均加重发病。(3)防治方法:收获时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减少翌年病菌源;施足基肥,配方施肥,适时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可选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5.1.2锈病(1)危害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叶梢和茎秆。病部前期散生稍隆起褐色小疱斑,疱斑破裂后散出褐色粉状物,为病菌夏孢子堆,后期病部出现黑色短条状疱斑,严重时病斑密布,水分蒸腾量剧增,导致叶鞘、叶片枯死。(2)发病条件:每年7~8月气温高、湿度大、田间植株过密通风不良、茭白田连作、栽培管理粗放、偏施氮肥等情况下最易发病。(3)防治方法:冬季齐泥面割去茭墩残株枯叶,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收集烧毁,减少越冬菌源;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摘除植株基部病、黄叶,促进通风透光。发病初期可用40%氟硅唑乳油8000~10000倍液或12%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5.1.3纹枯病(1)发病条件:主要危害秋茭,以6~8月发病最重,9月下旬后停止发病。时晴时雨、高温高湿天气、连作田块、长期深灌、偏施氮肥、植株长势过旺、管理粗放、株间郁闭等情况下病害发生较重。(2)防治方法:消灭越冬菌源,合理密植,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清洁田园。发病初期可用5%井岗霉素水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5.2虫害
5.2.1二化螟(1)危害症状:蚁螟孵化后,先群集在叶鞘内危害,初孵幼虫有群集性,蛀食叶鞘组织,造成枯鞘。3龄开始逐渐分散转移,蛀入茎中造成枯心苗、枯茎和虫蛀茭,为茭白主要害虫。(2)防治方法:冬季火烧茭白墩,齐泥面割除茭白墩残株,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幼虫;早春在幼虫转移危害前铲除田埂、田边、沟边杂草,消灭各代幼虫;幼虫即将化蛹时,排干田水,使幼虫化蛹部位降低,待化蛹高峰期灌深水淹虫;在二化螟羽化阶段,用黑光灯等诱杀成虫;幼虫孵化高峰期可用1.1%烟·楝·百部碱(绿浪)乳油1000~1500倍液或5%氟虫腈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5.2.2稻蓟马可选用2.5%保得乳油2000~2500倍液、20%吡虫啉(康福多)浓可溶剂2500~40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2000倍液、25%双硫磷或杀螟松乳油500倍液喷雾防治。
5.3草害
采取化学防治与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可在茭苗移栽后25~30d,每667m2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g拌土25kg撒施,预防杂草。
6 采收
茭肉肥大后,叶鞘略有裂缝时及时采收。秋茭一般隔2d采收1次,如气温较高应提前采收。采收时先折断茎管,连同上部叶片一同采下,然后剪去上部叶片,外部叶鞘留1~2张,整理后捆扎或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