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县德援项目区兔害防治技术探析
2015-04-04杨开荣
胡 攀,杨开荣
(1.安塞县林业外援项目合作中心;2.安塞县林业科学研究所,陕西 安塞717400)
2002年冬季开始,安塞县德援项目区内发生了大面积兔害,并呈现逐渐加剧的趋势,对项目造林质量带来极大危害,给项目参与农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经2004年9月省监测中心现地调查,项目区绝大部分防护林小班不同程度地受到危害,特别是在位于阳坡、山顶部、平缓地段的造林地,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危害程度较重的树种有山杏、刺槐、山桃、侧柏等,被害率为70%~100%;危害程度较轻的树种有沙棘、柠条、杜梨、油松等,被害率40%~70%;基本不危害的树种有臭春、紫穗槐、杨树等。经安塞县项目办技术人员现地调查,兔子危害的面积占项目造林总面积6 069.06 hm2的87.7%,其中达到Ⅰ级危害面积1 728.19 hm2,Ⅱ级危害面积1 872.85 hm2,Ⅲ级危害面积1 392.62 hm2,Ⅳ级危害面积305.35 hm2,Ⅴ级危害面积25.1 hm2。为了有效遏制兔害蔓延,最大限度地控制兔子危害,从2004年开始,安塞县德援项目区开始采取索套捕捉防兔害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兔害成灾原因分析
造成兔害成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全县实施退耕还林、德援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以来,林草大面积增加,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充足的食物;二是野兔天敌种类数量少,对野兔种群控制滞后;三是野兔繁殖力强,种群数量扩大迅速;四是封山育林和收缴猎枪,使野兔在黄土高原区的种群数量急剧增高,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形成严重危害。
2 野兔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
2.1 项目区分布野兔危害的特点
野兔属啮齿动物兔形目,兔科兔属,草兔中原亚种,是中等体形食草动物。野兔主要栖息于隐蔽条件好,植被丰富的侵蚀沟以下,在生长季节主要以食草为主,在11月中旬至翌年3月底青草枯萎时,主要危害幼林,阔叶树主要是环剥啃咬树皮,咬断树干,针叶树种主要是啃食顶尖,使幼苗失去生长点。
2.2 危害的重点地段
一般在作业区侵蚀沟沿线以下危害较轻,在侵蚀沟沿线以上危害比较严重,特别是位于阳坡、平缓的山顶部的小班,兔子危害活动比较频繁。
2.3 生活习性规律
野兔一般具有相对固定的栖息地,每年春季开始繁殖,每胎3~7只幼仔,平均4~5只左右。除育仔期有固定的巢穴外,平时过着流浪的生活,但游荡的范围一定,不轻易离开栖息生活的地段。春、夏季节,在茂密的幼林和灌木丛中生活,秋、冬季节,百草凋零,一般在清晨和日落后,潜入造林地危害,喜欢走已经走过多次的固定兽径。在一定的范围内,野兔的行走路线是固定的。特别在灌木林中有十分明显的行走痕迹;在作业区林道和公路上野兔的行走路线主要是沿车轮边活动,即走两边不走中间;在造林地中喜欢从植被稀疏地方穿过,且行走痕迹清楚。
3 防治措施
主要采取索套捕捉防兔害技术,冬季青草枯萎,兔子危害严重时,根据兔子的生活习性,在兔子野外寻找食物活动的线路上,下设索套诱捕。其特点是此技术通过培训,容易掌握,普及推广方便;成本低,防治范围大;有利于环保,不造成环境污染,不误杀非靶野生动物和天敌动物,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3.1 现地踏查,确定防治区域
每年10月份前,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所有的造林作业区进行一次全面的现地调查,通过观察现地兔子足踪是否密集,足踪、粪便是否新鲜,活动线路是否明显,了解兔子对作业造林地的危害程度,确定兔害防治的主要区域、部位和索套下设走向和位置。
3.2 确定下套数量
根据现地踏查结果,确定索套下设数量,估算需要的材料和物质,为兔害防治奠定基础。
3.3 开展技术培训
为动员农民广泛参与,下设索套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和重点是:下设索套时间在每年的11月中旬至翌年3月底,在此期间,每天中午11:00以后兔子不出外活动时下设索套并对前一天兔套进行检查,如有捕获要及时捕捉收取,并进行兔套整修复位。下套区段,对在侵蚀沟沿线以上危害严重,特别是位于阳坡、平缓的山顶部兔子活动频繁的地方,要布设多于其它地段2倍以上的套子。野兔踪道,被培训者能在现地分辩和寻找出野兔的足踪道,掌握其规律。铁(钢)丝索套的制作和现地安置方法。
3.4 索套的制作
使用20号双股铁丝,一端制成一个能活动紧缩的环,另一端栓有木楔上,两端都要拧紧防止套住兔子后挣扎逃脱。
3.5 现地下套
在兔子经常活动的足踪道上,把活动紧缩环垂直与足踪路线安放,高低要适中,使兔子正常行走或逃跑时,头能够自然钻进为好,索套另一端的木楔牢固地固定在地上,要防止脱落。一般在危害Ⅰ级和Ⅱ级小班里,每公顷设置索套75个以上,在危害Ⅲ级以上的小班里,每公顷设置150个以上。
3.6 兔尾奖励金
县项目办为鼓励项目区农户参与防兔的积极性,采取收购兔尾巴的方式,即农民每交一只兔尾巴,县项目办奖励3元。
4 防治效果
通过3年多的积极防治,项目区防兔效果明显,到2007年底已基本遏制住了兔害对项目区幼树危害的势头,已由开始的大范围带有毁灭的危害转为局部的零星危害,兔害面积大幅度下降,项目区除局部的零星地块外,基本达到了兔害防治的要求,并无蔓延趋势。
5 几点建议
(1)索套捕捉防兔害技术适用于在林业荒山草地、新造林地、灌木林地中野兔害大面积发生,兔害成灾的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技术措施。
(2)推行索套捕捉防兔害技术,需要对林业技术人员及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实施主体应以当地农民为主,才能达到成本低、时间长久,防治距离近,及时现地捕捉和复位索套的效果。
(3)为提高农民的积极性,配合索套捕捉防兔害技术的推广,可采取收购兔尾巴等配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