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胶东卫矛引进与繁育推广研究
2015-04-04李宏文杨会兵
罗 开,李宏文,杨会兵
(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陕西 宝鸡721006)
胶东卫矛(Euonymus kiautschovicus)属卫矛科卫矛属攀援性常绿灌木,别名胶州卫矛、攀援卫矛、爬行卫矛,自然分布于我国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浙江等地,叶片近革质,长圆形、宽倒卵形或椭圆形,基部枝条葡地并生根,有较强的攀援能力,主根系、不定根发达,枝条萌芽力强,耐修剪,易成活、易繁殖,喜光稍耐阴、耐寒、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是代替草坪的常绿地被植物,可应用于大型广场、绿地及公路、铁路、高架桥等处护坡。
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市在实施2012年陕西省政府提出的“关中大地园林化”宏伟蓝图过程中,率先提出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构想。宝鸡市林业部门面临着2009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市区及主干道路已基本实现大绿,处于“北坡”渭北旱原地带土崖陡坡等局部特殊地段绿化,一直是创建“绿色宝鸡”和“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瓶颈,亟需适宜树种等实用技术支撑问题,为此,马头滩林业局中心苗圃进行了适于宝鸡地区黄土断崖陡坡等特殊地段优良树种引进、选择和繁育推广,取得成功,“胶东卫矛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2011荣获年度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三等奖,与其他单位合作完成的“胶东卫矛栽培示范推广”项目2015年荣获陕西省林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现总结如下。
1 宝鸡市胶东卫矛引进概况
1.1 宝鸡市生态环境概况
宝鸡市地处东经106°18″~108°03″,北纬33°35″~35°06″,全市平均海拔618 m,东西长156.6 km,南北宽160.6 km,总面积18 172 km2,其中市区面积555 km2。属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和炎热干燥气候交替出现,秋季降温迅速且阴雨较多,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数在2 000~2 300 h,年均气温11.8~13.5℃,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21℃,年均无霜期214 d,降水量为570~630 mm,为关中地区最高。
宝鸡市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中的地貌差异大,具有南北西三面环山,以渭河为中轴向东拓展,呈六角开口槽行的特点,山、川、塬兼备,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总面积56%,丘陵占总面积26.5%,川塬占总面积17.5%。“北坡”位于宝鸡市黄土区南缘的渭河北岸,是渭河二阶台塬地被渭水等河流长期侵蚀所形成的渭河一、二阶地相衔接的狭窄陡坡,西起宝鸡市西端的龙尾村,向东一直延伸到杨凌区的东侧,为不连续的陡坡坡面,由沉积黄土母质和少部分石砾沉积物组成。宝鸡市境内全长近100 km,高度由东端3~5 m逐步抬高到西端宝鸡市区陵塬已接近100多m。坡面上陡下缓,基本呈正南向,坡度10~60°,海拔450~820 m。坡面沟壑纵横,较为明显的地貌类型可分为梯台地、自然侵蚀沟、荒坡和悬崖陡坡等四类,坡面沟状侵蚀、人工削崖及滑坡较为严重,易造成水土流失,也影响景观风貌,亟待绿化治理。
1.2 宝鸡市胶东卫矛引进概况
为全面解决土崖坡面绿化治理难题,宝鸡市从2006年起先后选择美国凌霄、紫藤、常青藤、爬山虎等具攀援性状的树操种在土崖坡面进行试验,其中胶东卫茅适应性及绿化效果最优,表现为既抗低温、又耐高温,茎可生出簇状或团状不定根扎入土崖里,攀援能力强,可达到坡面的整体绿化,特别是适宜于45°以上坡面的土崖绿化。
马头滩林业局中心苗圃2008年3月底从浙江潇山引进胶东卫茅母株130株建立采穗圃,2009年开始扦插繁育试验并获成功,2010年以后开始较大规模繁育生产,2011年开始将成品苗用于市内土坎、陡坡绿化,效果良好。
2 胶东卫矛扦插繁殖技术方法
采取扦插繁殖法,分为冬季扦插和春季扦插两种,冬季扦插和春季扦插效果均可,可根据当地情况选择。
2.1 育苗地选择及土壤处理
2.1.1 育苗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通风顺畅、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溉与运输方便的地块。
2.1.2 苗圃地整理 除去地表杂草、石块等杂物,然后深翻,再捡拾所有草根。之后把充分腐熟的鸡、猪、牛、羊粪等农家肥按22.5~30.0 t·hm-2均匀撒于地表,用机械深翻、压埋,深度为25~0 cm,然后按750 kg·hm-2把有机复合肥、按1 50 kg·hm-2把辛拌磷或虫毒菌三清施于表面,用旋耕机耙细拌均平整。
2.2 作床
扦插苗床采取低床法,便于灌溉和保温,床低于地面15 cm,宽100~120 cm,株行距为5 cm×5 cm或5 cm×10 cm,一般1 m2扦插300~400株。为减少插条腐烂,床做好后把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按6 g·m-2撒于床内,再耙平、拌匀、灌溉。
2.3 插穗处理及扦插
选择木质化程度高、生长健壮的1a生枝条作为穗条。插条剪下后,立即用湿草帘盖住,以减少水分散失。选取穗条比较壮实的部分,剪成长约8~12 cm、带3~4个对芽的插穗,粗条稍短,细条稍长,剪口平整,上平下斜,上剪口距最上端叶片约1 cm,下剪口距最下端叶片约0.5 cm,最上部留叶两片,其余剪掉或摘除。剪好后按粗细分级打捆,用塑料条按50或100根捆扎,插穗下部1/3立即浸泡于TDZ生根剂1 000倍液中3 h。按密度规定用树枝等在土壤中打孔,再将插穗按总长度约1/2插入土中,用手压实插穗周围。
2.4 扦插后管理
2.4.1 苗床覆膜保温保湿 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20~28℃,低于20℃,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8℃,插穗的上、下两个剪口容易受到病菌浸染而腐烂,苗床扦插完后立即搭建弓棚、覆膜保温;春季扦插应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始终保持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28℃之间,超过此温度时要及时揭开棚两端进行放风降温,避免棚内温度过高造成叶芽烧伤或插穗枯萎。夏初要及时给插穗遮阴,将薄膜撤下换成遮阳网,遮去太阳总辐射的50%~80%,同时,给插穗喷雾,每天3~5次。插穗尚未生根期间,苗床土壤湿度应保持在45%~50%左右,避免过湿或过干引起插穗腐烂或失水萎缩,影响切口愈伤和生根;棚内空气湿度应保持在60%~70%。采取喷雾保湿,每天3~5次,禁用大水浇灌,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喷雾次数,阴雨天少喷或不喷,晴天多喷。
2.4.2 病害预防 为防止插穗病菌浸染,应及时喷施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药,用500倍药液灌溉苗床防治根部腐烂病,用600倍液叶面噴雾防治叶面病害。
2.4.3 施肥 在5月下旬插穗已全部生根、地上部开始生长时,要及时喷施2%“叶面宝”等叶面肥,并结合灌水或下雨向苗床条施少量尿素,促进苗子强健生长。
3 扦插育苗成效及推广应用情况
马头滩林业局中心苗圃2009年春季从2008年建立的采穗圃采集新穗条3 160条,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秋季移栽并采取越冬保护措施,2010年春季全部出圃,成活株数3 000株,成活率95%,且地径达到0.4 cm、高40 cm、侧根数量超过8个。2010年春季在采穗圃新采穗条14万株,进行较大面积扦插繁育,成活株数13万株,成活率92%以上,苗木长势良好,平均苗高40~45 cm,平均侧根12个,须根网状分布,根长平均15~20 cm。根据育成苗情况及绿化栽植效果,提出了宝鸡市胶东卫矛苗木标准,经过几年试验总结的胶东卫矛繁育技术,2 a可育苗出圃,2 a生苗木一般高度60~100 cm,侧根发达,分枝均匀,生长健壮,80%以上苗木可以达到根据栽植需求及绿化效果提出的宝鸡市胶东卫矛二级苗木标准(表1),成活率可达95%,生产成本低,技术工序简单,易于操作,繁殖系数大,效益高,宜于推广。
2011年自育的胶东卫矛苗木开始用于“北坡”陡崖坡面绿化,苗木生长良好,现在坡面郁郁葱葱,盖度大多达80%以上,一些修建公路造成的断崖裸露已被全部覆盖,绿化效果明显。从2012年开始,马头滩林业局中心苗圃每年育成苗二三十万株,供应全市100多km土崖陡坡绿化需要。2014年借助国家林木良种苗木培育补贴项目,繁育苗木150万株,预计2016年将出圃用于绿化。截至目前,宝鸡市累计繁育胶东卫矛苗木100万株,绿化面积13 hm2,在市区行政中心北坡、北坡森林公园、扶风降帐上塬等处坡面以及陈仓区虢凤路等几个实验地块推广栽植成活率达到95%,陡崖黄土裸露和修建公路造成的断面已全面覆盖,达到了绿化效果。
4 宝鸡市胶东卫矛推广应用建议
为了充分发挥胶东卫矛适应性广、易于繁殖、陡坡绿化效果好、市场需求大等优势,做好土坎陡坡等困难立地绿化护坡,针对宝鸡市目前胶东卫矛推广应用存在的规模小、技术力量不足、资金短缺等问题,相应完善改进。
4.1 严把育苗技术关
育苗过程中,除应遵守以上技术外,还应注意扦插前保障苗床土壤墒情,灌溉后等苗床稍干时再扦插;把握好插穗插入苗床深度,一般不能大于插穗长度1/2,插入太深插穗基部容易腐烂,过浅插穗易于失水干枯;苗床长度若大于20 m,揭棚放风时要将中间也揭开,防止中间棚内温度过高而引起烧苗。
4.2 注重陡坡土坎等生态脆弱地段绿化防护
由于地质地理等因素影响,宝鸡市黄土塬区陡坡、土坎以及道路施工等形成的土坡较多,且易于垮塌,形成水土流失,为保障国土及建筑设施等安全,应对该生态脆弱地段绿化防护予以特殊重视,根据环境特点、安全威胁等,科学、合理制定生态脆弱地段绿化防护规划与计划,在并根据该计划制定胶东卫矛繁育计划,加大胶东卫茅治理区域台塬坡面、陡崖、公路沿线、河道两旁等常规树种难以绿化地段的绿化工作力度。
4.3 创新机制 加快胶东卫矛繁育
积极尝试公司制运作模式或逐步建立“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组织”等生产经营模式,实现胶东卫茅引种繁育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积极实施胶东卫矛在宝鸡市九县以及甘肃天水、渭南大荔、延安黄陵等地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