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区旱垣丘陵区快速发展双季槐探析
2015-04-04王爱萍
王爱萍
(晋中市榆次区国营庆城林场,山西榆次 030600)
榆次区旱垣丘陵区快速发展双季槐探析
王爱萍
(晋中市榆次区国营庆城林场,山西榆次 030600)
榆次区位于山西中部、太行山中段西麓、晋中盆地东北侧。在该区旱垣丘陵山区乡镇发展双季槐,将会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对于培植和壮大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榆次区;旱垣丘陵;双季槐
1 基本概况
晋中市榆次区位于山西省中部、太行山中段西麓、晋中盆地东北侧。全区国土面积126 550.78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6 099.3hm2,占全区总面积的36.43%。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干冷晴朗;春季升温快、日变温大,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短暂,天高气爽。对林业有利的是湿热同季,光照充足,但冬季干旱时间长,春旱年份多对营林生产有所制约。榆次区自然条件好,发展双季槐又符合农民创收及荒山绿化的要求,种植双季槐,既可以使农民收入增收,也维护了生态平衡,绿化了荒山,可谓一举多得。
2 发展前景
国槐作为我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树种,在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广泛分布。双季槐槐米不仅颗粒饱满,色泽纯正,而且芦丁含量高,医疗、食用价值高。双季槐米芦丁含量达20%以上,而普通槐米约18%,芦丁含量高低与槐米价格呈正相关。芦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增强血管弹性、软化血管、促进循环等作用。双季槐槐米其特有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备受国际国内市场青睐,市场缺口大,价格逐年递增,货源供不应求。一次投资,多年受益。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要槐米原料12万t,但实际年产量只有2万t,相当一部分原料依靠从越南进口。除了药用之外,印染、提取色素、加工化妆品、槐米茶、槐米饮品等深加工产品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种植槐树生产槐米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1 发展必要性
榆次区农村土地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农业生产中诸如核桃、红枣已趋于饱和,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市场现象,投入大、效益低,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品种开发、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走开拓创新的路子。发展双季槐正是该区全面深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创收和生态建设的关键,也是实施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和强区富民的最佳选择。
2.2 发展可行性
发展双季槐市场前景良好。目前,双季槐项目已经受到山西省林业厅的高度重视。发展双季槐是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加大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受惠于政策的利好条件影响,加之双季槐凭借其抗逆性等方面的生长习性特点也很适合该区气候。据此,推广双季槐无论从农民创收还是生态建设,都是切实可行的一项选择。
3 发展思路
3.1 栽植双季槐是榆次区广大旱垣丘陵地区农民群众的一项新型特色致富产业
双季槐当年嫁接当年结槐米,比普通槐树提前6a~7a;抗旱性、抗冻性、耐瘠薄性、抗病虫害性强,适宜北方广大干旱瘠薄山地栽种;产量高,2.0a生树两季亩产槐米30kg多,3.0a生树两季亩产槐米60kg多,5.0a~6.0a生树预计可产125kg~175kg。双季槐被第12届杨凌农业高新科技博览会列为向全国推广的农业科技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被山西省林业厅鉴定为“双季槐”新品种。
3.2 发展槐米产业,是山区群众真正的“摇钱树”
农民靠种地,种地要讲效益,收入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只有因地制宜,才能使土地收益最大化,特别是荒山、荒沟、水利条件差的地区,发展槐米是最佳选择。双季槐一年2次结米,当年结实,第三年即可丰产,亩收入1 000余元,五六年以后进入盛产期,亩收入3 000余元,最高可达6 000元~7 000元。该区丘陵山区尚有近6 667hm2宜林荒山荒地,退耕还林有1 334hm2低产低效林需要提质增效,发展双季槐是农民致富的新的希望所在。
4 双季槐生物学特性
4.1 抗干旱、耐瘠薄、抗根腐病
国槐是山西省的乡土树种,经过几千年的驯化,具备了耐干旱瘠薄、易栽易活、适应性强的生存能力。传统林业仅把它作为一个绿化树种对待,双季槐具有了国槐的特性,能够在多种立地条件下生长,现在又增加了经济树种的功能,内涵更丰富了,用途更广泛了,具有广泛的栽培应用前景。
4.2 无性系早实性强、槐米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双季槐一年2次结米,栽植当年即可结米,第三年即可丰产,五年后进入盛产期。双季槐稳产性能好,没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穗大粒密,较原国槐具有早实、丰产、高效等特性。自然条件下就有极强的成活率、结实率,投资较低,效益明显,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据对该区郭东线、长凝镇北头古槐、源高线、北东线等现有国槐树观察,第一次结果在7月-8月份,第二次在9月下旬-10月上旬。
4.3 易栽易活,管理技术简单,病虫害较少
首先是耐干旱瘠薄,需肥、水量小,适宜在丘陵、旱垣贫瘠地区生长。自然条件下就有极强的结实率,投资较低,成活容易,效益明显。其次是管理简单,无需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繁杂技术。病虫害少,主要是蚜虫,每年喷1次~2次药即可,容易防治。无论荒地、耕地、边角地,都能正常生长和结实。适宜大部分地区推广。
5 发展建议
5.1 成立专门机构
由区政府牵头,林业、财政、科技、土地、水利、医药、宣传部门参与,组建基地建设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工程规划、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具体机构,负责服务、帮助指导有关乡镇、专业合作社、农户科学引进、有序推进,协调解决基地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以进一步加快基地建设的进度与质量。
5.2 解决科研推广经费,保证投入
双季槐作为一项新兴特色产业,要在榆次区大地大面积推广,绝非一时之事,需区、乡(镇)两级政府广泛宣传发动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适度推广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前期工作经费需50万~100万元。
5.3 整合资源,创新机制
要在较短时间内将全区丘陵旱垣山区干旱少雨的地理劣势转化为生态优势,将现有的荒山荒坡、低产低效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并将这一新型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需要政府对土地整理项目、水土保持项目、林业项目等整合布局,创新造林机制,创新融资机制。
5.4 规划先行,重点突出
突出地域特色,突出适地适树,突出营造混交林,规划高效双季槐基地2 000hm2~3 334hm2,大力推进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5.5 行政推动,规模扩张
通过行政推动,实行基地建设目标责任制管理,力争3.0a~5.0a时间完成高效双季槐基地建设,5年以后达产达效,造福百姓。
6 保障措施
1)引进优质双季槐苗木,并建立采穗圃或良种繁育基地,为全区发展双季槐提供优良的种质资源。
2)以低产林改造项目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项目为依托,规划发展双季槐面积1 334hm2。
3)采取先点后面、先大户后农户的发展思路,在全区扶持引导农户、大户、专业合作社、民营林业企业率先发展,在8个乡(镇)建立起全区的双季槐种植示范基地,并积极探索双季槐丰产经营管理模式,为全面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4)积极争取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推动及资金扶持力度,努力把双季槐建成榆次区的一项新兴特色产业,拓宽市场份额,增加农民收入。
S792.26
C
1005-4707(2015)05-031-02
10.3969/j.issn.1005-4707.2015.10.014
王爱萍(1971-),女,1998年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现任晋中市榆次区国营庆城林场工程师。
2015-07-25;
2015-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