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蚊、蝇类寄生虫的危害及防控
2015-04-04姜亮亮
姜 波 姜亮亮
(烟台市牟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烟台 264100)
猪场蚊、蝇类寄生虫的危害及防控
姜 波 姜亮亮
(烟台市牟平区畜牧兽医工作站,山东烟台 264100)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指为预防野生动物和昆虫将传染病和污染物传入猪群并阻止传播而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蚊蝇是将新病引入猪场和老病猪群传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春末夏初季节是蚊蝇繁殖活动的高峰期,广大养猪生产者必须提高对生物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把驱蝇灭蚊作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来抓,多措并举,确保猪群健康安全,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夏秋季节,由于受天气炎热等应激因素的影响,猪本来就食欲不佳,敏感性增强,抵抗力降低。如果再受白天苍蝇的爬行骚扰和夜晚蚊子的吸血叮咬,生猪躁动不安、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轻则影响其生长发育和饲料利用率,重则猪被咬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更甚者还会导致贫血、过敏、红肿等症状,抵抗力严重下降,埋下疫病隐患。
猪场对蚊子苍蝇的控制既要考虑到简便性、经济性、高效性,又要考虑到抗药性、对天敌影响、环境污染及药品残留等诸多问题,就是说要因地制宜、因场制宜、因时制宜地选用生物防治、药物杀灭、物理方法等多种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方能达到最佳效果。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即是指为预防野生动物和昆虫将传染病和污染物传入猪群并阻止传播而采取的有效防控措施。
1 蚊
尽管蚊子通常被认为是侵害人类的害虫,但其也侵扰猪和其他家畜。目前有大量有关猪遭蚊虫侵袭的报道。根据报道,蚊虫是日本乙型脑炎传毒的重要传播媒介,尤其是在水稻种植地区。另外,蚊虫也能传播猪的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病毒可以寄居在蚊子的肠道中长达6h,但在蚊子的表面不能存活。蚊虫还能传播猪嗜血支原体。由蚊虫造成的经济损失尚没有记录可寻,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该病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据报道,某些种属的蚊虫可刺激机体引起过敏、不适,有时造成病毒的传播。即使是密闭性良好的操作,仍可受到蚊虫的干扰。所有蚊虫均需要合适水环境才能完成生活周期。蚊虫在水中产卵,并在水中发育为幼虫和若虫。根据蚊虫种类不同,利于产卵的水的类型也各异。伊蚊常在干燥的低凹处(如车辙、蹄印、废轮胎)产卵,并在下一个雨季储存积水。因此,在制定蚊虫的控制措施时必须考虑蚊虫的种类,因为控制蚊虫发育所需的水是关键。一种控制措施不可能对所有的蚊虫有效。在使用杀虫剂时,必须将有效的杀虫剂在恰当的时间用于蚊虫出没的地方,否则没有效果。选取封闭区域饲养可能暂时能躲避蚊虫的侵扰,但是却不切实际。若有效控制蚊虫滋生,必须对大片区域进行驱蚊处理,因为蚊虫可以从周围的未驱蚊区域飞入。
2 蝇
蝇对养猪业的重要性主要源于以下几点。首先,卫生部门常把家蝇作为猪舍卫生检验标准;其次,某些蝇类和昆虫叮咬猪,引起猪的不适,甚至引起疾病;另外,某些蝇类能引起蝇蛆病,蝇蛆与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蝇的寄生无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家蝇:在猪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是家蝇。家蝇可在任何潮湿的有机物上(如粪便、动物尸体的腐肉和垃圾)繁殖产蛆。家蝇并不叮咬家畜,但因从动物皮肤爬行,给动物造成困扰,并且可以传播病原体,如沙门氏菌、猪瘟病毒、溶血性链球菌和线虫卵。通过家蝇体表器官(如毛发、腿和口器)传播以上或其他病原体。采食食物时,通过口器舔吸食物或家畜的粪便。消灭苍蝇最根本的办法是消灭其滋生地。使用表面残留杀虫剂喷洒苍蝇会停留的地方(如地面、屋顶、隔墙等),可取得理想效果。对粪便每周至少喷洒一次,在地面喷洒较薄的一层,即可干扰家蝇的生活周期。
厩螯蝇:在猪生产中的蝇类,除了家蝇,第二大常见蝇类是厩螯蝇。厩螯蝇是一类讨厌的叮咬昆虫。该类蝇喜欢光亮区域,但仍会进入各种房屋和建筑场所内。成年厩螯蝇的外形与家蝇类似,但可根据口器的不同将其区分开来。厩螯蝇侵扰动物,引起动物不适,造成动物的饲料转化率小幅降低。厩螯蝇是猪瘟病毒和猪嗜血支原体的传播载体。虻蝇:虽然除了家蝇和厩螯蝇之外的其他蝇类对养猪业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仍然有必要提一提。虻蝇体型较大、强壮、具刺吸口器。虻蝇叮咬引起疼痛反应,该类蝇为血食性,未吸食完的血液常从伤口流出。水对于虻蝇的发育繁殖非常重要,虻蝇一般将卵产在生长在水面上的植物叶子上。幼虫孵化后,落入水中,并以水生昆虫为食。一般在干燥地面上化蛹,在1~3周后羽化为成虫。虻蝇可以传播猪瘟。虻蝇一般难以控制,因为常用的杀虫剂和驱虫剂均对虻蝇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将猪的饲养区域转移至离虻蝇滋生地较远的区域。
3 蚋
蚋科(墨蚊)成虫体型较小、短粗,背面隆起如驼背,吸血,呈世界性分布。在小溪水面下滋生繁殖,下一代成虫将在这些溪流下成群出现。大多数蚋科昆虫为嗜鸟血蚊虫,但是很多以各种哺乳动物的血为食。只有雌蚋吸血,其叮咬习性和成群出现常引起家畜不安。如果不被打搅,雌蚋将在4~5min内吸饱血。防治措施同虻蝇。
4 蝇蛆病
苍蝇的幼虫引起蝇蛆病。这些蝇类在新鲜伤口产卵,其幼虫(蝇蛆)钻入皮肤组织,在皮肤组织上留下蝇蛆移行的隧道,有时为致死性的。产卵雌蝇可以侵袭任何哺乳动物,并在伤口边缘产下150~500个卵,幼虫在伤口处生活3~6d后,离开宿主,在地面化蛹,在3d或几周内羽化为成虫。清除环境中可能致伤的尖锐物、及时关注产仔猪以及减少雌蝇产卵滋生地的管理方法,对于控制蝇蛆病非常重要。在雌蝇产卵前,建议在伤口处涂抹驱蝇防水剂。如果伤口已经感染,倘若幼虫仍停留在皮肤表面,可以使用加压喷雾剂以杀灭幼虫。
绿头苍蝇或丽蝇可引起某些宿主发生非特异性的蝇蛆病。一般所指的蝇蛆病是雌蝇将卵产在坏死的、腐烂的或腐化区域,而绿头苍蝇或丽蝇与之不同。某些绿头苍蝇只把卵产在轻微腐烂的区域,但是某些绿头苍蝇将卵产在腐化后的伤口处,仍然有些绿头苍蝇直至动物死亡后才产卵。因此,在伤口的发展过程中,均有不同种的绿头苍蝇在伤口处接连产卵。此种蝇蛆病比一般意义上所指的蝇蛆病更为常见,但是对于宿主的危害相对较小。可以采用相同的防治措施对蝇蛆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姜波(1981-),男,助理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