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疾病及防治
2015-04-04冯丽娟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畜牧兽医站
冯丽娟/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畜牧兽医站
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疾病及防治
冯丽娟/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畜牧兽医站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是以母猪不育、空怀、屡配不孕、返情,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无活力弱胎、畸形胎,少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因比较复杂,可分为先天性、机能性、营养性、机械性和疾病性,其中以传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危害最大,常呈大面积的地方性和流行性感染,导致大量的妊娠母猪流产、死胎和新生仔猪死亡。目前引起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病毒有猪瘟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猪细小病毒(PPV)、伪狂犬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肠病毒等。此外,某些细菌、衣原体、寄生虫、真菌毒素、有毒气体和矿物质元素钙、磷、铜、碘、锌、锰、硒、铬及维生素E的缺乏,饲养管理不当等也是造成猪繁殖障碍的原因之一。有些药物的应用、霉变饲料毒素等可导致母猪繁殖障碍。该类疾病已成为规模化猪场最重要的疾病之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猪瘟
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病。除引起败血症外,还能引起一系列的其它临床表现,如妊母猪流产、畸形胎儿,慢性营养性消耗等。该病无季节、年龄、性别和品种差异。被感染猪食欲不振或不食,鼻镜轻度干燥,体温时高时低,也有的体温无变化。病程长的出现运动轻度失调或步态不稳,有的猪出现咳嗽、气喘、多数病猪初期粪便干燥,后期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发生。其耳尖、颈部、腹部、四肢内侧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的,弥漫性出血点。
防治措施:用血清检验把带病毒的母猪淘汰。对发病的仔猪进行紧急防疫:(1)紧急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仔猪5~6头份/头、30日龄猪8~10头份/头。(2)紧急接种鸡新城疫1系苗,剂量为鸡的80~100倍。(3)配合注射VE亚硒酸钠合剂,小猪3~5 ml,中猪5~8 ml。种用公母猪,每半年一次的猪瘟疫苗的注射,剂量为6头份/头。也可以在母猪配种前,注射猪瘟疫苗。母猪在妊娠前期40 d内,不要做猪瘟疫苗,特别是大剂量的猪瘟疫苗,会透过母猪的胎盘,对胚胎期的仔猪造成隐性感染。
(二)乙型脑炎
本病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有明显的季节性。初产母猪多发,除怀孕母猪流产和产死胎外,公猪高热后常发生一侧性睾丸肿大,大多数猪不显症状,仅少数猪呈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只有发生流产或分娩时才显症状。
防治措施: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只能对症治疗,如退热、消炎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还是以预防为主,注射乙脑弱毒疫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射部位应该禁止使用碘酊消毒,否则免疫效果不佳。6月龄以上的后备种猪或已配种的新母猪,每年4月下旬免疫,必要时可免疫2次。另外要处理好病死胎儿深埋,消毒污染地方。
(三)猪细小病毒
本病主要发生于初胎母猪,发生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但临床常见产木乃伊胎。发生繁殖障碍时,母猪无其他临床症状。细小病毒是猪圆环病毒2型的协同致病因子,仔猪如发生细小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将加重圆环病毒病的临床严重程度。本病无明显季节性,规模化养猪场的发病率可达70%~80%,感染后的后备母猪有10%~15%发生流产、死胎。
防治措施:本病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治疗,发病后要及时补水和补盐,给大量的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用菌痢消或痢克沙或强效菌毒杀(0.1~0.15 ml/kg)防止继发感染可减少死亡率。可试用康复母猪抗凝血或高免血清每日口服10 ml,连用3 d,对新生仔猪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所以在购进猪时要加强检疫。母猪产出的死胎要及时掩埋,对于发生流产或木乃伊同窝的幸存仔猪也不能留作种用。
对初产母猪和育成公猪在配种一个月免疫接种,有三种灭活菌和油苗,为保证效果,提高免疫力,要隔二个月再打一次。自然感染的猪,第二年可不打苗,第三年再化验,抗体不行再打。
(四)伪狂犬
本病各种动物都发病,一年四季均发,但冬春和产子猪多发染病的新生仔猪和哺乳仔猪症状严重,病死率高。其症状为高烧,少食或不食,呕吐,流涎,下痢,眼睑充血浮肿,眼球上翻,视力减退或丧失,呼吸促迫,兴奋、唇颤,间接性抽搐,无目的地前行或作圆圈运动。15日龄内仔猪死亡率可达85%以上,2周龄病死率100%。成年猪常呈隐性经过而无症状,有的只一次性发热而精神沉郁,有的出现呕吐,妊娠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或弱子。
防治措施:本病主要应以预防为主,对新引进的猪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抽血检验,对检出阳性猪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种用。后备母猪与3月龄、配种前4周各一次,怀疑母猪产前3~4周免疫一次,公猪每年2次,商品猪10周龄、14周龄各免疫一次,暴发猪场全群用弱毒苗紧急接种三分之一剂量,仔猪二分之一剂量。
发病时,全群(含种猪)紧急接种,出生仔猪滴鼻和肌注同时免疫。滴鼻接种的优点是建立局部黏膜免疫、克服母源抗体干扰和减少排毒量,在疾病爆发时,尤其推荐滴鼻免疫。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还可用黄金肽和头孢拉定或圆蓝混感康和头孢拉定拌料,连用七天,防止继发感染。猪场要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措施,最好使用2%的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或酚类消毒剂。其粪尿应放入发酵池或沼气处处理,以免扩大传染本病。
(五)猪繁殖呼吸综合征
此病传播迅速,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经呼吸道、空气、接触传播,母猪对仔猪可垂直传播,其中怀孕母猪和1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妊娠猪多发于怀孕100 d以后,突然发病,咳嗽、高热、厌食,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预产期推迟,体温40℃以上,有食欲,但无力。前期腹泻,逐渐消瘦,后期脱水便秘,被毛粗乱,耳发蓝。恢复后的母猪发情期明显延长,但多可配种怀孕;哺乳仔猪发病后对各种刺激敏感,四肢外展,站立不稳,肌肉阵颤,喜卧地,早产弱仔立即死亡或数天后死亡,或生后2~3日龄仔猪发生腹泻,死亡率可达30%~100%,部分仔猪呼吸困难,运动失调,气喘、耳发绀变蓝,漫及全耳,腹部和大腿内侧皮下充血,呈深红色,甚至体温下降、衷竭死亡;断奶仔猪大多有呼吸困难,咳嗽、肺炎症状,有的下痢,关节炎,眼睑轻微水肿,耳变红,皮肤有斑点,多因继发感染细菌性痢疾二死亡,超过20%,未死仔猪长期消瘦,生长缓慢,变成“僵猪”,也有的无明显症状但突然死亡;育肥猪多表现为类似流感、暂时性厌食和轻度呼吸困难,同时采食量减少,增重缓慢;公猪则为食欲不振,乏力、嗜睡、精液质量下降。本病流行期为1~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正常,但仍有潜伏感染,一旦猪群免疫力下降,随时又会暴发。
防治措施: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免疫预防在不同猪群的效果似乎有差异,对于处于活跃状态的猪群是有所帮助的,能稳定和控制疫情;一般是母猪每年免疫3~4次,仔猪在10~14日龄免疫。感染稳定场主要是对后备猪群免疫,排毒期结束后再混群。阴性猪群建议不免疫,而应重点强调生物安全措施,尤其是车辆消毒、投入品中蓝耳病毒的监测。另外,还应调整日粮提高矿物质如:铁、锌、钙等,提高维生素量VE增加100%,生物素增加50%,增添免疫力的药物亚硒酸钠等。
(六)小结
目前已知的由病毒、细菌、衣原体、寄生虫等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病有十几种,虽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部列入免疫中,但应把一些危害较种的病毒病和细菌病纳入猪场整体免疫程序中。另外,要加强母源抗体的监测,规模猪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母源抗体监测,无论使用何种疫苗(灭活苗或活苗),在猪群免疫后10~14 d抽样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抗体消长情况,以便随时了解和掌握本场猪群母源抗体水平,确定初免时间,适时进行预防接种。
从外场引种时,要严格检疫,严防带毒种猪进入猪场是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引进后要隔离观察检疫二周,并进行相关的监测,结果阴性、临床观察无症状出现,接种相关疫苗产生免疫力后才可入场。
要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和设备及用具进行消毒,并保持舍内空气流通,避免或减少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使猪群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另外,加强粪尿、病死猪管理,对患病猪的粪尿、乳汁、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及病死猪进行焚烧、掩埋等无害化处理。
养猪场还应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封闭式饲养,加强饲料营养,细化各类饲养管理措施,特别注意繁殖母猪和仔猪的养护,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猪群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