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养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的不规范
2015-04-04李良平,李增军
浅谈养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的不规范
随着养殖场规模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猪场逐渐把人工授精技术作为一项常规技术应用在生产当中。人工授精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养猪场的产仔成绩和经济效益。近年来的实践服务中发现,在许多猪场中,人工授精技术的效果没有开始应用时好了。
分析认为,造成猪人工授精技术效果下降的原因就在于整个人工授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规范。
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中屡屡出现的操作不规范问题往往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猪场实际操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较低,有时不能够完全理解操作技术;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人员本身的专业知识有限,仅仅能起到模仿式技术传授;每个猪场的现场生产设施条件的差异很大,技术操作人员不能制定出相应的技术应用规范,一旦条件发生变化,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也会出现问题;技术操作人员随意调整改变技术规范,以达到操作“简单化”、工作量“减轻化”的目的,使得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好。时间一长,思想上的松懈会导致观念的改变和不良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不规范操作形成的主要因素。与此相反,那些开展人工授精技术已经5年以上的规模化猪场,由于对这项技术有正确认识和良好的管理,到目前依然保持着良好的配种产仔水平。文章介绍了在猪场的人工授精的实际工作中会经常出现的一些不规范操作。
1 公猪的使用
1.1后备公猪使用过早
外来品种公猪与国内品种和培育品种相比性成熟较晚些,一般都在7月龄开始爬跨的调教训练,8月龄才能开始使用,而一些猪场,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猪场和饲养土杂母猪的猪场,根据先前的公猪经验,往往存在过早使用公猪的现象。
1.2后备公猪采精频率过高
后备公猪的完全性成熟要在1岁以后,1岁半时才能达到稳定的精液产量高峰,因此应该按照8~12月龄,1周采精1次;12~18月龄,每5 d 1次的采精频率操作;18月龄后可以每周采精2次或3次。但增加采精频率不能够显著提高精子总数,而且长时间高频率的采精会加速公猪的性欲衰退,并且降低精液的质量。公猪开始使用后,要注意采精频率的稳定性,这样有助于提高精液的质量和数量。对于那些超过1周没有采精的公猪,即使是将精液丢弃也要采精1次,否则会使公猪的精液质量降低。
对于新购入的后备公猪,饲养员或猪场管理人员为了早日让其发挥作用,再加上后备公猪往往较年老公猪具有性欲强、起性快的优点,在生产实践中对于后备公猪的使用频率反而高过成年公猪,从而造成后备公猪过早淘汰的结果。
1.3夏季公猪的饲养管理不当
一些猪场往往用显微镜观察到精液质量明显下降或是母猪返情率显著增加时才开始进行公猪的降温工作,实际上连续1周30℃以上的高温就会对公猪的生殖生理产生影响,造成精液质量的下降,但这种影响一般要在30~40 d后体现。由于夏季对公猪高温管理的不当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高温影响的滞后性导致人们忽视高温影响的严重性;高温可以导致的精液质量下降,恢复到正常也要在30~40 d以后,造成生产管理的困难与滞后性。
2 母猪的发情检查
对于人工授精来说,与本交配种方式相比,对母猪进行准确的发情鉴定显得十分重要,并且由于与本交配种的要求完全不同,对于母猪的发情鉴定需要重新审视与学习,不能只依赖过去本交查情的经验。
2.1查情次数
对于每个情期2次采用人工授精的猪场来说,每天应该早晚查情各1次;对于那些查情1次的猪场,应该采用3次人工授精配种方案。那种为了降低工作量,将工作简单化,进行1次查情,2次人工授精配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2.2查情方式
无论是采用断奶后小群圈养还是单体限位栏饲养,都应该使用性欲强,经过查情调教的公猪,常见不规范的做法是:使用年轻公猪查情,公猪没有查情经验,查情没有节奏,并且不善于表现,都会影响查情效果,而且这样对公猪的使用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查情没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协助驱赶公猪人员,这都是由于猪场没有意识到查情工作对于配种工作乃至整个猪场生产的重要性,而有些猪场查情时没有人员协助驱赶公猪,任由查情公猪跑来跑去。
3 精液的制作与保存
3.1采精用具的消毒与干燥
一般猪场都注意到了采精前公猪下腹部的清洗和消毒,但经常发现很多采精人员在使用清水(或消毒水)完成清洗工作后,不再用干毛巾擦去残留的水;还有就是将干燥的采精杯在使用前用水冲洗一下,甚至特意留一些水在里面,但由于水和精液渗透压的不同会造成精子的死亡。
3.2精液的稀释
一些小规模猪场由于配种数量有限,认为没有必要再进行精液的稀释,往往直接将原精分装后输精或保存。这种做法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精液稀释的目的不仅是将精液的总量扩大,而且还可以通过稀释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对精子加以保护,并能延长精液的保存时间。在这个环节当中的常见错误操作主要有:精液不经过稀释直接减量分装使用或保存,这样做的后果是精液保存时间缩短,输精液需要容积不够,直接降低配种效果;没有精液密度测定仪器,认为宁可精液密度大些总比密度小要好,殊不知精液密度越大保存时间越短;使用成分简单、成本低的精液稀释剂,但在母猪子宫内精子还需要保证一定的高质量存活时间,以确保能够覆盖足够多的排卵时间,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间隔一定的时间输精2、3次的原因;稀释液配制过程中稀释剂溶解时间太短,有时甚至刚把稀释剂倒入蒸馏水后就开始稀释精液,切记有些稀释剂在使用前需要至少5~6 h的溶解平衡时间,甚至更长。
3.3精液的保存
精液在稀释好后直接放入17℃的专用保存箱,这种做法不可避免的造成精液温度的急剧下降而导致精液质量的下降,最好要经过25℃的室温,缓慢过渡1~2 h后再放入17℃的专用保存箱。但是当精液取出使用前,不必再进行加温处理,这主要是精液经过稀释液的作用后已经对温度变化具有了一定的耐受性。稀释后的精液不是越新鲜使用效果越好。精液需要远距离运输时情况也是如此,一方面是由于高于20℃,精子处于活跃状态,缩短了精液的保存时间;另一方面精液在没有经过稀释液一定时间的作用时,颠簸、温度变化都会降低精液质量。
4 精液的人工配种使用
在这个环节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很多猪场缺乏发情母猪的专用配种栏,或者是为了避免将发情母猪赶到配种栏造成工作量增加,而采用在限位栏中直接输精的办法,就使得母猪在输精时得不到公猪的有效刺激而不能达到良好的排卵效果,直接影响母猪配种后的产仔数量。同时也不能很好的判断出母猪的发情排卵状态,很难为下一次的输精或以后的配种效果分析得出准确的判断。精液在使用前品质的检查也很重要,无论是保存或运输多长时间的精液,在给母猪输精前都需要检查精子的活力,以保证输精的效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活力>70%方可使用。同时,精液量、色泽、气味、pH、浓度也是反映精液品质的因素。人工授精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良种公猪的利用率,提高配种生产成绩。对于大的规模猪场来说,由于实施了人工授精技术配种极大地提高了配种的工作效率。但是对于小规模猪场来说,由于采精、精液稀释等操作增加配种工作量,实际工作人员可能并不会按照规范来操作。
5 小结
猪场在由本交转变到人工授精的配种方式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思,充分认识配种方式的转变不仅仅体现在增加了精液稀释环节,而且还应该包括科学合理的使用公猪及发情检查和人工输精这些原来本交配种都已存在的操作环节。造成人工授精技术近年来在猪场实际应用中的效果不断下降的深层次原因还有很多,但只要在实践中规范操作,认真钻研、善于思考,就能够为人工授精技术的成功应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富阳市湖源乡农技公共服务站,李良平李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