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2例观察
2015-04-04张晓乐罗艳玲马拴全指导陕西中医药大学03级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046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陕西咸阳7000
张晓乐,罗艳玲,马拴全(指导)(.陕西中医药大学03级硕士研究生,陕西 西安 7046;.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陕西 咸阳 7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2例观察
张晓乐1,罗艳玲2,马拴全(指导)2
(1.陕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2046;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陕西咸阳7120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轻者创面用创愈液外搽、重者创愈液纱布湿敷包扎,对照组外搽炉甘石洗剂。两组重症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阿昔洛韦注射液静滴、维生素B12肌内注射,轻症者口服阿昔洛韦片、甲钴胺片,疗程14天。结果:愈显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3.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带状疱疹;创愈液;西药
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所致[1]。属于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蛇丹”、“蜘蛛疮”等范畴[2]。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用创愈液外用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8例,均为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部及门诊患者,符合带状疱疹的诊断标准[3]。排除有严重合并症者。男25例,女33例;年龄26~60岁35例,60~87岁23例;症状轻度10例,中、重度48例;病程2~8天,平均4天;肋间神经24例,三叉神经6例,眼神经5例,腰骶神经18例,下颌神经5例,臂丛神经3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阵发性疼痛,针刺样或灼热样疼痛,抽痛。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受侵犯神经、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皮损及疼痛区轻者及皮损在头面部外搽创愈液(虎杖200g、黄连80g、大黄60g、地榆100g、银花藤120g、白及80g、冰片15g等),行暴露疗法,日3次。重症者皮损在躯干及四肢可将纱块浸湿药液湿敷,外敷无菌纱布包扎,日2次。
对照组皮损处外搽炉甘石洗剂,日3次。
两组重症者每天同时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阿昔洛韦注射剂250mg静滴,1日3次;肌内注射维生素B12250µg,日1次。轻症者口服阿昔洛韦片0.6~0.8g、日5次;甲钴胺片0.5g、日3次,均治疗14天。
3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皮疹消退大于等于90%,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显效:皮疹消退70%~89%,疼痛明显减轻。有效:皮疹消退30%~69%。无效:皮疹消退小于30%,疼痛无明显减轻。疼痛参照视觉模拟定级(VAS评定法),即以长度为10cm的标尺两端(0~10,每1cm代表1分)分10级评判,0级为完全无痛,10级为疼痛难忍,分别代表最好和最差。患者面对无刻度的一面,将游标放在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位置。评估者自有刻度的一面记录疼痛程度分值。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10例,好转2例,无效0例,愈显率93.75%。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9例,好转5例,无效2例,愈显率73.07%。两组愈显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水疱干涸结痂时间治疗组(4.03±0.36)天,对照组(6.13±1.78)天;脱痂时间治疗组(8.31±1.06)天,对照组(10.52±1.67)天。
治疗前后VAS值治疗组治疗前(7.51±1.06)分、治疗后(3.52±1.88)分,对照组治疗前(7.26±1.87)分、治疗后(5.53±2.03)分。
5 体 会
创愈液是陕中附院皮肤科马拴全创制的制剂,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收敛生肌、消肿止痛、补血和血的功效,配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能有效缩短水疱干涸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减轻神经痛、促进神经修复。
创愈液方中大黄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及微循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对多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5]。虎杖、大黄、黄连、银花藤有抑制细菌增殖,阻断感染作用。白及有造血生肌的功效。冰片有抗炎镇痛作用。因此,创愈液具有抗炎、抑菌、抗感染、促进局部愈合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5-67.
[2]吴绪平,朱莉.老年疾病针灸推拿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800-815.
[3]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93-297.
[收稿日期]2015-07-20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2-11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