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厚重的省府路
2015-04-03
省府路,东头和西头分别与南北向的文明路、忠烈街和中华中路相交;富水路从中穿过,将省府路分成上下两段,下段路面和城里其他街道一样是柏油路,而上段路面还保持着70年前的石块“高级路面”的原貌。
这条500米长的街道,自明代以来一真是贵州全省的行政中枢。明成化十年(1474年),贵州巡抚宋钦在此建巡抚都察院署,清代在此增设“抚台”、“抚军”、“抚院”衙门。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贵州巡抚卞三元重修巡抚衙门,因为在路口上建了一座“抚牌坊”,于是称街名为“大抚坊街”。民国初年,街名仍延清代叫法为“抚牌坊”、“辕门上”、“炮台上”。l941年改称为光明路。因民国历届省政府都设于此,l945年将光明路改为省府路。
雍正年间,贵州巡抚元展成在巡抚衙门左侧、原阳明书院的旧址上创建了全省规模最大、师资最为雄厚的贵山书院。贵山书院存在166年,鼎盛时期有学员200多人,培育了众多的人才。清末将书院改为学堂,在这里先后办过贵州大学堂、贵州高等学堂、简易师范学堂和矿业学堂。
光绪年间,电报线架到贵阳,最早的电报机构贵州官电局就设在省府路巡抚衙门口。1905年11月,巡抚衙门最早安装了电话。
1911年11月3日,末代巡抚沈瑜庆交出大印,大汉贵州军政府成立并宣告贵州独立,结束了清王朝在贵州的统治。紧接着,大汉贵州军政府于1912年2月2日被推翻,贵州自此开始了长达24年的军阀混战。原巡抚衙门招牌随着执政者的变换而改变:贵州都督府、贵州行政公署、贵州巡按使公署、贵州省长公署、贵州行政委员会等,巡抚衙门仍是一省的统治中枢。
民国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从广州进口一辆轿车,把车拆成零件装箱,跋山涉水,用人力抬进贵阳。有车就要修马路,最先修筑的就是从省政府到他官邸“世杰花园”的路,所以,省府路开贵州公路(马路)之先。1945年,贵州省主席杨森将省府路和六广门至大南门的中华路改修为石块铺砌的“高级路面”。
抗战期间,省府路(当时叫光明路)成了贵阳金融一条街,中央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聚兴城市银行的贵阳支行和聚康银行贵阳总行、美丰银行贵阳分行以及湖南省银行、和成银行的贵阳办事处等皆集聚于此街。
贵阳解放后,军管会和第一届贵州省人民政府就设在原贵州省政府原址。贵州省人民政府搬走后,原址变成省政府的招待所。如今省府路已焕然一新,原省政府的建筑均已拆除,扩建成了贵山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