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记

2015-04-03

中国慈善家 2015年3期
关键词:苏北生态农村

尤努斯在苏北农村

2014年12月17、18两日,诺贝尔奖得主尤努斯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17日早上,格莱珉中国与京东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的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他马上坐高铁从北京去徐州。紧接着又是两个多小时的大巴,从徐州东火车站前往新沂市窑湾镇陆口村。到达时,夕阳西下,天空已灰暗下来。

在村口,村民们敲锣打鼓,还表演了舞狮,用他们能够想到的最高规格的仪式欢迎尤努斯一行的到来。土墙上、电线杆上贴满了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WELCOME TO LUKOU”“中国乡村因格莱珉更美好!”“尤努斯教授中国需要您!”等。

在人群簇拥中,在各大媒体记者的围观中,两天时间里,尤努斯参加了格莱珉中国陆口支行中心的一个会议,与贷款妇女座谈并上门访问,听取马南·萨克尔的工作汇报,并参加了一场关于普惠金融的论坛。苏北农村没有暖气,隆冬之夜冷风嗖嗖,寒冷刺骨。

已过古稀之年的尤努斯始终笑容慈祥。他特别喜欢小孩子,常常抱起一个,逗他笑、逗他玩,仿佛那是他的孙子。第一次来到这个地处苏北的贫困农村,他看起来丝毫没有陌生感。

手机连着充电宝,拍照,录音,我生怕漏过了重要的细节,同时,像一只狗念念不忘一根骨头,找尽一切空隙争取专访尤努斯的机会。

但是,在陆口村逗留期间,尤努斯能够接受专访的所有时间都已经被其他媒体预定。最后,我不得不退了原来订好的二等车厢票,改买一张一等车厢票,才得到了在返回北京的高铁上对他进行专访的机会。

采访中,他告诉我,陆口村的考察是他多年来感触最深的一次中国之行。他过去也曾去过湖北、云南等地的中国农村,但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一直没有机会像这次这样呆久一些,四处走走、看看,和村民们说说话。

《尤努斯进中国》作者:徐会坛

桃花源不是一天建成的

得知我要去采访牛健,身边朋友们的第一反应多是:“嗯,我在朋友圈里看过关于他的报道!”

恰逢年后一场纷扬的大雪,让这次探访变得颇具诗意情致。生态屋位于一家工厂院内,我到达时,牛健正在院子里扫雪。他先带着我参观小屋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媒体广泛报道的可循环厨卫系统,我发现这里还有两间“豪装”的房间,一间是榻榻米,一间是带超大衣柜的主卧。牛健还专为信佛的妻子设置了一间佛堂,里面充满了浓郁的檀香味。

最让我惊讶的还是书房里的几百本图书,涵盖甚广。《环境与生态心理学》《身体与心灵的对话》《重构社会公民权》《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新公共服务》《焦虑的现代人》《可持续消费、生态与公平贸易》等等,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等领域。其中一本书的书名很动人:《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畅聊之前,牛健先抛给我几个问题,他说要根据对方的理解程度来决定分享哪些内容,“这是一个系统的生态思考,不仅仅是环境。”我是幸运的,他从亚当、夏娃的人性弱点,谈及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点和局限,并剖析其得以产生的地理、社会等综合原因,再谈到未来社会系统改造的着眼点……海阔天空,纵横古今,五个小时畅聊包含的知识含量和思考深度再一次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采访结束后,每一天,我都能在微信里看到他满满当当的行程,他开心地分享着每一次与政府、高校、地产商、公益机构等进行的交流与合作。将来,如果说哪一天这位大叔会曝出惊人之举,拓展出与一些领域的新合作,我一点都不会惊讶。因为我有理由相信,他早已准备好了。

《牛健:在城市里建造一片桃花源》作者:原宁辰endprint

猜你喜欢

苏北生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生态养生”娱晚年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苏北发展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