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概念映射理论下的中医翻译探讨

2015-04-03赵雪丽李莫南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接收者源域英译

张 冉,赵雪丽,李莫南

(1.山西中医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山西太原 030024; 2.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35)

中医翻译的准确性与可接受性是中医对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国外学习者更好地学习中医、更好地理解中医文化的桥梁。因此,中医翻译方法一直被致力于传播中医的学者们激烈地讨论着。概念映射理论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其从新的视角揭示了认知机制,近年来也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指导各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本文试图在这种认知机制和运作方式产生的三种不同情况下来探讨中医翻译方法。

1 概念映射

概念映射(concept mapping),也称为概念图。概念映射是由George Lakoff和Mark Jonson在进行隐喻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的视角。他们认为,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有一系列存在的或认识的对应关系,同时他们把两个领域之间的这种带方向性的互动称为映射,这就是映射理论[1]。概念映射是一种概念转变,即人脑在思维过程中按照对应法则从一个域到另一个域的转变。概念映射被应用于许多学科来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语言学中,概念映射是表达概念、想象和话语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属于认知语言学范畴。

概念映射理论的发现使研究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之间如何进行交流这一抽象机制变得具体。“两种语言间的顺利转换首先取决于概念映射的成功与否,因为它是激活概念的形成机制的第一步”[2]。人类拥有基本相同的先天认知能力和后天习得能力,但是因为生活环境和基因的不同,又导致人们在获得知识时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获得的知识以及思维模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进行概念映射时会产生如下三种情况:①全部映射:源域与目标域存在完全一样的概念,可以全部映射。②部分映射: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一些概念,它们的含义部分吻合可是又不完全相同。③几乎不能映射:源域和目标域各有特色,在源域中存在的概念和事物,目标域中并不存在。

2 中医翻译

中医的形成年代久远,语言叙述简洁精炼,但包含着厚重的意义。中医知识医哲交融,有着自己独特的知识背景和文化内涵。中医的这些特色无疑使翻译工作变得不易。而近年来中医翻译的标准化问题也被如火如荼地讨论着。

有学者提出“要建立一个有权威性的国际化的中医语言学,必须以自身语言为本……用我们的语言去教育他人,而不是用我们的语言去适应他人”[3]。也有学者指出“中医英译的对象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人……所以一切要以外国读者接受性为主要尺度来衡量”[4]。还有学者指出“中医是中国的医学,名词术语如何解释,译文是否符合中医原意,中国学者最有发言权。英语是英美人士的母语,英译是否通顺、规范,应多听听他们的意见”[5]。甚有学者指出中医不可译等。

中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想使中医的思维方式、文化内涵丝毫不差地映射到目标域中是极其困难的。但是有些学者所谓的不可译指在翻译过程中“只是不可能译出语言符号的全部意义而已”[6]。奈达也指出不可能原汁原味,只能最大限度再现源语文化。柯平也提出在翻译中“不亦步亦趋地简单复制源语信息的外部形式,而是在深刻领悟源语信息的实质及各种附加色彩(语气、力度、感情成分、修辞特征等)的基础上,发挥译语的潜在表现力,准确充分地将它们传达给译语接收者”[6],那么也就达到翻译的目的了。

3 从概念映射的三种情况来探讨中医翻译方法

3.1 全部映射——意译

全部映射是指在中医英译过程中,英语语言中已经存在一些概念是与中医概念完全对等的,源域与目标域的概念范围重叠。概念由汉语转换为英语时,仅仅是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和语言符号不同,但是表层意思和深层含义完全映射,映射过程简单。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工作就变得相对容易,译者可以采用意译法,而接收者也能很好地理解译文。

比如病名的翻译。“癫”,《内经》中记载“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筋癫疾者,自倦挛急大……脉癫疾者,暴仆”[7]。西医中,癫痫是指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由此可见,中西医对于癫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极其相似。西医中的癫痫,就是中医中所说的癫病,译者可以借用西医的词汇“epilepsy”。这样,译文既传达了意义,还能让接收者更准确地理解和接受。再如“五行相生”可以译为“the five agents each enhance(or promote)the next(in sequential order of wood,fire,earth,metal,water,and water again)”,“五行”之所以译为“five agents”不是“five elements”,是因为在《大英百科全书》中,“five agents”已经被做了中国哲学意义方面的 解 释 :the five agents,in Chinese philosophy,the five elements of water,fire,wood,metal,and earth,conceived as active powers,or forces,operating in a world of change[8]。这样翻译能使译文的精确性和映射的完全性达到最大化。相似的例子还有“疟:malaria”,“消渴:diabetes mellitus”等。

在翻译中,为了能更好地把中医翻译成英语,译者必须认真查阅文献和释义,尽量借助英语原语,使接收者在进行概念映射时能很好地接受话语信息,了解话语的意义,从而使映射过程完整,实现语言和概念的认知。

3.2 部分映射——意译+阐释

中医中还存在一部分这样的词语,虽然字面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因为中医注重整体和系统,西医注重部分和个体,两者思维模式不同。因此,虽然字面意思能完全映射到另一语言中,可是深层次的涵义却不能完全映射。这就导致接收者在学习中遇到一个缺口,从而导致在知识和概念的习得过程中,无法把新知识通过映射和联想与大脑中所存在的知识相联系。在此情况下,译者可以采用意译与阐释相结合的办法。

这类词汇最明显的是体现在五脏的翻译上:心、肝、脾、肺、肾。虽然英语中有“heart,liver,spleen,lung,and kidney”,但是,这些词并不与中医概念完全对等。在西医中,“heart”是一个解剖器官,处在左侧肺部,是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器官,推动血液的运行。可是中医理论中一旦提到心,就要联想到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与小肠相表里,且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等等。虽然中西医都提到“心”这个脏器,但是,从定义来看,它们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一定要向学习者阐述清楚,才有利于学习者更深层次地学习和理解中医的内涵。比如“心主舌”可译为“heart governing tongue”,“心阳不振”译为“heart-yang deficiency”,“心下痞”译为“epigastric fullness”[9]。虽然都是“心”,但是译法却不一样,译文要根据原文内涵而不是表层意思进行映射。

再如,中医有“肺为五脏之华盖”之说,虽然在英语词汇中确实有“canopy(华盖)”一词,但是如果生硬地将其译为“The lung is the canopy of the five zang organs”,就会让人不明所以。如果将其作进一步解释译为“The lung is compared to the canopy because of its uppermost position among all the viscera.”这样一来译文接收者就能更好地理解了。

中医博大精深,有这种特征的词汇数不胜数,译文接收者要想掌握这类词的全部意义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一个英文词汇被应用于中医知识时,这个词就具有了中医文化特定的内涵,译文接受者就能够了解到它所拥有的新内涵了。

3.3 几乎不能映射

具有这个特点的词汇、短语及句子的翻译,正是近几年来中医翻译界所探讨的重点。因为在英语中,我们几乎找不到可以表达中医概念的词汇,中医的语言和概念在英语中找不到映射域,目的域中没有源域中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找到某些法则,使源域通过这些法则映射到目的域中去,从而使目的域的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3.3.1 音译法 中医简单名词的翻译,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种办法也是译者试图将一种文化的特异性因素传递给另一种文化,实现最大限度等值转移的探索。通过这种方法创造出来的许多词汇已经被西方读者认可和接收。

例如,中医中的“气”,曾被翻译为“gas,air,vital energy”等,但是其涵义都与中医中的“气”有很大不同。gas和air都是指一种气体,而中医中的“气”是指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根本、最微细的物质。中医的“气”与英语的“气”,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在经历了“gas,air,vital energy”之后,“qi”这个翻译被最终确定下来。一方面这个词简单并且易于英语接收者发音和记忆,另一方面,它保留了中医的神秘气息。并且,作为一个新词,容易赋予其特殊意义。音译法扩大了目的域的范围,且汉语拼音与英文字母的相似,使得在几乎不能映射的情况下,找到了折衷可行的映射办法。

3.3.2 合成词法 合成词法以词素为基础。词素可以分为前缀、后缀、词根和结合体。这种构词法在西医词汇中大量存在。据统计,约有75%的医学术语含有希腊语或拉丁语的词素,那么在翻译时,不防也可借助这种方法。这样不仅会使译语变得简洁且信息密度高,而且编纂成字典之后,还便于学习者查询。

例如,“癃”,虽然在翻译中译者习惯将其译为“difficulty to urinate”,但是,如果我们从词素层将其译为“dysuria”,译文就更显简洁。因为“dys-”这个前缀就是“difficulty”的意思。再如“寒邪”,一般译为“cold pathogen”。其实,译者可以借用词素法,把它译为“cryopathogen”。前缀“cry-”是“冷”的意思,因而译作“cryopathogen”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再如“内热”,很多译者翻译为“inner heat”。但是,如果借用西医中的前缀“endo-(内)”和后缀“-pyrexia(热)”组成一个词“endopyrexia”,译文就简洁不少。再如“风痹”,一般译为“arthritis due to pathogenic wind”,但是采用词素译法就可以译为“anemogenous arthritis”,其中“anemo-(风)”和“-genous(引起的)”组成的新词就是“由风引起的”的意思。

运用合成词法,译文不仅简洁,信息密度高,易于检索,而且在概念映射时还有助于学习者联想并揣摩陌生词汇的意义,学习者在掌握“大约200个常用词素或结合型之后,不用借助词典就可以理解一般的医学术语”[10]。这样译文接收者在学习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 语

语言学中的许多理论都可以被应用于中医翻译,以此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概念映射理论就是其中的一个,它可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我们在理解困难产生的原因后找出解决的办法,使中医翻译越来越完善。

中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库,其中的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值得我们刻苦研究和学习。在中医翻译实践中,译者应依据映射的不同情况来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使中医知识和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映射到目的域中,使目的域接收者能最大限度地理解中医知识和中医文化。

[1]王岩.隐喻中的映射理论[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3(8):75-76.

[2]王宗英,郭高攀.概念结构的认知理据与专业英语翻译[J].上海翻译,2010(2):33-36.

[3]黄欣贤,樊蓥,金科奇,等.中医基本理论名词术语英译探讨(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4):240-242.

[4]刘干中,吕维柏,谢竹藩,等.中医基本理论名词术语英译探讨(一)[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6):327-329.

[5]谢竹藩.关于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讨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9):706-709.

[6]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

[7]李照国.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364-366,422.

[8]欧阳利锋.浅谈“五行生克”的源流及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0,23(5):4-7.

[9]林巍.试论中西“心”概念及其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9,22(1):1-4.

[10]施蕴中.医药共核英语词汇范围的界定[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156-158.

猜你喜欢

接收者源域英译
摘要英译
基于参数字典的多源域自适应学习算法
摘要英译
基于SDN的组播安全机制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英语翻译技巧探讨
口碑传播中影响因素作用机制研究及应用
可迁移测度准则下的协变量偏移修正多源集成方法
多用户MIMO系统基于消息块预编码的可信通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