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例登革热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护理体会
2015-04-0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李冠琼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528000)李冠琼
登革热(dengue fever,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乏力,全身肌肉关节疼痛,针尖样出血性皮疹,伴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部份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1]。我科2014年5~12月共收治约245例DF患者,其中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50例,现将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5~12月我科共收治诊断为DF患者245例,其中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24~91岁,平均65.5岁,平均住院时间14.5d;治愈出院46例,自动出院4例。
1.2 临床特点 50例登革热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主要表现皮肤损害(皮疹)占100%、血液系统损害(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占100%、肝损害(转氨酶升高)占100%、心肌损害30例(心肌酶升高)占60%、消化道系统损害20例(消化道出血)占40%、肾损害10例(肌酐、尿素氮升高)占20%、肺炎10例占20%、腹腔出血2例占4%、脑出血1例占2%。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隔离措施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伊蚊,所以防蚊灭蚊是防控本病的关键措施。DF患者隔离时间不小于病程(从发热开始)5d[2],热退后24小时。搞好病房周围清洁卫生,及时清除积水,每天喷洒杀蚊剂bid。全部病房安装防蚊纱窗,放置灭蚊器,予挂蚊帐。
2.1.2 休息与饮食 以卧床休息为主,减少活动量。鼓励指导患者多饮水(每天2000mL以上),进食高维生素、高热量、适量蛋白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食物的温度不能过高,避免诱发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者予禁食。
2.1.3 发热护理 本组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 2~4小时测量体温1次。对于高热者以物理降温为主,慎用退热药,禁止酒精擦浴,首先鼓励患者多饮水,协助温水轻轻擦浴,或冰敷头部及大血管处,物理降温处理30 min 后复测体温,如果高热不退或伴有头痛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布洛芬胶囊口服治疗。退热的过程,出汗多予及时擦汗或更换衣服,保证水分的摄入,能进食者指导每天饮水2000mL以上,禁食者按医嘱予静脉适量补充液体。监测血压、脉搏、心率等变化,防止虚脱[3]。
2.1.4 疼痛护理 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实施疼痛护理,启用疼痛专科护理单,及时评估疼痛情况,关注病人的主诉。关心、安慰病人,教会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看电视、与他人交谈等,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止痛剂。
2.2 合多器官功能损害的护理
2.2.1 皮肤损害的护理 本组患者均出现皮疹,呈针尖样出血性皮疹,多见于双下肢,部分出现于全身。大部分患者皮肤瘙痒明显,以手掌心及双下肢多见,教会分散注意力,可采用冷水湿敷或冰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以减轻不适感。必须剪短指甲,指导尽量避免搔抓,防止抓破皮肤诱发皮下出血或感染。对于瘙痒难忍者,必要时按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
2.2.2 血液系统损害的护理 本组患者血小板均降低(<50×109/L),使用留置针输液,静脉穿刺力求“一针见血”,一般情况下避免股动脉穿刺,各种注射和穿刺拔针后延长局部按压时间(15min~20min),禁止局部热敷。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大小便性状、颜色等变化,前瞻性发现消化道出血或脑出血的征兆,及时报告处理[4]。本组患者白细胞均降低(<3×109/L),从而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导致继发感染。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治疗护理操作中做好相应的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病室内物表及地面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水擦拭2次/d,室内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 40min/次,Bid执行。病室内尽量减少人员走动,限制探视。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本组30例患者遵医嘱输注同型血小板。本组10例患者遵医嘱输注丙种球蛋白(滴速调节在15~20gtt/min),控制免疫力降低所带来的感染,因为丙种球蛋白具有体液和细胞免疫的作用,还具有免疫增强和免疫抑制的双重功效[5]。本组病例血小板、白细胞平均8~10天后恢复正常。
2.2.3 肝损害的护理 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卧床休息,实施乏力、恶心、呕吐等对症护理措施,观察记录患者精神状态、消化道症状,遵医嘱定时监测化验肝功能变化。本组病例7~9天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2.2.4 心肌损害的护理 本组患者有30例心肌酶升高,占60%,表现为胸闷、气促、心律失常。予床边持续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出现气促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及时处理。严格控制输液入速,床尾挂“控制入速”安全提示牌,使用输液泵输液,调节入速(40~60mL/h),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2.2.5 消化系统损害的护理 本组患者有20例消化道出血,占40%,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呕吐鲜血10例,排黑色糊状大便10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消化道症状,大便性状、颜色等变化,予持续心电监护,有异常及时报告处理。遵医嘱持续微泵推注力尔宁针,保持应用的连续性,中断不超过5分钟,逐渐减量至停用。本组病例消化道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
2.2.6 肾损害的护理 本组患者有10例有不同程度的肌酐、尿素氮升高,占20%。指导饮食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准确记录尿量,遵医嘱及时抽血进行肾功能化验检查。9例病例经过护肾、对症处理,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其中1例急性肾衰,行血液透析治疗5次,病情好转,自动出院。
2.2.7 肺炎的护理 本组患者有10例胸片检查显示肺部炎症,占20%,表现为咳嗽,咯痰,咯少量黄白色粘液痰,活动后气促。登革热患者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肺部炎症浸润,予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动态监测血气生化及血氧饱和度变化,协助取半坐卧位,保持气道通畅,遵嘱予持续低流量或中流量吸氧。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轻轻咯痰,勿过度用力,避免剧烈咳嗽诱发肺出血;痰多不易咯出者,协助翻身q2h,并轻叩背部利于排痰,遵医嘱予化痰药雾化吸入以促进排痰[6]。本组有一例合并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配合医生及时进行抢救,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7天,症状缓解,后来治愈出院。
2.2.8 腹腔出血的护理 本组患者腹腔出血2例,占4%,是老年患者,表现为腹胀加重、腹痛、腹肌紧张,腹部B超检查示腹腔内血性包块。提示血小板低的登革热患者必须警惕腹部情况,注意腹胀的变化,监测腹围,查体关注有无腹肌紧张,重视病人的主诉,尤其老年患者感觉不敏感,主诉不多,主要依靠护士的细致观察。本组2例患者护士及时观察报告,经止血、静滴新鲜血浆等对症处理后,腹腔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治愈出院。
2.2.9 脑出血的护理 本组患者发生脑出血1例,占2%。此病例是男性,78岁老年患者,护士发现病人瞳孔不等大,当时意识清,立即报告医生,遵嘱急诊行CT检查示颅内出血。提示血小板低的老年患者,存在内脏出血的高危风险。护士必须加强巡视与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腹部情况、大便情况、尿液情况、痰液情况等变化,予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细致全面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本例患者自动出院,家属对治疗护理表示理解并满意。
3 小结
因为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目前暂无保护性疫苗,所以主要的防控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动员全民参与防蚊灭蚊与环境治理工作,发现病例及时有效隔离管理,能避免DF的大流行[7]。协助市疾控中心做好就诊者的健康教育,派发登革热防控健康教育处方,让住院病人观看登革热防控视频等,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对于登革热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处理,针对其临床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症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尤其血小板低的老年患者,存在内脏出血的高危风险,应提高警惕,重视加强细致全面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