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2015-04-03张秀静
张秀静 孔 艳
(云南省通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通海652700)
哺乳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
张秀静 孔 艳
(云南省通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通海6527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毒科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呕吐、严重脱水为特征。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以10日龄内的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达100%,35日龄以上的仔猪发病率和发病死亡率明显下降。2015年11月底开始由于昼夜温差加大该病在我县呈现零星发生,给我县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危害。笔者在诊治过程中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特点;预防;治疗
1 流行特点
(1)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深秋、冬季和早春季节多发,但以寒冷的冬季为主,气温骤变,尤为多见。
(2)各种年龄猪均易感,尤以2周龄内仔猪更为敏感。
(3)病猪和带毒猪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呕吐物、乳汁和鼻分泌物及从呼出气体中排出病毒,污染饲料、饮水、空气、用具后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易感猪。
(4)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发病死亡率可达100%。
(5)新发病疫区,呈流行性发生,发病率和死亡较高;老疫区则呈地方性流行,多发生于仔猪和易感猪群,发病率和发病死亡率都偏低,症状也较温和。
2 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很短,多数为15~18h,有的长达2~3d,通过空气和接触迅速传播,数日内可波及全群。哺乳仔猪突然发病,先呕吐,继而发生水样腹泻,呈喷射状,粪便黄色、绿色或灰色,腥臭,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病猪迅速脱水、极度口渴、消瘦。日龄越小,病程越短,10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在2~5d内死亡。保育仔猪采食量下降,粪便水样沿肛门沟流下或呈喷射状喷出,黄色或灰色,死亡率明显降低。
3 病理变化
外观尸体脱水明显,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凝乳块,胃底粘膜充血;小肠充满气体,肠壁变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肠系膜淋巴节肿胀,肠内充满水样粪便。
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判定,可以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进行实验检查。
5 预防
由于气温骤然变化和带毒猪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平时预防与发病时所采取的处理措施的侧重点也不同。
(1)做好产房保温:乳猪对温度非常敏感,怕冷打堆,冷应激是引起腹泻的诱因,因此,要加强产房饲养管理,确保产房和仔猪保温箱的保温:产房20~22℃;仔猪保温箱,仔猪出生后1~7日龄,35~32℃,8~14日龄32~30℃,15~30日龄,30~28℃。
(2)免疫接种是最好的预防措施。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经后海穴位(肛门与尾根之间的凹陷部位)注射,所有母猪于每年10月和11月各普免一次,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d再加强免疫接种一次,接种后14d产生免疫力,仔猪被动免疫的免疫期可维持到35日龄左右。
(3)采集乳猪粪便和病猪胃肠及内容物,捣碎加水浸泡,用多层纱布过滤并加入适量抗生素,再拌入饲料对产前4周左右的母猪进行饲喂,每天一次,连续饲喂3~5d;间隔2周再重复饲喂一次。
(4)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圈舍干燥,坚持每周两次全猪舍带猪消毒,消毒药要勤更换,三种以上成分的消毒药要交替使用,把病原浓度降到最低。
6 治疗
发病后没有特效的药物冶疗,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猪情况采取对症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
(1)有脱水症状没有饮欲的猪用生理盐水150ml+5%葡萄糖100ml+5%碳酸氢钠30ml+蒽诺沙星适量,进行仔猪腹腔补液,每天一次,连用3d。注意:药液温度需要接近体温。
(2)能自行饮水的病猪用口服补液盐(温水100ml+葡萄糖20g+氢化钠3.5g+碳酸氢钠2g+氢化钾1.5g),每次每头10~30ml,3~5次/d。
(3)饮用饮水消毒浓度的复合碘液(用注射器饲喂),每次每头10ml,3次/d,有一定的疗效。
[1]蔡吉松.仔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37(1):30-31.
[2]覃适锋.猪传染性胃肠炎的诊治报告[J].广西畜牧兽医,1997,(4):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