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浆膜炎诊断及治疗

2015-04-03符清平

兽医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浆膜琼脂传染性

符清平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643213)

鸭浆膜炎诊断及治疗

符清平

(四川省富顺县童寺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富顺643213)

就鸭浆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在查阅文献资料,汇总经验技术要点的基础上,文章做要要点性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浆膜炎;防治;要点

1 前言

鸭浆膜炎为鸭鸭疫里默氏杆菌诱发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此病2~3周龄雏鸭易感,临床典型症状:流鼻涕、打喷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便。伴随着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进一步判断处于病情阶段。病变的特点是呈现纤维素性心包炎,以及肝周炎、气囊炎和脑炎。文章就鸭浆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做要要点性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2 临床诊断

根据当地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

2.1 流行病学

1~8周龄雏鸭易感,3周龄易感性最大,尤其流行肉鸭养殖场,种鸭的育雏期同样可见。虽然传染性浆膜炎常见雏鸭期,但并不意味着对成年种鸭不易感。自8月龄死亡的种鸭体内,同样可分离出6型RA。但是,实际上很多地区此病对成年鸭群不构成威胁,但不能排除存在潜在危害的可能。雏鸭被感染后,同样可传染临近鸭舍的产蛋种鸭群中,诱发感染的可能。

传染性浆膜炎四季皆发,不单单流行冬春季节,作为条件性传染病,外界条件存在的不良应激、寒冷气候的来临,同样可导致此病流行严重。由此,及时在夏秋季节,饲养管理不善,同样可加重此病感染率和病死率。

传染性浆膜炎造成的死亡率高低不一,与疾病流行程度、防治措施合理性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鸭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密度高等,均可加重病情,导致高死亡率达30%,甚至超过70%。经感染鸭群,生长发育迟缓,或在鸭皮肤表面形成黄色皮炎,导致残鸭数量大增,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治疗传染性浆膜炎花费的治疗费用可观,无形中增加养殖成本的输出

2.2 典型症状

感染传染性浆膜炎的病鸭,典型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排稀便。伴随着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进一步判断处于病情阶段。通常情况下,早期发病,易出现拉稀,呈白色。后期发病,拉稀呈绿色。有缩脖症状,表示其发烧感冒。而流鼻涕,可导致鸭鼻孔被黏住。流眼泪,可导致呈现带眼镜的外观。这些症状受到广大养殖户主的重视,并试图将其作为判断的依据。但是,这些症状多数传染性疾病可共有,不具备辨别的价值。除此之外,部分病鸭出现头颈震颤、摇头晃脑、转圈倒退等典型神经症状,但是不能将其作为特征性表现绝对化。

2.3 剖检病理

典型病例病变,集中在“三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心包炎,即所谓的包肝、气囊增厚、包心。而“三包炎”症状,可作为与鸭瘟、禽流感、鸭霍乱等病症的鉴别诊断。此外,必须考虑的是,某些病毒病同样可导致继发传染性浆膜炎的可能,导致临床诊治难度加大。

3 实验室检查

3.1 涂片检菌

采取病死鸭肝、脾、血液涂片后革兰氏染色镜检,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瑞氏染色镜检,可见到大多数菌体呈两极着色。

3.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鸭肝、脾、心血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48h后观察,在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未见菌落,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长出透明、突起、圆形、奶油状菌落。在恒温箱中培养的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观察96h均无菌落生长。取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小杆菌,单个或成对,有时呈丝状;瑞氏染色可见细菌两极着色。

4 临床治疗建议

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药物防治在控制鸭传染性浆膜炎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效果。对200多株鸭疫里默氏菌分离株做药敏试验,结果证实90%以上的菌株对红霉素、林可霉素、新生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等,均有强敏感性。但是,传染性浆膜炎病毒对卡那霉素有天然的耐药性,由此遴选应多加注意。所以,可以断定今后药物防治,仍然为首选防治措施。经药敏药物配伍调配复方制剂,同样有不错的疗效。

而部分鸭场靠药物防治,并没有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传染性浆膜炎甚至有恶化趋向。很多养鸭户,将此归咎为药物的真假,或耐药性的产生。而实际上,其他几方面因素更应多加留意。

其一,此病特殊性。粘膜炎流行整个养鸭周期,仅靠1~2个疗程的防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增加用药周期,则增加生产成本。由此,不少养殖户对用药防治持怀疑态度。

其二,此病发病急。很多养殖户对药物治疗情有独钟,而忽视了日常防治,结果导致急性爆发期,及时用药治疗,效果同样不理想。

其三,诊治准确性。确诊到位准确,同样关系到此病的防治。比如:多种疾病混染,传染性浆膜炎同时发生禽流感,药物的疗效必然受到影响。此外,用法、疗程、剂量等,均会影响到用药效果,都应尤为留意。

5 结论

目前,流行的鸭病种类繁多,病原菌种类复杂程度加剧,使着鸭病的控制难度是越来越大。常见的鸭病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较为突出,成为制约肉鸭养殖场的重要问题。临床施治此病,需要花费高额的费用,无形中增加养殖成本。文章阐述的为临床诊治要点,结合多年的防治经验,免疫接种于鸭6~8日龄颈部皮下注射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灭活苗,疫苗血清型要与本地流行菌株血清型一致,疫苗注射后15d才产生免疫力,在注射之后15d内每隔3d用10%氟苯尼考按0.1%比例添加在饲料中,可有效预防发病,提高成活率,为现代理想的防病措施。

[1]李尚超.一例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及体会[J].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2012,(3):47.

[2]陆涛,胡在钜.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4,(8):63-64.

[3]王琼秋,黄先南,李世平,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J].中国畜禽种业,2010,(10):133-134.

猜你喜欢

浆膜琼脂传染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高透明度琼脂的制备工艺研究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琼脂块模具的开发及改良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