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水肿病因分析及防控

2015-04-03牛秀娟

兽医导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水肿病肠胃断奶

牛秀娟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相如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南充638250)

仔猪水肿病因分析及防控

牛秀娟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相如镇畜牧兽医站,四川南充638250)

仔猪水肿又称肠毒血症,分析致病因与不良环境应激、仔猪独特的肠胃生理特点、不利微生物因素的影响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就防控措施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仔猪;水肿病;防控

1 前言

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高度致死性、散发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达15~35%,致死率达50~80%,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

2 病因分析

任何疾病的防治,都应建立在充分了解致病因基础之上而言。分析与仔猪水肿病相关的致病因,有如下几方面因素:

2.1 不良环境应激

仔猪生长发育期间,需快速寻找同伴群体,需快速找定饮食区、排泄区、休息区。同时,形成固定的饲喂模式。而这期间,一经有任何变化,都将带来诸多的不良应激,导致仔猪发病。此外,断奶仔猪离开母猪后,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健全,环境的骤然变化,加上这一切需要自身应对环境病原体感染的压力,同样需消耗大量的免疫营养,易诱发仔猪发病感染。

2.2 仔猪独特的肠胃生理特点

仔猪生长期,断奶为最严重的应激。期间,固态饲料代替液态母乳,仔猪肠胃面临着巨大的适应压力。而且,在离开母体后,仔猪自身饮食规律难以把握。仔猪水肿病以体格强壮仔猪的发病率尤高,哺乳期自母体吮吸大量的母乳,肠胃内消化酶以凝乳霉占多数,相对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平偏低。而断奶后饮食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采食量,以诱发水肿病。而且,体格健硕的仔猪,在后期混群打斗中,尤其确立群体地位时,更需耗费巨大的体能。期间,加上通风不良、温湿度过高、环境密度大等等,都会导致体格健硕仔猪的免疫机能短时间内下滑严重,导致感染疾病的几率大增。

2.3 不利微生物因素的影响

仔猪生长环境不佳,环境消毒不及时,舍内闷热潮湿,粪便处理不当,舍内蚊虫、蝇虫数量激增,都将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有力的繁殖条件,导致单位面积范围内病原体数量的增加,猪群由此而易感染此症。

3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当前,仔猪水肿的治疗,尚且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临床防治此病,应以综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为根本。

3.1 免疫接种是首要防治此病的关键

母猪分娩1月前和半月前,各注射1次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以增强其血清和初乳中大肠杆菌抗体,仔猪可通过哺乳获得被动免疫。

被动超前免疫,仔猪出生后24h,用水肿病多价油乳剂疫苗,肌肉注射1次,免疫效果理想。

常规被动免疫,14~18日龄,用水肿病多价油乳剂或水剂灭活疫苗,可获得较强的免疫效力。超过18日龄,适量增加接种剂量。仔猪断奶前1周,免疫1次。45~60日龄,加强免疫1次,基本可有效预控此症。

出现感染病例,紧急接种,用猪水肿病水剂灭活苗,剂量用4~6mL/次,可有效预控疫情的发生。

3.2 提升仔猪消化机能

及早补料,训练采食仔猪1日龄补水,3~5日龄饮用淡盐水;7日龄始用易消化的诱食料诱食,以及早获得对饲料抗原的免疫耐受性,在断奶前能适应植物性饲料。适当添加有机酸和酶制剂,新生仔猪胃酸分泌量很少,3周龄后才逐渐增多。断奶后在饮水或日粮中添加1~2%的有机酸(食酷、柠檬酸等),增加胃内酸度,既宜于有益的乳酸杆菌繁殖,促进胃蛋白酶分泌,提升消化酶活性、消化率,又可抑制有害菌增殖。21~70日龄时可补充酶制剂(如多酶片)以弥补胃肠道内源酶的不足,降解蛋白质抗营养因子,刺激内源酶的分泌,提高饲料消化率。

3.3 加强仔猪断奶前后饲养管理

仔猪断奶转群前,将保育舍进行彻底消毒。饮水用管线,采用有机酸冲洗,清除有害物质,确保饮用水的洁净卫生。留意地面的完整性,出现的裂缝及时修补,确保缝隙的均匀整齐,避免环境问题导致仔猪肢蹄的损伤。转圈前,空舍2~3周,降病原微生物降低到最小。

进入保育舍的猪群,尽量保证同窝同栏。在此基础上,对养殖猪群做适度调整,避免体弱竞争不利,影响最终生长发育。期间,猪只间打斗,有受伤的病例,应及时处理伤口,避免感染。新进保育猪猪群,划定饮食区、休息区,早期人为引导,确保有相对较宽敞的休息区域。仔猪断奶后,好奇心和探索欲较强。针对此,建议每栏设置供仔猪探索的设施,比如:铁链锁等,满足其行为需求。温湿度的控制,第一周温度在25℃以上。但如果仔猪休息分散,同样有降温的可能,此时应注意适当进行加温。光照时间充足,一般情况下,在100lx为适宜。研究证实:适宜而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刺激仔猪觅食,增进母猪食欲。

尽量减少固体饲料应激仔猪肠胃,减少感染仔猪水肿病的可能。建议7日龄,用代乳料,混合少量的植物蛋白,持续此种日粮配法至保育期第2周,对于提升仔猪适应能力大有裨益。此外,保育期的第1周和第2周,控制高蛋白饲料的含量,避免肠胃不适,降低仔猪的消化机能。给料期间,尽量少给勤加,避免料槽残余食料量大,发霉变质导致肠胃病变。饮水中,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比如:维生素E,提升仔猪抗病体质。

3.4 加强病猪治疗及护理

及时清理粪便,留意粪便的颜色,及时挑检病猪,注意加强护理。同时,要以平很的心态关爱猪只,尽量降低病死率。

出现水肿病例的仔猪,根据感染程度的不同,注意控制饲料蛋白含量的基础上,适当选择尔诺沙星注射液、亚硒酸钠注射液、安钠加注射液治疗,每天1次,康复效果理想。对患病猪采用爱迪精品肌注(10%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四川简阳爱迪饲料药物有限公司生产),0.15 ml/kg;另一侧肌注水肿新特号(含4%恩诺沙星,1%呋塞咪,赣州百灵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2 ml/ kg;各药每天注射1次,连注3~5 d。

[1]范承祥,朱春元,魏茂颖,等.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和防治[J].畜禽业,2002,(5):43.

[2]吴凡.集约化猪场早期断乳仔猪腹泻的防治[J].中国兽医杂志,2004,40(3):50-51.

[3]张明海.怀孕母猪的饲养与管理[J].养殖技术顾问,2012,(4):17.

猜你喜欢

水肿病肠胃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调理肠胃,自灸也有效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