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痛风相关病名的演变与发展
2015-04-03孟凤仙
陆 妍 孟凤仙 刘 慧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中医痛风相关病名的演变与发展
陆 妍1孟凤仙2刘 慧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按照痛风病在中国医学史上被认识的过程,对痛风相关病名及涵义的演变进行梳理,为正确认识目前中医痛风概念及形成背景提供丰富的理论研究依据。
痛风;病名;疾病史
痛风是一种以关节肿痛为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已存在数千年,而痛风作为医用名词始见于南北朝时期[1]。此前以及此后,痛风这一疾病现象始终存在,在疾病分类粗放的时期,与众多关节病混杂[1]。以致中医定义下的痛风及其相关病名的历史演变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随着认识深化,概念渐至清晰完整。我们通过对痛风相关病名及涵义演变的梳理,寻找其发展脉络,并以此为规范使用痛风这一病名称谓提供依据、解释与辨析。
1 痛风病名确立之前—含纳在其他病名门下的痛风病
1.1 痹病 关于痹病,历代中医前贤、学者多有研究及立论。迄今几千年中医理念的共识为:因邪气留着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塞不通所致以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候都归属于痹病[2]。《黄帝内经》中多篇论痹,痹病包括的范围相当广泛。其中对后世贡献最大的内容当指以关节、肌肉酸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的定义[3-4]。而且认为此痹病病因有二:一为外感之邪,痹病与六淫之风寒湿甚为相关,故名为行、痛、着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5](《素问·痹论篇》)。以及认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热痹”(《素问·痹论篇》)[5]。二为脏腑损伤,“此亦其饮食居处为其病本也”“诸痹不已,亦益内”“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五脏皆有舍,病之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5]。《素问·痹论篇》明确指出,五脏过用,气血失调,痹病内生。或病痹不治,内舍脏腑,后患无穷[6]。痛风属于关节病的一种,在没有形成独立病种之前,被泛指关节病的痹病所包含。其肿热疼痛,与饮食相关的特点在《内经》中已初见端倪,被正确的描述和认识。
1.2 历节 历的本义之一为:逐个,一一地。引申有游走遍历之意。中医学以历节专指关节病,首先见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蔓椒,味苦温。主风寒湿痹,历节疼,除四肢厥气,膝痛。”“天雄,味辛温。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拘挛……”[7],及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载:“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并黄汗出,故曰历节。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8]。隋《诸病源候论·历节风候》:“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由饮酒腠理开,汗出当风所致也。亦有血气虚,受风邪而得之者”,强调了历节痛的特点:1)遍历全身骨节的游走性疼痛[9]。尤怡注:“历节者,遇节皆痛也”[10],有“诸肢节疼痛”“病历节不可屈伸”“脚肿如脱”“独足肿大”的症状特点[11];2)历节病的病机有肝肾先虚,复为外邪所侵,内外合邪而致。“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11-12]。又有形盛气虚,里热湿浊交阻而致。“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痛,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11],可以看出其阳明热盛,湿浊中阻致痹的病因病机饱含了现代痛风病的色彩,后人提及痛风的渊源常会追溯到历节这一病名[13]。
1.3 白虎 白虎病作为一种以剧烈的关节痛为特征的疾病首见于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卷十三·白虎方》:“<近效>论白虎病者,大都是风寒暑湿之毒,因虚所致,将摄失理,受此风邪,经脉结滞,血气不行,畜于骨节之间,或在四肢、肉色不变,其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曰白虎之病也”[14]。宋代,白虎与历节相提并论[15],许叔微《普济本事方·风寒湿痹白虎历节走注诸病》载:“(麝香圆)治白虎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啮,昼静夜剧,及一切手足不测疼痛”[16]。然而《圣济总录》作为政府修订的权威医学资料,将历节风与白虎风并列在《诸风门》下,视为两种病,“历节风者。由血气衰弱。为风寒所侵。血气凝涩。不得流通关节。诸筋无以滋养。真邪相搏。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故谓之历节风也”[17]。“白虎风之状。或在骨节。或在四肢。其肉色不变。昼静而夜发。发则痛彻骨髓”[17]。而白虎风昼静夜发,彻髓剧痛,乍歇乍止,更加符合痛风病的特点。这种疾病分类的进步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知更具体,痛风作为独立疾病已俱雏形。
1.4 气脚 在痛风的诸多相关称谓中,气脚、脚气概念曾混淆其中。早在晋唐以前成书的《中藏经》提出了气脚与脚气病名,并区别为:“夫喜怒忧思、寒热邪毒之气,流于肢节,或注于脚膝,其状类诸风、历节、偏枯、痈肿之证,但入于脚膝,则谓之气脚也。若从外而入于足,从足而入脏者,乃谓之脚气也”[18]。其中气脚为邪毒流注于脚膝,而脚气为外感风寒暑湿“本从微起,浸成巨候,流于脏腑”的慢性疾病[18]。然而这两者的概念还是被后人混淆了,宋代《女科百问》就将治疗“诸般风邪湿毒之气留滞经络、流注脚手,筋脉拳挛,或发赤肿,行步艰辛……及一切痛风走注,浑身疼痛”的活血丹列在脚气论治门下[19]。此处的脚气、痛风根据文意与《中藏经》的气脚所指基本相同。但尽管脚气与气脚的称谓混乱使用,宋代痛风概念的开始游离于脚气或气脚,与它们渐行渐远[20]。由此可见,在宋代以前漫长的医学发展史上,虽然没有形成痛风的明确定义,还只能从以上几种疾病的记载中寻找与痛风有密切联系的只言片语,但是具有明确特征的痛风作为客观事实就存在于疾病谱中。
2 痛风名词形成早期的涵义与应用——与其他病名互称互用的混杂阶段
2.1 痛风名称的宽泛指代 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最早记载痛风一词:“独活,微温,无毒。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新久者”[21]。意为:独活为祛风药物,主治因风邪所致的关节疼痛。此处痛风为一种关节疼痛症状。痛风病名形成的早期,并未立即被医家所认可接受,医籍中出现几方面的混乱使用,此处泛指因受风寒而致的关节疼痛。又如唐《外台秘要·卷第十八·脚气服汤药色目方一十九首》言:“又第二大竹沥汤,疗猝中风,口吃不能语言,四肢缓纵偏痹,挛急痛风,经五脏恍惚,恚怒无常,手足不随方”[22]。其“痛风”指代中风后遗症,肢体拘挛疼痛。宋《针灸资生经》中也有关于痛风的记载:“中府,治肺系急,胸痛悚悚……肩背痛风汗出”[23]、“哑门,治头痛风,汗不出”[23]。针刺中府和哑门治疗“肩背痛风”和“头痛风”,痛风二字指症状而言,为感内外风邪导致的肢体疼痛。痛风还只是比较空泛的概念。金元时期,医籍中关于痛风的论述内容明显增多,痛风的概念广泛使用。明代楼英所著《医学纲目》明确将痛风归入痹症:“诸部分痛,各入本门,入痛风入痹门,目痛入目门……”“痛痹即痛风”[24],认为痛风等同于痛痹,属于痹症,对后世有广泛影响;明朝张景岳还认为张仲景《伤寒论》的中风即痹,也指痛风:“观仲景之论中风者如此,其所云半身不遂者,此为痹,乃指痛风之属为言”[25]。“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25]。明清以降,痛风成为普遍接受的病名。清代医著中,主流观点认为痛风属于痹症。《证治汇补》言:“痛风即《内经》痛痹也。因气血亏损,湿痰浊血留滞经络,注而为病”[26]。《医门法律》言:“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即痛痹也”[27]。中医外科古籍《疡医大全》载:“盖风气胜者为行痹,故痛风者即痹门之行痹也”[28]。痛风一词的含义仍处于丰富而混杂的状态[29]。
2.2 以白虎、历节名痛风 痛风病仍沿用“历节”“白虎历节风”等相称。另一方面,痛风名词出现之初,描述、指代痛风这一疾病时仍有沿用“历节”“痛痹”“白虎”等。《疡医大全》载:“痛风者,古名痛痹,俗谓之白虎历节风,即四肢骨节走痛也”[30]。清刘清臣著《医学集成》言:“由风寒湿杂合成病,近世曰痛风,曰流火,曰历节风”[31]。清赵学敏《串雅内编》:“白虎疬节风,感风湿而成,遍身掣痛,足不能履地……”[32]。《医学传灯》也记载:“痛风者,遍身疼痛,昼减夜甚,痛彻筋骨,有若虎咬之状,故又名白虎历节风”[33]。
3 痛风病名发展成为独立疾病的称谓—概念清晰的病名被确立
3.1 痛风与其他关节病渐分泾渭 金元时期,朱丹溪明确提出了痛风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鉴别诊断,正因为有如此全面的认识与论述,痛风作为独立病名的地位被确立[1,34-35]。元朝朱丹溪的代表作《格致余·痛风论》记载:“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风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36]。对痛风的症状、病因病机做了具体分析。痛风作为独立病名得以确立。《丹溪手镜》中还指出痛风、历节、鹤膝风、白虎风之间的不同,将关节病按照症状特点做了详细的区别:“历节风痛走注不定;痛风有定,夜甚;鹤膝风膝大,或痹,或痛不痛,筋动难,或仁不仁。饮痹往来如历节风:白虎飞尸痛浅,按之便;附骨疽痛深,按之无益”[37]。朱丹溪的论述令痛风特征更鲜明,迈出了痛风独立命名的第一步[38]。
3.2 医学发展促使痛风概念独特完整 现代医学平台给中医认识痛风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医研究规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西医痛风概念产生广泛深入的影响,痛风独特的病理机制、临床特征、发病诱因及预后被揭示[39-42],痛风病自成体系也被现代中医学认同[43-45]。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标·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痛风进行了明确定义[46],即由血尿酸升高导致的四肢关节红肿热痛,国标所言中医的“痛风”与西医痛风性关节炎含义基本相同[47-48],至此,痛风成熟为一个确切医学概念。
纵观痛风一病的称谓在中医史上的发展,出现了波折、反复、朦胧、混同的漫长过程,曾与多种病名之间含义相互交通,彼此既有承接关系,又分别具有各自的内涵特点,貌似繁杂,而无论如何,正是这样网络般的发展脉络,给痛风病最终自成一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9]。然而,在制定临床工作诊疗规范,医学交流时,由于痛风病名历史上有诸多歧义,医学工作者至今仍存在一定的困惑[1,50-51]。本文对痛风病名的来龙去脉做一简要论述,以求中医临床工作者能够了解痛风概念的演变,正确、规范使用痛风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对痛风做更深入的研究。
[1]张玉萍,肖梅华.宋元以前“痛风”及其相关中西病症比较[J].中华医史杂志,2004,34(4):199-204.
[2]黄少华,何淼泉.痹证病名发展演变[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3):600-601.
[3]包洁,谢志军,范永升.浅析《黄帝内经》关于痹病病因的认识[J].新中医,2013,45(4):9-11.
[4]徐桂琴,刘健.《内经》关于痹病的认识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1):1-3,88.
[5]王洪图主编.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16,626,620,617.
[6]姜玉宝.《黄帝内经》营卫不和致痹理论钩玄[J].光明中医,2011,26(4):648-650.
[7]尚志钧.神农本草经校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91,204.
[8]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
[9]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8.
[10]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15.
[11]汉·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19.
[12]王春微,张亚峰.《金匮要略》黄汗病证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2,32(6):547-549.
[13]黄仰模,田黎.《金匮要略》痛风病治疗探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9):1814-1815.
[14]唐·王焘.外台秘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41.
[15]江丹,林明欣,李红,等.立足《内经》与《伤寒论》,再探扶正祛邪治则[J].世界中医药,2013,8(3):267-268.
[16]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49.
[17]宋·赵佶编.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99,312.
[18]华佗.中藏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3.
[19]清·齐仲甫.女科百问[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25.
[20]杨仓良.痛风中医病名探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50-53.
[21]梁·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38.
[22]唐·王焘.外台秘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893.
[23]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1987:127,194.
[24]明·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596,371.
[25]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上)[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184,220.
[26]清·李用粹.证治汇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53.
[27]清·喻昌.医门法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7.
[28]清·顾世澄.疡医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35.
[29]周腊梅,陶娟.痛风中医文献解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5):45-47.
[30]清·顾世澄.疡医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37.
[31]清·刘清臣.医学集成[M].上海:益新书局,1999:342.
[32]清·赵学敏.串雅内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72.
[33]清·陈歧.医学传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399.
[34]张玉萍,肖梅华.宋元以前"痛风"及其相关中西病症比较[J].中华医史杂志,2004,34(4):199-204.
[35]刘洪琼.试论丹溪治痹五方[J].中国中医急症,2005,14(4):360-361.
[36]元·朱丹溪.格致余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2.
[37]元·朱丹溪.丹溪手镜[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84.
[38]殷海波,张锦花,石白.丹溪痛风思想与临床验案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3,32(1):35-37.
[39]陈祎,陆妍,王亚南,等.复方青秦液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6):722-727.
[40]商学征,马卫国,周鹍,等.复方青秦液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环氧化酶-2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7):819-825.
[41]商学征,马卫国,白羽,等.复方青秦液对尿酸性肾病大鼠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9):31-33,36.
[42]孟凤仙,刘世菊,张继胜,等.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4):33-34,46.
[43]吴文静,王世东,周鑫,等.基于因子分析的痛风病病机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5):491-494.
[44]朱婉华,顾冬梅,蒋恬,等.浊瘀痹—痛风中医病名探讨[J].中医杂志,2011,52(17):1521-1522.
[45]YUAN HY,ZHANG XH,ZHANG XL,et al.Analysis of patents on anti-gout therapies issued in China[J].Expert Opin Ther Pat,2014,24(5):555-72.
[4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47]杨雪芳,王永昌,王苗慧,等.痛风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4,20(6):89-92.
[48]王红权.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研究概况[J].新中医,2012,44(4):120-122.
[49]刘慧,迟蕾,阎志翻,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7):106-108.
[50]樊蕾,殷海波,赵际勐,等.近代痛风文献18篇述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5(5):488-490.
[51]周腊梅,陶娟.痛风中医文献解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5):45-47.
(2014-10-28收稿 责任编辑:张文婷)
The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mes of Gout and Relating Diseases
Lu Yan1, Meng Fengxian2,Liu Hui2
(1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China; 2DongfangHospital,theSecondClinicalMedicalCollegeof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78,Chin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 of how gout is recognized in China medical hist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name of gout and relating diseases in order to form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provide rich theoretical research basis for the present and formation of gout.
Gout; Name of disease; History of disease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资助校级课题《基于临床需求的中医痛风文献研究》(编号:2013-X-023)
陆妍(1986.9—)女,学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学的风湿免疫及内分泌代谢方向,E-mail:tracyloo@163.com;孟凤仙(1955.8—),女,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学的风湿免疫及内分泌代谢
刘慧(1978.3—),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诊治风湿病,E-mail:liuhui_dfyy@126.com
R2-09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5.0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