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

2015-04-03吴永新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急性期磁共振病灶

吴永新,王 鹏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影像科,山西太原030006)

D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

Application value of DWI in the diagnosis of super-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吴永新,王 鹏

(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影像科,山西太原03000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例DWI及常规MRI检查阳性结果的异同。结果:4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DWI序列上都发现高信号,ADC呈低信号。28例患者常规MRI扫描未发现病灶;5例患者T1WI未见异常,仅在FLAIR和T2WI上呈略高信号;13例患者临床有陈旧性脑梗死病史,又出现DWI高信号。结论:DWI检查技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检出率为100%,明显优于常规MRI检查。

超急性期脑梗死;扩散成加权像;磁共振检查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50岁~60岁以上患有动脉硬化、糖尿病者。其起病急,进展较快,而且预后差。早期检查与及时治疗非常重要。常规CT扫描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往往收效甚微,脑梗死在24 h内,CT检查可能不被发现,尤其对于后颅窝骨质遮挡部分。MRI多方位、多参数、无骨质遮挡扫描,有其明显优势。但常规MRI扫描序列对于6 h内超急性期梗死患者还不能完全明确诊断。仅在发生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死亡、髓鞘脱失、血脑屏障破坏后,T1与T2弛豫时间延长,且判断病灶的新鲜与否仍存在明显不足。本文对46例发病6 h以内经临床拟诊为脑梗死患者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常规T1WI、T2WI、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进行磁共振检查,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8月经临床诊断脑梗死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45岁~81岁,平均63岁。发病时间2~6 h,临床表现有突发呛咳6例,肢体乏力4例,偏瘫23例,失语11例,共济失调2例。CT排除急性脑出血后,在发病后6 h内做DWI加权及常规MRI检查。

1.2 检查方法

使用Anke Medical Super Noval 1.5 T超导式磁共振成像机,八通道头颅鸟笼式线圈;轴位、矢状位;扫描序列:DWI、T1WI、T2WI、FLAIR、TOF3D。成像参数:T1WI:TR 420 ms,TE 9.2 ms;FOV:176 mm×240 mm,矩阵:288×158;T2WI:TR 4 480 ms,TE 111.3 ms;FOV:176 mm×240 mm,矩阵:352×231;T2FLAIR:TR 9 300 ms,TE 108.5 ms,FOV:176 mm×240 mm;矩阵:272×195。层厚:5 mm;层距:1.5 mm;DWI加权成像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TR:5 000 ms,TE:58 ms。在相互垂直的X、Y、Z轴3个方向上施加扩散梯度,取3个b值(0、500 s/mm2、1 000 s/mm2)。可在1个层面上获得1帧b=0 s/mm2的EPI T2WI、b=500 s/mm2的EPI T2WI和b=1 000 s/mm2的EPI T2WI的扩散加权合成像,成像时间90 s。

2 结 果

2.1 梗死部位

单发病灶37例,其中脑干4例,小脑3例,额叶5例,颞叶4例,基底节区9例,丘脑3例,半卵圆中心6例,枕叶3例;多发病灶9例;13例伴有陈旧性脑梗死。

2.2 病变的信号改变

46例患者DWI显示不同程度的高信号,ADC为低信号,检出率为100%;28例患者在常规MRI扫描未发现病灶,5例患者只发现在FLAIR和T2WI上呈略高信号,T1WI未见异常,13例患者陈旧性梗死周围又出现DWI高信号。MRA表现:13例患者显示血管阻塞,呈完全闭塞或阶段性狭窄,远端分支消失或减少,其中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阻塞5例,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4例,右侧大脑前动脉主干阻塞3例,左侧大脑后动脉阻塞1例。

3 讨 论

发病6 h以内的脑梗死属超急性期脑梗死[1]。此时患者症状较轻,表现为呛咳,肢体力弱、偏瘫,失语等,在无相关检查禁忌症的情况下能较好地配合医生完成磁共振检查。超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在脑组织出现不可逆损害之前做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建立再灌注,使其恢复功能。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超早期溶栓,恢复血供[2]。DWI的应用,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取得了很大进展。DWI的原理是用信号的强度去反映组织中的水分子扩散运动的速度而得出的影像。在正常情况下,分子做布朗运动,使得正常组织信号降低;而当布朗运动减弱时(扩散运动受限),就会呈现出高信号的病变组织改变。有关脑组织缺血时扩散下降而局部信号增高。目前大多科研者认为,扩散加权上的高信号表示细胞的毒性水肿所致,而T2WI加权上出现的高信号则代表血管源性水肿[3],其病理基础为脑缺血达膜衰竭阈值后,使得细胞外液中钠、钙离子以及水流入细胞内,形成细胞毒性水肿,这时缺血区的含水量发生了很大变化,此种情况下行常规MRI检查往往无阳性发现,仅只有能显示水分子扩散运动的DWI才能显示异常。在脑细胞水肿情况下,细胞内水分子明显增加,细胞外间隙变小,使得细胞肿胀,细胞外水分子减少,从而整个超急性期脑梗死区水分子扩散运动速度受限减小,ADC减低,DWI显示为高信号区。提高b值,使脑脊液信号降低,更有利于脑皮质区较小脑梗死灶的显示,因此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常规b值选0、500 s/mm2及1 000 s/mm2来对比,但b值并不是越高越好,b值为1 000 s/mm2时,扩散加权效果较好,能清楚地显示梗死灶;b值为2 000 s/mm2时,虽然梗死灶对比明显,降低了图像信噪比,使图像质量下降,所以b值不能无限制增高,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应选择b值为1 000 s/mm2。

DWI在发现小的新梗死病灶及区分梗死病灶的新旧方面较常规MRI更优越,特别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病例,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6%,而常规MRI的灵敏度仅为18%[4]。

本组发病6 h内的46例患者行DWI检查均发现高信号病灶,ADC为低信号,而且病变部位与临床体征及症状相符,检出率为100%,说明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较常规MRI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46例患者中仅有5例在T1WI未见异常,在T2WI及FLAIR像有不同程度高信号,说明DWI对超急性期梗死病灶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MRI检查,尤其是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检出有重要价值,为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溶栓及灌注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扩散加权成像已广泛搭载于各机型MRI,临床应用中可在患者常规扫描前预扫DWI,其成像时间短、敏感性极高,故对怀疑有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应首先使用DWI序列进行扫描。

[1]周林江,沈天真,陈星荣.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3):215-218.

[2]Liu Y,Karonen J O,Vanninen R L.Acute ischemic stroke:predictive value of 2D phase-contrast MR angiography-serial study with combined diffusion and perfusion MR imaging[J].Radiology,2004,231(2):517-527.

[3]王秀河,黄力.磁共振诊断早期脑缺血的新技术进展:扩散加权成像及灌注加权成像[J].暨南大学学报,2000,21(6):112-116.

[4]李坤成.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MRI医师)上岗证考试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55-59.

(编辑:翟春涛)

R743.33

A

1671-0258(2015)01-0050-02

吴永新,副主任医师,E-mail:shxwyx@126.com

猜你喜欢

急性期磁共振病灶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