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正骨手法对颈肩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2015-04-03张朝仁

关键词:正骨肩部椎体

张朝仁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00)

中医正骨手法对颈肩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张朝仁

(成都市温江区柳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成都610000)

目的对中医正骨手法在颈肩综合征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颈肩综合征患者60例,对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开展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施观察记录。结果通过为患者开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6.67%,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为中医正骨手法为颈肩综合征患者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中医正骨手法;颈肩综合征;临床治疗

颈肩综合征通常是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从事低头工作,或者是感受湿邪、慢性劳损所导致的,在临床上非常的常见,对于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具有较大的影响,积极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中医正骨手法应用于颈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1]。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颈肩综合征患者60例,其中包含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龄处于25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33.5± 2.5)岁,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颈肩关节活动障碍,并且其背部及颈肩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应用中医正骨手法开展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为:先为所有患者应用基础手法开展治疗,依据患者实际特点选取俯卧位或者是端坐,对患者侧颈肩部到前臂的部分实施滚揉,尤其是一些肌硬结部位、麻木部位与酸痛部位,并应用按揉法与推压法对其患侧的合谷、外关、内关、手三里、天宗、肩贞、肩井等部位实施按压,以便于起到调节经气与放松肌肉的作用[2]。应用俯卧冲压法与旋转分压法为患者开展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取俯卧位,将头悬于床头外,对患者颈椎实施手法整复之后,对其胸椎实施手法整复,为了能够对椎体的病变位置予以正确的定位,在开展手法整复之前,要能够对其CT或者是X线片检查结果开展全面分析,这里将C7椎左偏移位作为案例开展分析,在为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将患者的头向左旋转,治疗医师应用右手的小鱼肌掌的根部将患者C7椎偏歪棘突的左侧抵住,并应用左手的小鱼肌掌根部对患者T2椎棘突的左侧抵住,两手相对旋转反向分压用例,能够感受到患者位移椎体的滑动感,或者是听到患者位移椎体复位的响声,之后将患者的头摆正之后,双拇指并列向下,剩下的手指抚护在患者颈椎的两侧,从其T2椎向颈椎逐节向上对其冲击棘突进行按压,对病变的椎体进行矫正,完成上述操作之后,还需要应用上述手法对患者椎体移位矫正情况进行检查,需要注意的是,在为患者开展手法复位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手法的稳准有力,杜绝暴力操作,手法治疗一个疗程时间为7天,每隔一天为患者开展一次治疗[3]。

1.3 疗效判定标准[4]本次研究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其中无效表示:患者的颈肩部症状及临床体征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是有加重趋势;好转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颈肩部症状具有明显的改善,并且其颈肩部的活动功能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已经不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治愈表示的含义是:患者的颈肩部临床症状已经完全消失,并且患者能够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

2 结果

通过为患者开展治疗,所选60例患者中,仅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6.67%,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在开展治疗后为患者开展6个月左右的随访,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颈肩前臂症状复发现象,其中有4例椎间隙变窄的患者,久坐伏案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痛麻胀之感,有2例患者出现椎体滑脱现象,但是患者休息之后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

3 讨论

在中老年中,颈肩综合征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在中医的研究理论中,也称之为肩背痛、脊肩痛,T1-2椎与C4-7椎是颈肩综合征的高发区,与其他类型的疾病相比,该疾病的病变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5]。

颈肩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椎管狭窄、椎间孔变窄、椎间隙变窄、韧带增厚、椎间小关节错位、附件增生、继发椎体边缘、椎体失稳、颈胸椎间盘退变等问题,导致患者颈肩的交感神经根、运动神经根等同时受到伤害,出现这一问题之后,会导致患者的颈肩部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痉挛的状态,长此以往,会导致其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组织水肿及局部炎性代谢物堆积等现象,严重时会就会导致肩关节粘连等病变,导致患者出现颈肩功能受限。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多种多样,大多是由于患者感受风寒湿邪、慢性劳损、长期从事伏案或者是低头工作,由于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不同患者的轻重程度也具有较大差异,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将中医正骨手法应用于颈肩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适应性较强,例如:在俯卧冲压治疗方法中,去患者俯卧位将患者的头悬于床边,能够有效的借助于头部的重力作用,起到一个自然牵引的作用,其颈肩部肌肉放松起来更加的容易,对于后续的骨定位工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经胸椎小关节错位的矫正治疗中,有利于患者的骨关节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序列,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椎管中的内压值,使得患者神经根所受到的挤压现象有效消除,并且能够通过调节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效提升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患者的组织水肿吸收及局部堆积的炎性代谢产物的排出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有效消除患者的疼痛,对于患者病变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与损伤组织的恢复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最终实现活血祛瘀、整复的目标。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颈肩综合症患者来说,若能够及早的发现,患者的病程比较短,治疗起来就会比较容易,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比较高,但是若早期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病程比较长,症状比较重,治疗起来难度就会比较大,难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尽早为患者开展相应的治疗非常的必要[6]。并且在为患者开展正骨手法治疗的时,一定是要在为患者开展CT检查或者是X线检查之后,对患者的病情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开展,并要在治疗过程中,控制好手法力度,保证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通过为患者开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6.67%,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综上所述,为中医正骨手法为颈肩综合征患者开展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1]陈红亮.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8(15):617-618.

[2]杜海峡,贾江波.中医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10):312-313.

[3]王辉昊,詹红生,张明才,陈博,郭凯.手法治疗颈椎病意外事件分析与预防策略思考[J].中国骨伤,2012,19(7):891-892.

[4]蒋宗菊.近5年颈椎病中医外治法概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4(23):235-236.

[5]李元祥,余红超,王瑞哲.中医正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颈心综合征45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11(8):90-92.

[6]黄开云,王应江,王林.正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11,12(15):618-619.

R274

B

1004-7115(2015)10-1182-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10.039

张朝仁(1951—),男,四川成都人,本科,主要从事中医骨科损伤治疗康复。

2015-7-16)

猜你喜欢

正骨肩部椎体
《天台山道家功夫正骨真传》读评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