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协同教育看日本文学精品课程群的建立

2015-04-03江一帆

时代农机 2015年1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文学史日语

江一帆

(湖北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从协同教育看日本文学精品课程群的建立

江一帆

(湖北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日本文学课程作为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课程,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拟从协同教育理论角度出发,探讨日本文学精品课程群的创建模式,旨在为日益繁盛的日本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提供可行性参考。

协同教育:精品课程群;师资协同;课程协同

1 协同教学与精品课程群

协同学是由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创立的一门系统科学的分支理论。其应用在教育领域为探究在大教育系统中,各系统如何发挥其各自的组织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协同效应”,这是国内外对协同教育理论的普遍认识。

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

而其特征主要为3点:①将教学计划中相互影响、可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的课程的重新规划;②有三门以上性质相关或相近的课程构成的课程集合,他们之间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相互渗透并具有互补性;③课程群应该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要求得系统化的课程群体。通过以上关于论述可以发现,课程群特征中的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具有互补型”、“相互之间合理分工”等特点,与协同效应的“合作、协同、同步、互补”的特点高度一致,可见课程群的内在建设目标本身就与协同教学模式的精髓高度吻合,即都提倡通过最大程度优化教育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而精品课程则通过严格把控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管理等各教学环节,倡导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采用现代教育手段,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论述可以发现协同教学理论与精品课程群的建立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故以协同教学理论为切入点,探讨建立多门课程内在紧密联系联系的精品课程群体系,对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有重要的意义。

2 日本文学课程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指出,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学生除了应具有扎实的日语基本功和较强的日语实践能力外,还要具备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日本社会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故高年级阶段除听、说、读、写、译等专业基本功课程外,还开设了日本文学、日语语言学、日本社会文化等专业知识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宽度。其中,《大纲》将“日本文学”课程的目标设定为: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还要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遗憾的是,现阶段日本文学的教学现状与大纲提出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的认识问题:在进入高年级阶段学习日本文学之前,学生几乎没有接触或阅读过日本的文学作品,对日本文学知识所知甚少,笔者自进入所在高校以来一直教授文学课程,通过和学生的多次交流发现,对日本文学课程抱有大的兴趣的学生不多,而多数学生认为日本文学课程学习的主要意义仅仅在于了解专业八级考试中的文学知识,这表明多数学生对日本文学课程的内涵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其在专业日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就无法按照大纲的要求从历史文化背景、文学鉴赏与批判、人文素质提高等角度去理解和审视日本文学课程。

(2)课时设置和教材问题:在课程设置上,目前高校的日本文学课程多为日本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两门课程,只有少数高校增设了日本文学鉴赏课程,这三门课程均为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程,在本科三年级阶段开设,每周两节,总课时数为32-36节左右。而目前使用的日本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的教材包含的教学信息量都较为庞大,在有限的30多课时里基本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笔者所在高校使用的日本文学史课程教材为李先端编著、日文撰写的《日本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年),该教材总括日本上代、中古、中世、近世、近代和战后文学的主要知识,共设六大章、三十一节,每小节下面分设众多小章节,相对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30多的教学课时量严重不足,这就导致文学课难以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也就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传统的文学教学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往往采用一位教师、一本教材、一种进度、一起指导的方式教学,多媒体、电子版书等现代教学媒介并未得到广泛应用,造成的教学资源的浪费,且师生间缺乏互动与合作,学生的参与意识淡薄,这种被动消极的学习状态,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就让学生更加失去了对日本文学课堂的兴趣。

3 将协同模式应用于精品课程群建设的几项措施

为了解决以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需要以协同教育理论为基础,强化“课程群”和“教学团队”意识,注重课程群各课程和教学团队各教师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利用和优化教学资源,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整合课程资源,建立合理课程群。有必要建立以《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为中心,《日本文学鉴赏》、《近现代中日比较文学》、《日本概况》、《大学语文》、《日本文化》、《日本报刊选读》等课程为辅的课程群。从课程群的各课程自身特点入手,把握课程间的内在知识链接,注意基础阶段知识的巩固和后续知识的延伸补充,建立以《日本概况》、《日本报刊选读》为先修课程、《日本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化》为同修课程,《日本文学鉴赏》、《近现代中日比较文学》为后续课程的立体课程群体系,注重课程链接,构建合理课程群。

(2)整合师资力量,构建协同型教学团队。选取语言基本功扎实、文艺理论基础深厚、拥有丰富文学知识的教师担任《日本文学史》、《文学作品选读》的教学。目前这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在三年级的第一和第二学期,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对文学史的学习,只停留在文学概念的模糊记忆阶段,未能与文学作品课程形成有效的互动学习。故提倡文学史的学期设置应与文学作品选读同步,即在教材配套,学期相同的基础上,由3-4名教师组成教学团队,进行合理分工和定位,制定统一进度和授课计划,同时对集体备课、教学质量评估、教学信息反馈等进行规范管理。

(3)整合教学资源,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授课的模式,转而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文学课堂内外的讨论与实践,重视师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积极实践任务型教学、问题启发性教学、示范研究型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合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通过开放性的网络,提供给学生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1]王飞.曾劲珧.从协同学视角看英美文学精品课程群的建设[J].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10).

[2]李惠仙.论高校课程群建设[J].江苏高教,2006,(6).

[3]吴金涛.外国文学精品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An Observa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op-quality Courses Group of Japa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JIANG Yi-fan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Hubei 441053,China)

Japanese literature course,as a course for senior grade of Janpanese major,,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Japanese professionals.This paper ,attempted to make a discuss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mode of the topquality courses group of Japa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aimed at providing feasible reference for the gradually flourshing researches on teaching reform modeof Japanese Lterature.

Concordia education∶top-quality courses group;teacher collabration;course collabration

H319.1

A

2095-980X(2015)01-0109-02

2014-12-15

江一帆(1986-),女,湖北襄阳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文学史日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建设问题的探索与思考
高职高专医药卫生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