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病贵 并非是药之过

2015-04-03赵一帆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看病贵药价新药

本刊记者 赵一帆

全国人大代表关彦斌、任武贤谈药品价格

谈到医改和药改,政府、医院、老百姓、医企、社会、新闻媒体各方无不关注药品的价格,认为药价过高是造成看病贵问题的始作俑者,而一些业内人士却连连喊冤,痛陈“唯价格论”已将药品市场环境严重扭曲。究竟应如何理性对待药品价格?看病贵问题症结何在?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关彦斌、任武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研发成本致药价水涨船高

“春节期间,我在美国的一个医生朋友帮我从当地带回来了两盒治疗丙肝的药物,每盒28 粒,价格是5 万美元,也就是1 粒药接近2000 美金,这就是在美国刚刚问世,治疗丙肝疗效非常确切的药物Sovaldi(译名:索非布韦)。”

关彦斌说道:“Sovaldi 问世之后,美国的老百姓觉得价格太高了,并且集体反映到了国会。国会经过讨论辩论,还是坚定地支持了医药企业的定价。其理由正是因为新药研发成本极高,风险极大。探索一个新药,投资动辄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人们只看到了药品的用料成本,却不知一个新药背后投入的研发费用,如果不支持医药企业这种创新,试问谁还敢于做这种高风险的投入。”在关彦斌看来,国内的药企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表示,国家希望民族医药工业跟上世界的步伐,就必须在价格上去扶持,给予一定的自由度,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对所有的药物都用一个价格的尺度去招标去限价,最后只能寒了新药研发企业的心。

多数急症用药未纳入医保

任武贤代表也从另一个侧面道出了药价过高的原因:“与国际相比,我国医保的药品目录只占到了国际水平的50%,造成很多患者因病情特殊等原因用不到医保的药;医保中,创新药物只占到了发达国家的51%,这样使我们制药企业在研发创新药的积极性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创新药进入医保的时间长,难度大,致使虽然看病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的缓解,但是看病贵的问题仍存在。”任武贤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字:目前,个人支付医疗费的比例占到医疗费的35%,而发达国家平均个人支付只占到总费用的12%。前段时间,因抗肿瘤药没有进入医保,好多患者就找人从印度代购药品,这些现象就说明了一些创新药是治疗某些疾病的急需药品,新药获批之后却进不了医保目录,患者只得自掏腰包,造成因病致穷,形成了看病贵的社会共识。

为此,任武贤建议,尽快更新下一版医保药品目录,将2 ~3 年作为医保药品目录的更新周期;增加目录内品种数量,扩大覆盖范围,最大限度减少患者药费负担,特别是急症自费用药负担;增加创新药品纳入医保药品目录的比重,调动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促进医药产业良性发展。

便宜没好药与好药不便宜

针对药价问题,关彦斌还特别以中药为例,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药品质量是由药材质量决定的,而我国目前的药材质量应该说是差异性特别大,中药药材的不同产地、采摘的不同季节、入药的不同部位决定了药材质量千差万别,价格也是非常悬殊。选用什么样的药材入药就决定了药品的质量,如果我们都是用招标的方式,用一个价格去衡量所有的药品,试问谁还会选贵的药材,选好的药材,选最适合的季节、最适合的部位来入药呢?那么在客观上就限制了药品质量的提升,束缚了民族医药工业的发展。老百姓吃便宜药,但不治病,或者疗效很不显著,就不得不反复大量购买,这样算下来,花了同样甚至更多的钱却没治好病,又增加了病程。“药品是特殊商品,一切确有疗效的药,价格虽高,但是高有高的道理。对于消费者来说,只有疗效好才是硬道理,所以我支持企业用优质的材料生产优质的产品。优质优价,药到病除,岂不更好?”关彦斌说道。

“此外,药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标准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价格作为唯一衡量标准,那样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中药的检测标准分为定量检测、定性检测和不检测,药品的组方分君臣佐使,有的药是按照定量检测的,有的药是按照定性检测的,有的药是不检测的,如果用价格限制死了,那么生产企业从成本考虑,在定量部分和定性部分点到为止,这种导向使药品的质量无法保证,又回到了便宜药不治病,好药不便宜的矛盾中。

全面市场化可破药价难题

当被问及破解药价虚高的对策时,关彦斌认为,只有通过鼓励竞争,以市场化的手段,才能解决药价高的问题。正如我国的OTC 药品价格越卖越低,而医院的药价却越来越高,因为前者是消费者作主,市场作主。任武贤则干脆地提出了取消药品招标,只提供药品检验数据报告的建议。

猜你喜欢

看病贵药价新药
集采药价“痩身” 护航患者“钱袋子”
药价谈判敲定第一单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药价机制:重建≠放开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对策
鲁先平:一个新药的14年
新药来自何方
欧盟国家的药价是如何形成的?
“看病贵”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式
两部委拟鼓励新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