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2015-04-03吴玉梅
吴 玉 梅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高州师范学院社科系,广东 高州 525200)
儒家“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吴 玉 梅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高州师范学院社科系,广东 高州 525200)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民本思想讲究“天人合一”、“辞让之心”、“和而不同”,通过实现异中求同,以创造和谐的社会关系。儒家思想中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作为治国安邦的核心理念,将安抚民众作为推进国家稳定发展的根本问题来思考,引导国家的统治者着力于民生问题的研究。本文侧重于探讨儒家“民本”思想,从当代社会发展角度对“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进行分析。
儒家思想;“民本”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德施民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治理国家的主要指导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中的 “民本”思想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自古至今都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辉。儒家“民本”思想认为,无论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相互之间博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横空出世,中国的伟大复兴梦要得以实现,就要将儒家的“民本”思想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关注民生、体察民情、稳定社会,并从中国社会实践特点出发,将创新思想注入到儒家“民本”思想当中。不仅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而且还使这一思想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并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以指导社会政治发展方向,发挥控制社会秩序的作用[1]。这就意味着,儒家的“民本”思想要得以灵活运用,就要突破理论思考研究,更为注重思想的时代性、现实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以使“民本”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更具有现实意义。
一、儒家“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的统治者与百姓之间都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关系,这一矛盾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主导着历代皇朝的演变更替,决定着国家的兴衰。不少君主正是忽视或主要是由于没有肯定“民”在社会稳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王朝走向灭亡。在儒家“民本”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包括“天人合一” 、“和合”以及“君子和而不同”。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文化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汉代的哲学思想家董仲舒将“天人合一”思想系统化,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以其为思想主旨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随之建立起来。“天人合一”,就是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也被称为“天人和谐”。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面对的社会性问题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问题。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所建立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就是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要清醒地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
(二)儒家“和合”思想的文化内涵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的“和合”思想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春秋时期的《管子》中,就有提到“和合”思想,阐明“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虽然“和合”思想并不是儒家独创,但是其中所渗透的人生价值观使得儒家“民本”思想更具有代表意义,并且使得“和合”思想也逐渐地在社会政治观中体现出来[3]。儒家的“治国、平天下”思想中,讲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因此要“以天下为己任”,由此而通过激发民众的道德意识,使民众发挥进取精神,以促进社会和谐。
(三)儒家“君子和而不同”思想的文化内涵
《论语·子路》中记录有孔子“君子和而不同”[4]思想。孔子对于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基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立而提出的基本思路。该思想主要认为,人类社会是动态发展的,人的思想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自然不是千篇一律的。基于此,孔子提出了“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要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用武力是不恰当的,而是要采用教化抚绥的方式,因此表达了“既来之则安之”的思想。“和而不同”思想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价值观,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通过尊重他人,达到彼此尊重,以求共同发展。
二、儒家“民本”思想的政治意义
儒家“民本”思想主要强调以民为本,要求君与民之间要建立起相互制约的关系,君王要采取“仁政”、“德治”的治国方略,通过确保人民安居乐业,获得民众的拥护;从民众的利益出发实施国家管理,才能够维护社会稳定。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提出“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之立王,以为民也。”这是对其“民本”思想的阐述,即是要对人民的地位以尊重和认可,才能够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得以确立[5]。至此,中国的儒家思想中对于“民本”思想的强调,都会倾向于政治教育。要做到“民本”,从政治角度出发,就要更为突出“本”所发挥的作用,即秉持对王权的认可,那么在儒家思想中所谓的“民本”,事实上就是对统治阶级的维护,因此而形成了“大一统”思想和“官本位”思想。
在封建社会,“民本”思想的内在逻辑是围绕着王权的统治地位而展开的,使得“民本”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但“民本”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髓,统治者可以明智地认识到人民力量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将提升人民的地位成为治国之本。“民本”思想的指导作用在于,可以调节统治阶级与民众之间的阶级矛盾,维护社会和谐、持续、稳定地发展。“民本”思想的政治积极意义,使得其在中国社会历史中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政治发展的价值观念。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从儒家“民本”思想到“以人为本”
儒家“民本”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调和社会矛盾,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上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营造安定、和睦的社会环境。儒家思想认为,要爱民,要以民为本,使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始终坚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给人民营造一个安定、和睦的社会环境。
第二,经济上锐意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营造国富民强的盛世气象。为了发展经济,历代执政者都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发展交通和贸易,使商业空前繁荣起来。历史上,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等都是很好的历史见证。
第三,文化上兼容并蓄,教化民众,促进民族融合,营造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儒家“民本”思想在对待不同思想文化上,做到“兼容并蓄”,为我所用。同时,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中大力推广汉文化,使人们遵守社会伦理道德,改革社会陋习。推行“学而优则仕”制度,确立知识的价值观,主张不论民族,不拘一格录用贤才。加上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通婚,更是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团结。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和谐”思想上。从儒家思想的角度出发,人都具有“辞让之心”和“恻隐之心”,要促进社会和谐,可以通过教化的方式,激励民众提高个人修养,以实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和谐。人们的个人修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反省,以约束自我行为;同时,还要懂得“安身立命”的重要方法,避免独善其身、自欺欺人。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渊源,突出体现了原始民主制色彩。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技术普及的知识经济时代,“民本”思想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并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有所演变,与时俱进地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以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管理。
所谓以人为本,简单地说就是: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从哲学角度看,以人为本是一种关系概念,它内在地包含着四层基本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理解了这四层关系,才能完整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
第一,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保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对同时代的人来讲,当代中国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人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应保持生态环境具有良性的循环能力,如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建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生活方式等。
第二,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要使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积极为劳动者提供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人是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因此,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使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又是一切活动的手段。因而,以人为本又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依靠人,要求人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首先要创造成果,人要凭其能力为社会多做贡献。
第三,在人和人的关系上,就是强调公正,不断实现人们之间的和谐发展,既要尊重贫困群体的基本需求、合法权益和独立人格;也要尊重精英群体的能力和贡献,为他们进一步创业提供良好的人际环境。
第四,在人和组织的关系上,就是各级组织既要注重解放人和开发人,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机会与舞台、政策与规则、管理与服务,又要努力做到使人们各得其所。当人凭其能力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他就必然要求社会给予应有的回报。这种回报是对人的能力和贡献的尊重和肯定,同样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由此,社会应尽力让每个人能各得其所,对每个人的能力和贡献给予应有的尊重。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要强化社会管理,就要以儒家的“民本”思想为基本前提,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同时,中国迈进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阶段,要不断地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运用“民本”思想,体现人文关怀,通过社会管理资源的优化整合,使社会的协同性提高,以推进社会主义从科学走向现实。
(二)从儒家“民本”思想到“执政为民”
儒家“民本”思想对后人影响至深,历代贤明的君主都以此为执政的根本。爱民则国安,苛民则政危。唐太宗李世民云:“民如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此警示子孙后人,执政以爱民为本。而中国共产党则将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为“执政为民”思想,毛泽东主席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邓小平主席讲:“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江泽民总书记讲:“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胡锦涛总书记讲:“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从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央历代领导人都将人民摆在重要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
执政为民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确立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来自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贯彻“执政为民”的理念,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第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将人民群众利益摆在首位,都要紧紧团结依靠群众,这是取信于民的关键,也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必要条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才可以避免走弯路,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否则,将一事无成。
第二,深入基层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与百姓打成一片。党政干部深入基层,融入百姓生活,通过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体验生活,才能够真正理解百姓的难、生活的苦,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第三,通过为民办实事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的信任和认可。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逐步将重心向民生转轨,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切切实实为百姓解决一些困难和实际问题,譬如:事关百姓生产、生活的养老、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得民心,人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儒家“民本”思想作为政治体制的指导思想,为了使政治体制符合民意,就要根据需要对思想内涵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发挥其安抚民众、稳定社会的作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就重点提出了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的重要性。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要使该思想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在思想中注入时代元素,以维持老百姓的温饱,安定老百姓的生活。中国共产党正是从时代需求的角度出发,在“民本”思想中更为强调民众的意志,将“民本”思想发展为执政为民,以此作为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最高标准,以使儒家“民本”思想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7]。
以中国的“三农问题”为例。只有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够促进农村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命脉,主要解决的是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如果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就无法健全农民保障问题,就必然导致农村的各项政策难以落实。从“执政为民”的角度出发,可以基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使得儒家“民本”思想更好地得以丰富和发展。
(三)从儒家“民本”思想到“以德施民”
在治国方面,儒家学派提出了“以德王天下”的主张。倡导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8]。孟子指出“以力服人”是“霸道”;“以德服人”是“王道”。孟子的“尊王贱霸”的主张,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要以德治民,先决条件是领袖本身有德,凡事以身作则。对部众、人民要讲诚信,不能用欺诈,如果欺骗了人民,还自鸣得意,就更甚于失信于民,最后使人民对领袖离心离德,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9]。因此,统治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些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的“民本”思想实现了核心思想的转变,对于儒家“民本”思想理论创新之处就在于,建立了人人平等基础上的“以德施民”[10]理念。
近些年来,社会保障问题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得以解决,可谓是“以德施民”的代表。但是,从农村发展实际的角度出发,农村的社会保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根据社会实际不断地完善。基于“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的原则,要打破传统“民本”思想中所蕴含的“官本位”思想,就要在民本思想中注入道德教育,做到“以德施民”。“以德施民”要求社会要逐步向服务型转化,真正意义地实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使得公务员言行一致,并端正服务态度,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随着农业政策的不断完善,要使得各项政策有效实施,就要根据中国农村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做好农村实地考察工作,以做到务实勤奋、廉洁奉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民本”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强调了人民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儒家思想中,“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意义上,作为封建时期调和统治阶级与民众之间矛盾的工具,这一思想延续至今,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人类历史是社会的历史,社会的发展不断促进思想理论的创新,使得儒家“民本”思想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其思想内核中,不仅强调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强调国家的兴旺发达。中国共产党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儒家“民本”思想的指导下,努力实践“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提高广大民众的凝聚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马玉珍.儒家民本思想对当今社会三个主体元素的渗透[J].语文教学通讯,2013,34(5):86-88.
[2]王晓琳.浅析儒家民本思想及其对当今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1(9):190-191.
[3]林红.论传统民本的两个面向:德化之道与统治之策[J].江汉学术,2014,33(5):76-82.
[4]The Mind of Mencius:Political Economy Founded Upon Moral Philosophy [M].Taylor andFrancis,2012:66-68.
[5]王荟荃.科学发展观下对儒家民本思想的当代审视[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11):70-71.
[6]姜锡润,王玉梅.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思想的特征[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年刊),2010(2):305-306.
[7]刘笑菊.从儒家民本思想的两重性看中国的制度设计[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3-36.
[8]李伟哲.“仁爱”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68.
[9]王岳森.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及对后世的影响[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5.
[10]Confucianism as a World Religion:Contested Histories and ContemporaryRealities [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2:120-121.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Confucian “People” Thought
WU Yu-mei
(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Gaozhou Normal College of Guangdong Petrochemical Institute,Gaozhou 525200,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nfucianism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particular the Confucianism’s people-oriented idea, such as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sense of modesty and yielding”, “harmonious but different”, which aim at seeking similarities rom differences to create harmonious society. Confucianism establishes the idea that “Peopl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the country will be safe if the foundation is firmed” as its core for administrating a country. And it regards pacifying the people a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in promoting the peac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leading the administrators to focus on the problems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fucian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of the value of the ti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social development.
confucianism; “people-oriented” ideology; people oriented; governing for person; moral education
2095-0365(2015)03-0067-05
2015-03-25
吴玉梅(1973-)女,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教育与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关系研究”(2013GSKT07)。
A
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5.03.13
本文信息:吴玉梅.儒家“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