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2015-04-02喻喜志
喻喜志
武穴市石佛寺镇中心学校始终坚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的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强化农村教育基础,励精图治打造中小学校亮点,积极探索农村中小学创建特色学校,切实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竞争力,把好学校办在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明确方向,理清思路。学校和校长要有变革的意识和理念,要有担当的勇气和办法;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仅关注分数,还应该关注分数怎么来,更应该关注分数之外的学生终身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深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真正办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要寻求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把握住前进的方向,弄清楚追求的梦想,想明白基本的定位,研究出发展的思路。要综合分析自身的优势、弱势、机会和困境,学会扬长避短,放大优势,回避短项;学会取长补短,彰显优势,带动弱项。
统筹设计,整体构思。石佛寺镇中心学校结合实际,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创特色,建立“基础+特色”的评价体系,让特色创建融入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努力形成学校自身传统,构建特色办学的模式。一是责任驱动。领导成员勇于担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把日常教育教学、安全工作的责任和任务分解到具体岗位,细化到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奖优罚劣,优劳优酬。二是制度规范。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始终处于高效高位的运行状态。三是理念引领。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健康为要”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开展“读好书,写好字,健好身,育好人”活动,达到培养学生“五个一”(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生好体质,一副好心态,一门好才艺)的基本目标。要让学校有魅力、教师有活力、学生有潜力,学校的发展愿景必须上升到文化层面,要促进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趋向一致,使学校的环境、制度、行为、精神文化相得益彰,内涵发展,建设人文校园。
突出重点,尝试突破。一是弘扬传统文化,创建书香校园。以“经典诵读”和“书法教育”为主要抓手,形成“一日三餐”(晨读经典、午间习字、晚上省身)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学校坚持开展诵读比赛、书画展评活动,通过“天天读、周周展、月月评、期期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二是坚持课题引领,创建快乐校园。大力普及中小学生艺术教育活动,尝试设置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艺术教育课程。设立“兴趣活动菜单”,成立学生社团,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参加活动。三是优化育人环境,创建文化校园。精心布局校园环境文化,精心设计校园楼道文化、橱窗文化、墙体文化、班级文化、景点文化,用心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丰厚学校的文化底蕴。
创新发展模式。学校围绕特色化发展,明晰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彰显学校人文特色和育人品位的校园文化。坚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撑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发展,突出“四个一”(即凝聚个人智慧,发挥一个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实施青蓝工程,培育一个创新团队;推进课题研究,支撑一个优势学科;构建竞争机制,带动一个特色年级)发展模式。
设立特色项目。完善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办法,建立学生和教师年度发展性评价机制。在明确农村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基本保障、基础内容落实的合格层面上,进行必须达标内容考核,克服“假、大、空”的评价方式;同时设立特色发展项目,如课程设置特色、教师成长特色、学生特长特色、规范管理特色、文化构建特色等。
优化教师能力。修炼专业道德,让爱心与责任永驻心间;修炼专业态度,让专一与执着伴随人生;修炼专业思想,让民主与平等一路同行;修炼专业情意,让激情与理智水乳交融;修炼专业能力,让教书与育人游刃有余;修炼专业精神,让科学与人文照亮前程。通过立德树人、言传身教,使教师践行以生为本的人文性教育思想,锤炼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育人团队。
(作者单位:武穴市石佛寺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