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个性化课程是我永恒的目标
2015-04-02张弢
张弢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国务院为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至2013年,第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全国在园幼儿增加了918万人,相当于过去十年增量的总和,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国家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提升至教育发展战略的高度,学前教育改革终于从文本走向了行动。而发展学前教育的关键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国家投入专项资金启动了“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这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我的教育生活与三年行动计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不仅参加了“国培计划”,也有幸将自己的教育经验在“国培”中与同行们进行交流。在不断学习与反思背后,我深刻认识到,三年行动计划正悄然改变着我实施课程的方式,提升着课程实施的质量。
一是澄清课程实施的基本观念。幼儿园课程应该回归儿童生活世界,承认并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现实需要。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我往往忽略儿童的生活经验,总是根据教师的意愿、家长的意愿制定课程计划,有的课程儿童毫无兴趣,有的课程甚至与儿童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因此教学效果不佳。只有通过幼儿的生活来实施的课程,才能让幼儿觉得亲切、激发幼儿的兴趣。因此,幼儿课程回归生活,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在课程理念上做到以儿童为中心。结合这样的思考,我们对“家乡多么美”这一主题活动中的内容进行修订与充实,最终形成了“好个重庆城”的主题活动,将课程内容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联,让幼儿在“食在有趣”“山城之美”“乡音浓浓”等次级主题活动中感受家乡的文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是完善课程实施的方式。在几年的学习之中,我接触到诸多成熟优秀的幼儿课程模式。从瑞吉欧教育模式到HighScope课程体系,从光谱课程到主题活动课程,每一种课程模式都带给我新的思考,我尝试将这些课程中可以借鉴的方法运用在自己实施课程的过程之中。综合几种优秀的课程模式不难发现,每一种课程都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经验,采用了主题网络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丰富幼儿的经验,建构较为完整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环保主题活动“青青草的心语”中,我借鉴了瑞吉欧教育模式中方案教学的方法,把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孩子们自己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图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最终以主题画展的形式宣传环保,让每个孩子心中都埋下一颗爱护环境的种子。
三是以教育生态学为立足点充分挖掘利用课程资源。儿童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不是与社会隔离的,也不是只在幼教机构中进行的。我们必须以生态学的视野重新审视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多个要素,家长、社区作为课程资源应当予以重视和利用。在国培学习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谈到了这一点。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我开始挖掘资源,让家长参与到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之中。班级先后开启了“故事家长”“家长义教”系列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教学活动,让医生妈妈讲解疾病预防的小知识,让交警爸爸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交通安全规则,家长委员会也充分发挥作用,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
回首第一期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它给我的教育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性,也让我能够走进高校,将自己的教育经验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2014年11月,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也颁布实施,提高教育质量成为了此次行动计划的四大任务之一。在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加强区域教研和园本教研的时代背景下,三年行动计划给了我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未来三年,我将紧跟时代潮流,在加强教研学习的洪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深入教育教学现场观察和尝试,梳理反思形成文本化成果,与更多的同行进行交流,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幼教同行行动起来,共同描绘幼教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