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学校发展的误区

2015-04-02束玉良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数校长学校

束玉良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在社会发展尚未完善的转型时期,不健全的商品社会的逐利本性深刻地冲击着教育的发展。刚刚辞别计划经济的中国教育,在没完全消除计划经济体制政治意识导向的同时,又沾染上市场经济功利主义、工具主义的恶习,学校的发展面临着人道困境、理性困境、公正困境、尊严困境等一系列伦理困境,教育乱象丛生。

一、重心上,硬件关注多,内涵提升少

本世纪以来,由于政府重视的力度不断加大,绝大多数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基本解决了硬件制约的问题。然而,不少学校仍然把学校发展的精力放在硬件改善和规模扩展上,把硬件设施的更新和规模的扩张看成是学校发展的显性指标,迁址新建、推倒重建、奢华装饰成风,动辄花费大量资金,学校日趋宾馆化、贵族化、奢侈化,奢华的设备设施成了学校向来宾津津乐道地展示资本,而对设备设施的使用情况、价值发挥情况、促进内涵提升的情况等则是语焉不详。同时,热衷办分校、搞集团、扩规模,不管管理力量是否充足,师资队伍是否合格,一个年级规模动辄几十甚至上百个班级,规模过于浩大,校长已经不再是校长,而是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一所学校里面总校长、分校长、执行校长一大堆,学校变成了集团化企业式的多层级的金字塔管理,校长很难再有时间和精力深入课堂,深入一线,以至于校长好几年后还不能认全所有的教师,更不要说熟悉大部分学生了。硬件的更新和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这不应成为教育、校长的核心追求。在硬件不断完善、规模不断扩大之际,学校的教育效益、教师队伍、学生素养、办学特色、学校文化等核心的价值并未得到同步的提升,一流的硬件并未带来一流的品质,相反,出现了办学本真的严重背离。

二、路径上,经验沿袭多,机制创新少

学校发展应该是一个扬弃和创生的过程。学校的发展既要不割裂历史,不做推倒重来的“革命者”,继承优良的发展传统,更要构建创生的机制,不断迈向新的层次。但是纵观现在的学校,不少校长要么是致力于“推倒重来”的“革新”,要么是一味沿袭他人的做法,没有自我特质的创新和发展。学校管理过度依赖于经历和经验,凭经验管理、凭感觉决策、凭习惯运作,管理和发展上的经验主义色彩浓厚。经验管理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是盲目追风,面对新的经验、新的做法、新的理念,不作科学细致的分析,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不加取舍和改进,全盘拿来,生搬硬套,热衷于复制。所谓经验管理,就是管理者以自己或自身群体积累的知识、经验,作为管理实践活动的指南。经验管理具有有效性和局限性的双重性,在社会变革和教育发展较为缓慢的情况下,其有效性的一面较为突出,而当社会发展迅速的时候,其局限性就会充分地暴露出来。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个学校也都有独特的特性,复制永远只能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有一句名言:“找到属于自己的句子。”借鉴到学校教育中来,即校长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很多学校管理停留在经验管理层面的原因虽然很多,但究其核心原因是校长的自主发展意识尚未唤醒,未能形成学校发展文化的自觉,战略谋划能力不足,学校发展缺少战略规划和设计,更没有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创生机制,未能培育起自我诊断、自我修正、自我跃升的创新文化。高品质的学校管理,应该在构建完整的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向文化管理迈进。文化管理的本质是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愿景的管理,其核心是建构创生的机制,蕴育创生的文化。

三、动力上,行政推动多,自主发展少

学校的发展过度依赖行政的推动,习惯于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把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和各项事务,当成学校工作的核心任务,一切唯上级马首是瞻,忽视了教育的复杂性、综合性、长远性和隐含性。行政化色彩浓厚,层级管理成为学校管理的唯一架构,过度依赖校长的行政权力,把约束性、控制性制度和经济手段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手段,忽视激发师生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价值的引领虚位,人生目标的确立弱化,未能形成崇高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有效调动师生的自主发展,不善于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未能有效地化校长的办学思想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四、取向上,急功近利多,长远着眼少

由于不当的政绩观、利益观作祟,学校发展乱象丛生。一是着眼人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的育人目标异化为分数和升学率的功利目标。分数崇拜的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教育一切围绕分数、为了分数,把升学率当作评判学校工作的唯一标准,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依据。在考核上只重结果,不看过程,不去剖析和关注分数来源的途径,不惜以牺牲师生的身心健康作为获取高分的代价。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具有一个基本的觉悟,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以牺牲师生身心健康为代价来换取一个好分数、好升学、好老师、好学校名称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二是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异化为家长个体满意的教育。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它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意志,关涉到民族发展和崛起的长远利益。教育的目的存在着一个长期的利益博弈,正如康德在《论教育》里所说的:“父母通常关心的,只是子女在俗世的飞黄腾达;君主看待臣民时,无非视为达到他们自己意图的工具。父母关心的是家庭,统治者关心的是国家。而这都不以普遍的善和完美作为自己的宗旨,而人的命运却应该致力于这一宗旨,人也有这种向往的禀性。”教育之于家长、国家、学生三者之间的目的诉求,都应该得到合理的回应。学校对家长的现实需求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家长的要求也需要引导;国家的利益必须维护,它代表着教育的阶级属性;学生生命个体的完善和发展也必须纳入到学校的价值追求体系。三者利益的合理分配才是高品质教育的必然追求。但是现实中,不少学校打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口号,实行的是迎合家长个体的眼前利益需求的、分数至上的教育,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日趋边缘化、空洞化,在这样的价值追求的驱使下,学生、教师都异化成了获取分数、获取狭隘的政绩的工具,“人”正在被教育、被学校遗忘。

三是把名校异化为“热校”。名校是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和先进的教育价值追求的学校。名校之所以拥有美名,拥有广泛的敬仰与向往,不是因为它的巨大规模、优美设施、耀眼成果,更不是因为它有较高的升学率、培养出了几个考试的胜利者——高考状元,而在于它漫长的历史里,始终积极生长,且这种生长不只是物质的、显性的、应时的,更是精神的、文化的、整体的,自觉的、持续的和优势的积极生长。目前,我们的社会和教育内部把所谓的“热校”等同于“名校”,是对名校的一种曲解甚至是一种羞辱。现今一些所谓的热校,依托不平等的政策,垄断优质教育资源,借所谓的市场化竞争之名,行“抢生源”、“挖墙脚”、“傍大款”之实,漠视每个学生都应该具有平等地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排斥弱势学生,导致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阶层固化,弱势阶层子女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比例日益降低;漠视每所学校都应该办好的基本要求,利用垄断的优质资源和政策优势,抢挖薄弱学校原本就稀少的优质师资,导致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漠视平等对大每一个家长的基本价值取向,热衷与要人、富人、名人拉关系,弱势家长的诉求很难真正得到回应。公平公正是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之一。公平公正的关键在于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无论富裕的还是贫穷的、健全的还是残缺的、聪明的还是愚钝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同样的呵护和善待。而这不仅仅关乎到每个孩子的教育公平,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教育的不公平不仅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更严重的是它有极大的可能造就以不公平的眼光看待社会,以及以更不公平的手段处理未来社会问题的一代人。这不仅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更可能给未来社会埋下极大的隐患,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这应当引起每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校长的高度关注。

(责任编辑 刘 颖)

猜你喜欢

分数校长学校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