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朱棋路西部地区控规方案探讨

2015-04-02王晓辉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年9期
关键词:规划区体育中心用地

王晓辉

摘要:朱棋路西部地区是集居住、产业、体育、商业、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片区,是大连市“西拓北进”发展的重要承接地,是大连市城市门户形象区,其依托体育中心、南关岭火车站及机场北部居住区,以达到共同建设、同步发展。文章对大连市朱棋路西部地区控规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连市;控规方案;综合性城市片区;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城市景观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9-0011-03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0762

1 概况

1.1 区位位置

规划区东部是市体育中心、南关岭火车站,南部是机场北部居住区,西部是夏家河旅游度假区,北部是土羊高速公路。距南关岭火车站6公里,周水子国际机场5公里,青泥洼桥商圈15公里。

1.2 制约因素

铁路与城市干道:旅顺铁路支线将规划用地分割为南北两个部分,不利于南北向交通的联系。朱棋路、姚砬路及张前路是城市主干路,是周围地区和城镇进入大连的主要通道,这些道路承担包括载重车辆在内的大量运输任务,产生的噪音影响邻近的用地。

机场净空:大连市周水子国际机场净空要求对规划区建设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区内南侧局部地区位于机场内水平面净空控制范围内,建筑高度均应满足机场净空要求。

2 建设现状

2.1 用地

规划区用地属于甘井子区革镇堡镇。现状用地以居住、仓储、工业用地为主,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革,旅顺铁路支线南北两侧,建筑以低层的农民住宅为主。镇政府东南侧居住小区、槐屹街小区、前革小区为多层居住小区,分布在张前路两侧,建筑质量较好。现状的工业、仓储在区内分布呈“大、散、乱”的格局,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影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2.2 景观

基地内自然景观较差,环境污染较严重,但规划区东部有开阔的体育公园,西、南、北部为林木遍布、山峰层峦起伏的自然山体,自然条件优越,区域特色明显,为本区的环境改造及设计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2.3 道路

基地内由于自然地形及历史形成的原因,主要道路有张前路、土革路。其中张前路的路况较好,在规划区的西南部穿过,向西通往营城子,向南通往红旗镇,是城市的交通干道。土革路是唯一一条联系南北地块的道路,是从革镇堡通往金州的主要道路。

3 规划构思

3.1 生态环境

从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出发,确定规划区合理的发展性质和发展规模,加强城市的绿地建设,保护和利用好城市的现状水系、生态走廊及山体格局,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形成有机的联系,创造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3.2 用地布局

处理好规划区与体育中心的关系,既要考虑城市历史的延续性,又要突出规划区的时代特征,同时根据不同地块的自然特点,创造各异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布局形态,使之成为大连市未来北部城区风貌的代表,并为城市的远景发展预留一定用地空间。

3.3 道路系统

规划区紧邻老城区,且与体育中心仅一路之隔,规划需疏导好体育中心方向的大量交通流,形成通畅、安全、快速和便捷的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和城市道路系统,合理布局各类静态交通和交通服务设施。

3.4 基础设施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市政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和完善居住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

3.5 开发时序

本次规划用地约12平方公里,规划实施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规划中考虑好分期实施的要求,采用科学的规划布局手法,合理安排搬迁区,尽量减少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协调好搬迁区景观与城市风貌的关系,使规划区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体现出良好的城市风貌。

4 用地规划

4.1 用地结构规划

规划区由现代产业用地、居住用地、发展备用地三大功能区组成。整个规划区用地划分为三大片区,通过主次干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并与周边自然地貌有机融合,形成清晰的规划结构。

4.2 现代产业用地规划

大连市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为发展高新技术等现代化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目前基本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为了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层次,随着大连市体育中心选址的确定,朱棋路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确定为以体育产业为主,以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辅的结构形式。产业用地主要位于铁路旅顺支线以北,以无污染的一类工业用地为主,以组团式布局为主,采取绿化隔离,形成不同规模的四个产业组团,并结合革镇堡火车站考虑适当的物流用地,形成完善的现代产业区域,以利于朱棋路地区的发展。

产业组团一:以体育服装加工业为主,由于距夏家河子旅游区较近,可相应发展一部分旅游产业。

产业组团二:紧邻体育中心西侧服务区,以体育用品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配合体育中心多元化发展。

产业组团三:靠近生活区,重点发展体育服装加工业。

产业组团四: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以创意产业为主导。

4.3 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革镇堡现状居住区范围内,铁路旅顺支线的南部。居住空间为“社区—居住组团”二级结构,即2个社区、14个居住组团。“居住组团”根据幼儿、儿童室外游戏场地在50~150米服务半径之内的理论,确定其用地规模在3~4公顷,每个居住组团规划住户200~300户,均有各自独立的公共活动空间,可以增进居民的交往,加强居住空间的邻里感。居住组团通过城市绿化带与其他多种职能空间混合布局,真正使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形成多层次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生活方式复合的社区。

二类居住用地是整个规划区内的用地主体,以多层住宅为主,同时考虑城市建筑景观因素允许建设高层住宅,故高层主要设在城市景观轴线两侧。居住社区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的要求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同时参考我国其他省市的规划标准及大连市的实际情况,对配建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标准和具体内容进行补充和调整,以形成配套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居住区。居住区级规划用地公建主要布置在居住区中部,张前路的两侧。

4.4 公共设施规划

规划结合地铁站点布置了三处较为集中的商业设施用地:一是居住区的商业中心区,主要为居住区配套服务的商业、餐饮、服务设施等。同时结合该商业用地可布置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医疗卫生设施等,体育活动场地结合北侧的公园布置。另外规划了两处现代产业中心,主要为产业区服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等及集中的供销服务设施;二是位于张前路与岭西路的交叉口处;三是位于朱棋路与岭西路的交叉口处,与东侧的体育中心相呼应。

5 道路交通规划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高效顺畅的交通组织至关重要,在做好疏导控制的同时应充分考虑静态交通设施的配备与建设,建立等级明确,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统,确保规划区与城市其他地区之间的便捷联系和本区的可达性,并通过道路组织城市景观系统,塑造城市特有的道路网络。规划区道路系统采用方格网形式,由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组成。规划中基本保持了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路网框架,并根据体育中心的大量车流量、地形等因素的要求,对局部道路的走向进行了调整,与外围的城市干道共同形成5纵4横的干道路网结构。在南北方向交通形成5纵,分别为朱棋路、张前路、土革路、新革四号路、前棋路;在东西方向形成4横,分别为姚砬路、岭西路、体育路、新革三号路。支路与主次干道相间布局,形成300米左右的路网间距。

6 绿地系统及城市景观导引

6.1 绿地系统规划

充分注重内部外部环境的共荣共生,环境与建筑总体布局的有机融合。依循总体构思,规划区绿地系统把外部环境有序引入内部的同时,充分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特征,兼顾功能分区之间的联系和分隔,形成以自然山体为背景,绿轴、绿带、绿点、广场景观等共同构成的点、线、面结合的绿地景观系统,创造一个舒适优美的内部景观环境,为居民营造一个自然生态的生活环境。

结合商业用地及地铁站点规划大型公园3处,根据服务对象和自然地形特点,形成不同主题和风格。朱棋路西侧和姚砬路北侧规划100米的绿化带,为防护景观用地。沿旅顺铁路支线规划绿化带,以密植乔木为主,绿带宽30米,铁路与建筑物最小距离不小于50米。沿城市主干道两侧布置20米宽的绿化带,配合绿化种植,营造出美好的步行活动空间。

6.2 城市景观导引

轮廓线:整个规划区形成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轮廓。较高的建筑群集中在商业用地,主要位于规划区的中部,保证城市景观轴线的通透,并以高层建筑突出中心形象,在空间构图及多视角轮廓线的形成上,均可达到较为清晰满意的效果。

标志性建筑:结合城市景观需要,本次规划中标志性建筑主要分布于商业区,丰富城市轮廓线的同时突出中心风貌。标志性建筑作为重点精心设计,并注意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协调。

城市重要景观节点:结合城市景观需要,在主要景观轴即道路两侧和交叉口位置加以重点设计。同时结合城市广场、大型公园和水体系统,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

街道景观:道路通过断面形式、绿化种植以及周边地块建筑围合等条件的变化形成不同风格、具有个性的道路景观。道路侧景要求道路两侧建筑界面有一定的呼应,在特征边界应有明显的提示,同时道路空间的封闭与渗透形成空间序列节奏,通过绿化掩映和广告标识的点缀塑造不同的街道景观。

夜景照明:重点照明分布在规划区中主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和人流集散空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点和区域标志性场所。重点照明区应针对不同的环境整体设计,并且在照明强度、时段以及风格上做出具体个性要求,如商业空间体现丰富多彩,产业空间体现时代感、高科技等。规划区中的各广场以及围合的建筑群为重点照明地段。

建筑形式:要求建筑形式能够体现山水城市风貌。公共建筑要求造型新颖、独特,尤其高层公共建筑,以此构成全市的标志和视觉中心,但不宜太多和太高;住宅建筑根据通风和视觉要求,采取点式与条式自由交错布置,避免格局呆板。

建筑色彩:建筑色彩必须与环境协调,大量性的多层住宅宜采用轻淡色彩,可以采用淡黄色为主的基调,与城市的自然色彩互补,为居民创造舒适的视觉环境;居住区中心建筑宜采用住宅建筑对比比较强烈的色彩,形成居住区的视觉中心;大型公共建筑的裙楼可采用活泼的色彩,丰富街道景观。

7 结语

朱棋路西部地区坚持健康发展战略,注重地区特色与城市特色的整合,合理配置土地和空间资源,兼顾近远期利益,最终实现自我平衡、多元互动的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沛,徐其华.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践[J].规划师,2012,(4).

(责任编辑:周 琼)

猜你喜欢

规划区体育中心用地
某体育中心VIP接待区谐波治理实例分析与探讨
周浦体育中心篮球馆照明设计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城市规划区内涵的演进及其多元化解构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要点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市规划区重叠现象的几个法律关系研究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体育中心赛后利用新思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