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草黑杆病综合防治技术

2015-04-02刘月静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1期
关键词:病原防治技术

刘月静等

摘要 介绍了烟草黑杆病在文山州的分布危害、发病症状及病原,并提出系统的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及药剂防治等,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烟草黑杆病;病原;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1-0155-01

在文山州,习惯称烟草茎、叶黑色腐烂等一类病为黑杆病。此类病害在烟草苗期、大田期均有发生,部分田块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防治难度较大。本文对该病在文山州的分布、危害、症状、病原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综述报道,以供参考。

1 分布危害

烟草黑杆病主要发生在文山州的广南县、麻粟坡县、马关县、文山县、砚山县、丘北县,主要包括由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引起的烟草黑脚病、由青枯雷尔氏菌引起的烟草青枯病,以及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叶茎腐烂病,都属植物病原细菌引起的病害。

2 发病症状与病原

烟草黑脚病:烟苗底部叶片最先感病,出现暗绿色湿腐状,顺叶脉向叶基部扩大,病斑形状不定,周缘明显,叶肉组织软化,腐烂汁液外流,具臭味。茎部感染病菌后,最初在受害部位出现水浸状坏死,病部很快扩大,病组织开始软化、变色、凹陷或起皮,病斑边缘有明显界限。该病主要在苗期的大十字期后开始发病,为害烟苗基部叶片和基部茎。病原菌为胡萝卜果胶杆菌胡萝卜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 sp. Carotovorum)[1]。

烟草青枯病:发病期主要在6月下旬,此时烟草进入旺长期阶段,先在低脚叶尖出现半边失绿症状,晴天干燥时脚叶萎蔫,茎杆及中上部叶片生长正常;进入7月初采烤期后中,下部叶片失绿,茎杆出现黑色条斑,后期全株黄化枯死,切开茎部可见菌脓出现。病原菌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 solanacearum)[2]。

还有一类未定名的黑杆病危害主要发生在苗期和团棵期。发病症状表现为:开始为白色至暗绿色小斑点、湿腐和茎上出现褐色斑点。苗期发病造成死苗,移栽后叶片上产生明显的黄色晕圈,病斑可愈合,与野火病相似,多见烟株下部叶,叶片、茎上产生不规则褐色斑点,严重时可造成烟草全株死亡。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3]。

3 防治技术

烟草黑杆病是一类防治困难的细菌性病害,生产上必需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系统做好综合防控工作。

3.1 农业防治

一是严格按照烟草的育苗规程做好各环境消毒、预防工作;二是大田移栽做好深耕晒垡工作,以降低田间病原基数,提高土壤温度;三是有条件的撒施生石灰1 500~2 250 kg/hm2和腐熟农家肥15 t/hm2,移栽后20~30 d用生石灰水20倍液灌根,每株用量500 mL;四是历年发病田块可以适时早栽,使叶片成熟期避开青枯病盛发期;五是深开沟渠,避免烟田积水淹根;六是清除田间烟杆、烟根,减少来年病菌数量[4-5]。

3.2 药剂防治

一是苗期防治。烟苗在移栽时用农用连霉素液200 U或施用50%琥珀酸铜(DT)300~400倍液、20%青枯灵400~600倍液、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叶枯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90%乙霜青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醮根带药移栽[6-7]。二是大田期防治。在病区移栽时定根水可用漂白粉(100 g/m3)消毒;移栽后10、20 d分别用农用链霉素200 U/mL、50%琥珀酸铜(DT)300~400倍液、20%青枯灵400~600倍液、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叶枯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90%乙霜青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灌根预防,每株用量250 mL,施药时间要选择傍晚或阴天,最后用不同药剂交替使用[8-10]。

4 参考文献

[1] 夏振远,莫笑晗,雷丽萍,等.一种烟草漂浮苗病害的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520-17521,17544.

[2] 刘勇,秦西云,王敏,等.云南省烟草青枯病危害调查与病原菌分离[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311-314.

[3] 余磊,秦西云,杜静,等.云南烟草上1种新的细菌性病害病原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09,39(3):243-248.

[4] 刘勇,王敏,李梅,等.消毒剂对烟草漂浮育苗材料表面青枯雷尔氏菌的杀灭作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3(4):483-487.

[5] 夏开宝,曾嵘,吴德喜.烟草病虫草害的识别与防治图册[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6] 杨程,吴德喜,张仲凯.烟草漂浮育苗病害及防治[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1.

[7] 伽利凯.烟草“黑杆病”田间危害症状[EB/OL].[2007-08-29].http://www.yntsti.com/Technology/PlantProtectionTechnology/bingchongchangh ai/binghai/2007/829/23270.html.

[8] 吕德康.烟草“黑杆病”研究项目年度实施会在思茅召开[EB/OL].[2007-03-23].http://www.etmoc.com/gedi/gedilist.asp?news_id=23922.

[9] 罗玲.云南省烟科院承担项目烟草“黑杆病”致病原及综治研究通过验收鉴定[EB/OL].[2009-11-26].http://www.yntsti.com/Technology/Plant ProtectionTechnology/yanjiudongtai/2009/1126/33187.html.

[10] 张英,周桂夙,曾淑华,等.烟草病害控制技术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0(3):599-602.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原防治技术
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分析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患儿病毒性肺炎病原学临床分析
猪口蹄疫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