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2015-04-02李艳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梅州514400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6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监护人部位

李艳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梅州514400)

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李艳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梅州514400)

目的:探讨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和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名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适龄儿童,在接种前后做好护理观察和健康教育等工作。结果:200名儿童共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86剂,出现不良反应13例,发生率3.3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3例不良反应均于3 d内痊愈。结论:加强规范接种技术和操作流程,针对性地做好护理观察,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护理

百白破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免疫预防制剂。目前广东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使用的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这种疫苗能提高小儿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的抵抗能力,显著降低了这三种疾病的发病率[1]。但接种疫苗后由于个体差异,疫苗所固有的特性及使用方面等因素,可导致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局部不良反应主要为红肿、硬

结、疼痛,全身不良反应为发热、皮疹、惊厥、烦躁不安、吵闹等,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无菌性化脓等,因此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做好接种不良反应有关护理措施很有必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名2013年6~12月在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种疫苗,且年龄为

4~24个月的儿童,平均年龄为(10.3±1.1)个月,其中男童100名,女童100名,男女比例为1:1。疫苗采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批号20121243-1,20121243-2,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接种剂量每人次(单人份)0.5 ml。

1.2 预防与护理对策

1.2.1 接种前告知 接种人员在接种前告知儿童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同时多与监护人沟通,提高监护人对预防接种及疫苗的认识,消除顾虑,使其积极配合。嘱咐监护人对受种儿童多加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后,要及时与接种单位或接种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进行处理与治疗[2]。

1.2.2 正确选择接种对象 不同的疫苗均规定有不同的接种对象,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婴儿出生后3月龄、4月龄、5月龄分别注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第1、2、3针,18~24月龄内加强1针,一般情况下只给6周岁以下的儿童接种。因此,接种疫苗前要仔细核对儿童姓名、年龄、预防接种证等相关资料,确保不发生差错,避免因选择接种对象不当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1.2.3 严格把握禁忌证 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应暂缓接种疫苗。已知对百白破疫苗的任何成分过敏者,注射百白破疫苗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则禁忌接种。此外,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还规定了特殊禁忌证,如患有癫痫、癔病、脑炎后遗症、抽搐等神经系统疾患,精神病或有既往病史者,禁止接种。因此在接种前应体检查体,详细询问儿童病史、过敏史和目前的健康状况,筛选出有禁忌证和需延后接种者再进行预防接种,保证了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1.2.4 仔细核查 严格执行《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检查储存、运输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设备是否符合要求,操作是否规范,避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因不规范运输、储存而冻结或失效,导致发生蛋白质变性而增加或加重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认真核对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标签、名称、批号、有效期及生产单位,仔细检查安瓿有无裂痕,液体有无发霉、异物、变色等情况,如出现上述现象不能使用[3];在抽取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前,将疫苗充分摇匀并仔细检查,如发现有摇不匀的硬块或者冻结等情况则不能使用。

1.2.5 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要准确 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注射在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肉注射0.5 ml。如果百白破疫苗接种剂量过大、注射过浅、接种途径不正确都会使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甚至发生无菌性化脓。因此接种人员不得任意改变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和剂量,否则容易引发接种不良反应和接种事故。如接种对象已连续多次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应注意左右臂交替进行注射,与其它疫苗同时接种时要在不同的部位进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4周内不能在同臂接种卡介苗,以防止卡介苗经淋巴转移到注射部位而增殖,形成脓疡、硬结[4]。

1.2.6 做好接种前后的健康教育工作 接种人员在操作时严格执行卫生消毒有关规章制度,坚持无菌意识。指导监护人做好接种前后儿童的保护,接种前后不要让儿童过分活动或进行剧烈运动,避免受凉或局部受汗液刺激而出现不良反应;嘱咐监护人在接种后当天,不要让儿童在室外玩耍,避免接种部位受灰尘和脏物污染,并教育儿童不要反复触摸接种部位,防止发生感染。

1.2.7 接种后观察与回访 告知监护人在儿童接种后要在接种现场接受观察30 min,观察儿童的反应情况,无异常后方可离开。如出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时处理和报告。叮嘱监护人让儿童多喝水,适当休息,注意保暖;指导监护人留意观察体温及接种部位皮肤情况,若单纯发热而体温不高,只要加强观察,一般不需处理;若发热≥38.5℃的儿童,嘱咐监护人到医院就诊治疗。若出现皮肤局部红肿情况,适当热敷接种部位,用干净的毛巾热敷,3~4次/d,每次10 min,同时做好电话回访了解接种后的有关情况[5]。若注射后儿童出现高热、惊厥、虚脱、休克、全身或局部神经症状、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或溶血性贫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停止以后针次的接种。

1.3 结果 200名儿童共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86剂,出现不良反应13例,其发生于不同儿童中,发生率3.37%。其中局部红肿(直径≤2.5 cm)5例,低热(腋温≤37.5℃)6例,中度发热(腋温37.6~38.5℃)2例,没有出现高热及全身反应的儿童。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实施温水或硫酸镁外敷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后,均于3 d内痊愈。

2 讨论

百白破疫苗是我国现行免疫规划程序规定针次最多,使用最为广泛的疫苗之一,也是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的疫苗之一[6],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成因通常包括疫苗本身问题和儿童的身体状况,接种部位、

疫苗剂量和质量、注射深度和技巧有密切关系。如果百白破疫苗接种过程中,接种人员对疫苗没有很好地管理,接种知识、技术和责任心的缺乏,都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不良反应率各家报道略有差异,本组研究资料表明,200名儿童共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386剂,出现不良反应13例,发生率3.37%,低于国内相关报道[7]。

儿童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出现不良反应时,需要接种人员冷静、灵活地处置。为有效地避免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采用以下途径进行:(1)向监护人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工作,以及接种后的卫生护理常识宣传,以减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避免出现意外发生;(2)严格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原则和接种方案,采取针对性预防与护理;(3)接种前应知情告知、体检登记、询问禁忌证,避免发生不良反应;(4)做好疫苗的储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细胞百白破疫苗要求在2~8℃避光储存运输,严防冻结;(5)认真做好接种后回访与不良反应护理观察工作。儿童在接种第一剂疫苗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不良反应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加重。因此,规范操作流程,安全接种技术,加强接种前、后的护理,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8],对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夏宪照,罗会明.实用预防接种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289-292

[2]聂萍英,万刚凤,张志红,等.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23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6):310

[3]曹爱萍.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9):1759

[4]赵银凤.新生儿预防接种卡介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0): 905

[5]王立芹,战慧荣.消肿化结散治疗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局部软组织硬结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20):190-191

[6]林淑真.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2):108-109

[7]康冰,王艳珺,曹洁,等.吸附全细胞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观察[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24(3):228-229

[8]颜素琴,陈沛芬,刘红霞.接种百白破疫苗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7(9):192-193(收稿日期:2014-10-31)

R473.7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5.06.053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监护人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
预防接种门诊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