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辅助下食管闭锁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5-04-02刘丹妮王楠
刘丹妮,王楠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110004)
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CEA)是胚胎发育3~6周,在食管发育过程中的空泡期发生障碍引起的严重消化道发育畸形[1]。是新生儿期严重危及生命,需急诊手术的消化道畸形。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和诊断方法、手术、麻醉、新生儿重症监护及术后护理等技术的提高,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治愈率已由1969年的52%显著提高,国外及国内某些大城市专科治疗中心的患儿治愈率高达90%以上[2]。开胸手术及胸膜外入路为该病常规术式,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胸腔镜辅助下食管端端吻合闭瘘术,以其对患儿术中创伤小,胸壁损伤轻,刀口处美观,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重视及应用。我院新生儿科2014年5月收治的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均采用胸腔镜辅助下手术,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及护理,均已治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5月收治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3例,均为男婴,足月产,日龄3~47 h,体重2 380 g~3 200 g,出生后均表现为口腔内白色泡沫样分泌物,进奶或进水后呕吐伴呛咳及颜面青紫,胃管不能下入或下管困难。行上消化道造影或食管CT检查,均诊断为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食管盲囊之最低点平第3至第4胸椎上缘。手术方式均为胸腔镜辅助下食道闭锁修补术。3例患儿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先心病及肺炎,其中1例双肺肺炎、右上肺叶不胀,1例右肺上叶后段、左肺下叶上段及上叶尖后段炎症,部分肺组织实变,动脉导管开放,大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卵圆孔开放,房水平左向右分流,1例右上肺叶肺炎,动脉导管开放,卵圆孔开放。
1.2 手术方法全身麻醉成功后,患儿取左侧卧位并前倾45°,术野皮肤消毒后,铺无菌单。于右肩胛骨角下开一小口为5 mm镜孔通道,造气胸二氧化碳压力在6~8 mmHg,流量为3 L/h,断奇静脉,两端用4号丝线结扎。找到气管食管瘘,切断瘘管,用后纵隔胸膜关闭瘘管前方。向上寻找食管近端盲端,游离上端食管及与周围粘连处,并少许游离下端食管使上下两端食管可以相接为止,将上下两端食管端端缝合一层,结打在外侧,先缝后壁后将胃管经过吻合口下到胃内后,再缝前壁。冲净右胸腔,于下方孔留置引流管一枚于食管旁。引流管接瓶,缝合孔道,表皮用组织胶水封闭,术终。
1.3 结果3例患儿术后机械通气2~3 d,胃肠减压平均13 d,胸腔闭式引流平均12 d。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给予白蛋白积极治疗后自行包裹愈合,吻合口右侧壁形成小憩室,吻合口较窄。1例术后虽未发生吻合口瘘,但术后上消化道造影显示吻合口上方前侧壁可见憩室影,吻合口较窄。1例术后发生重症肺炎,经2次机械通气治疗,充分清理呼吸道后痊愈。3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22 d。
2 护理
2.1 呼吸道护理由于食管闭锁患儿不能吞咽羊水、唾液,而食管上段盲端容量小,积聚的分泌物极易吸入气管、支气管,导致吸入性肺炎。故术前给予禁食水,留置胃管,根据食管盲端位置,留置胃管深度不尽相同,应边负压吸引边留置胃管,至吸引效果最佳时,固定胃管,胃管末端连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盒持续引流,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吸引痰液,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3例患儿均痰液较多,单靠负压吸引盒引流难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均及时给予吸痰,吸痰时动作轻柔,以防损伤呼吸道黏膜。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是关键,术后最初3 d给予力月西0.05 mg·kg-1·h-1持续镇静,患儿无自行排痰能力,导致痰液黏稠,不易吸出,易致气道梗阻,延长机械通气时间。故术后应及时吸痰,定时给予气管冲洗,防止痰液黏稠,口鼻腔吸痰时,动作轻柔,吸痰管不可插入过深,防止引起呛咳反射及吻合口压力急剧增高,导致吻合口瘘。撤离呼吸机后,气道湿化不佳,易致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应给予雾化吸入后吸痰,雾化药液为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沐舒坦溶于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每天3次,间隔8 h。3例中1例在术后第9天时发生重症肺炎,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充分气管冲洗,叩背,吸出大量黄白色黏痰后逐渐好转。叩背时力度要轻,以免过度震荡食道,牵拉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可见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不仅仅在术后最初的3 d,而是贯穿整个护理过程。
2.2 体位护理术前保持半卧位,上半身抬高15~30°,防止反流危及生命。3例患儿术前均未发生吸入性肺炎。手术接近尾声时,推新生儿开放式辐射抢救台至手术室。术毕,转移患儿至新生儿开放式辐射抢救台,气管插管纯氧抱球下推回病房。由于食管端端吻合,吻合口牵拉力大,张力高,稍有牵拉,极易出现吻合口瘘,导致手术失败,故术后最初3 d给予半卧位,头部向前屈曲,枕后垫水袋,防止头部后仰造成吻合口的牵拉,并防止枕部压疮。水袋由3只乳胶手套灌水而成,3只手套两两系紧,呈三角形,最大限度减轻头部压力,头部制动,不能轻易转动。机械通气的同时给予力月西持续镇静,保持患儿绝对安静,期间不可拍摄X线胸片,以免上抬患儿改变上肢体位,牵拉吻合口,更换尿布时臀部及下肢不可抬离床面过高,防止牵拉食道。3 d后,患儿病情平稳,撤离呼吸机后即可撤除枕后水袋,可适当给予按摩枕后,可左右轻微转动,但不可快速、大力旋转及搬动。
2.3 肠外营养的护理食管闭锁患儿需要长期禁食水,生长需要完全依赖肠外营养。我科肠外营养液配置药物为力保肪宁、小儿氨基酸、水乐维他、维他利匹特、安达美、10%氯化钠、10%氯化钾、50%葡萄糖及10%葡萄糖。由于输液速度快,药物浓度高,导致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需要反复穿刺,既增加了对患儿的刺激,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3例患儿术前均给予PICC置管,保证了高浓度药物输入的安全性,减少了对患儿的刺激,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经过平均21.5 d的肠外营养治疗,患儿顺利转为全肠内喂养,期间无静脉炎、输液外渗、穿刺侧肢体肿胀、输液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2.4 胃管的护理术后留置胃管的作用:①引流胃液,防止胃食管反流,防止误吸,避免吻合口处反流胃液的腐蚀,降低吻合口瘘及其狭窄的发生。②支撑食管吻合口,防止吻合口狭窄。③经胃管给奶。一定要标记此胃管的置管日期、时间、长度(用记号笔标记刻度),妥善固定,明确标识此胃管不可拔出、脱出及更换,每班重点交接班。肠蠕动恢复后鼻饲造影剂拍片,证明无吻合口瘘时,给予进水,无异常后进奶,可经口进奶后拔除胃管。本组3例患儿,术后平均10 d进水,11 d进奶,其中1例吻合口右前侧壁出现憩室,延长了禁食的时间,分别是术后16 d进水,17 d进奶。对于食管闭锁术后的患儿,胃管意外脱出就会发生吻合口瘘和食管狭窄,严重者将导致手术失败,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如果同时有2名以上的食管闭锁术后患儿,护士的心理压力就更大,担心胃管会随时脱出。采用自行设计的新生儿新型贴服式连体约束带[3];具有安全、固定牢固、舒适的优点,有效预防了导管意外脱出,也明显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本组3例患儿胃管的意外脱出率为零。
2.5 胸腔引流管的护理保持胸引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打折、扭曲、受压,定时离心方向挤压引流管,观察并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每班交接班时要认真检查胸引管的长度,防止胸引管脱出或插入过深。本组病例中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天数为12 d,1例术后再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出现喘促,且不易恢复,后考虑胸引管刺激所致,拔出胸引管后好转撤机。
2.6 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有:①吻合口瘘。表现为胸腔引流管引出泡沫样液体,应及时给予引流、抗生素抗炎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促进瘘口自行包裹愈合。②食管气管瘘复发。表现为咳嗽,青紫,肺炎反复,需再次手术。③吻合口狭窄。表现为吞咽困难、呕吐,伴咳嗽,反复吸入性肺炎、发热,应给予食管扩张术。本组1例出现吻合口瘘,由于患儿食管两侧断端相距较远,端端吻合后,吻合口张力过高,于术后第9天出现胸腔引流管引出白色泡沫样液体,后经积极引流,给予红霉素30 mg·kg-1·d-1静脉滴注7 d,白蛋白10 g静脉滴注3 d,瘘口自行包裹愈合。2例吻合口侧壁出现憩室,吻合口较窄,但不影响进水及进奶,无不良反应,未予特殊治疗。
3 小结
胸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新生儿食管闭锁,以手术切口小,愈合后较美观,不影响患儿成年后的社会性活动为优点,越来越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与应用。此类患儿术后最初3 d对体位的管理为重中之重,给予安定镇静,保持绝对安静,保持半卧位,头部向前屈曲,做任何操作及检查时都要注意防止牵拉食道。由于使用镇静剂,患儿无自行排痰能力,痰液黏稠,不易吸出,应定时给予气管冲洗,撤离呼吸机后可雾化吸入后吸痰,防止因气道梗阻致反复机械通气。患儿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变化,危及生命,应安排有经验的护士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有无呛咳、排痰的颜色、性质及量、后期喂养情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给予处理,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周颖.先天性食道闭锁32例术后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4):590-591.
[2]薛艳.先天性食管闭锁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3):1998-2001.
[3]姜红,刘杨,于凤英.新生儿新型贴服式连体约束带使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3B):71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