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法治建设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15-04-02冯忠宏

活力 2014年21期
关键词:依法司法法治

冯忠宏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由“人治”到“法治”质的飞跃和重大变革。作为基层政府,系统推进法治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举措。

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离开了依法行政,就不能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行政务,不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实现公共管理的有序高效。因此,必须把依法行政贯穿始终,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行政事务,确保政府的一切工作在法律框架内运行,这是一条不能逾越的红线,也是一条必须坚守的底线。一是明确职能。按照“法定责任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总体要求,一方面要克服懒政、怠政、失职、渎职行为,另一方面要继续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下去,把该管的事项管住管好。加快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二是依法决策。把征求意见、专家咨询、风险评估、法制把关、社会听证、集体讨论等决策程序,从写入《政府工作规则》提升到法定程序予以规范,推进决策程序法定化。坚持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制度,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推进决策内容合法化。深入落实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推进决策责任终身化。三是规范执法。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城乡管理、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探索跨区域、跨部门执法,解决“不愿执法”、“执法不力”和“管理混乱”、“推诿扯皮”等执法乱象。同时,要建立行政裁量权的基准制度和纠错问责机制,遏制执法过宽或过严的随意性的问题。四是政务公开。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体制机制,依法向社会公开政务信息,通过加强政务信息网、肇源微政务等载体建设,畅通公开渠道。重点推进财政预决算、三公经费和部门预决算公开,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廉租房分配、水费热费价格调整和人员考录等信息也要全面公开,坚决防止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让行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着力规范司法行为,着力营造公平正义、司法为民、清正廉洁的司法环境

规范司法行为,是公正司法、高效司法和廉洁司法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保障。司法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能否得到有效实现,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对于司法领域的社会潜规则,必须将其架上高压线,让司法腐败无处藏身。在制度层面,要重点解决司法地方化、行政化、个人化的问题。对于《决定》提出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等,要结合地方实际抓紧出台实施细则,以制度建设的具体化促进规范司法行为的顺利开展,加快扼杀“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封建顽疾。在监督层面,要重点解决表面监督、不敢监督和不让监督的问题。以更加开放、坦诚、自信的态度,坚持阳光司法,以执法办案信息公开作为重点,着力推进案件信息查询、重大案件信息和典型案例发布等工作,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司法工作体系。要推进监督机制创新,充分发挥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司法监督的积极性。要拓展人民监督员监督案件范围,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凡是容易出现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其他违法违规办案问题的重点环节,都要纳入监督范围。在干部层面,要持续整治司法领域不正之风。从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粗暴执法、野蛮执法等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抓起,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扫除司法领域的腐败现象。加强司法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和建设一支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带头遵纪守法,坚守职业良知的司法队伍。同时,严格按照《决定》要求,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努力构建知法、守法、用法的社会风气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推动全民树立牢固法治意识,需要营造全民知法、信法的社会氛围,养成遵纪守法和用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真正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一要建立政府学法制度。政府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作为社会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对法律法规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对政府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普法教育,把法制教育作为一种常态化要求,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规划,通过集体学法、会前学法、法制讲座以及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等行之有效的形式,促使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二要抓好社会普法宣传。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社会普法取得实效的关键。当前环境下,单靠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普法的方式方法,使法治观念和法治理念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要将法制宣传阵地建在群众方便看到、方便听到的地方,最大限度地建得离群众更近些。要创新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作用,多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以法释惑,多用生动具体的案例议案讲法,多用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普及法律知识,多通过法律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高社会普法的广泛性、互动性和多样性。三要引导群众依法维权。进一步完善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充分发挥司法调解作用,不断增强调解解决问题的效果,拓展解决纠纷的有效途径。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引导有诉求的群众通过法律途径伸张合理权益,由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依法纠正执法差错,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正结论。在保护合法信访同时还要依法制止非法闹访、缠访,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

□(编辑/李舶)

猜你喜欢

依法司法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网络司法拍卖如何更具公信力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湖北省荆门市检察院依法对刘明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广东省检察院依法对陈定坤决定逮捕
英国司法周开幕 系中国法院首次举行国别司法周活动
街头非法医疗广告必须依法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