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探析

2015-04-02李海龙刘刚陈孟超董向辉赵大为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12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水稻技术

李海龙+刘刚+陈孟超+董向辉+赵大为+孟欣

摘要: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阐述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内容及配套机具的研究情况,以期为推动我国水稻生产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水稻;现状;技术

中图分类号:S23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12-0038-02

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5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稻作面积仅次于印度,稻谷总产量居世界产稻国之首。2012年,我国水稻总产量为2.04亿t,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35%,居世界第1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水稻生产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因此,大力发展及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于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提高我国稻米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

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农业部门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日益重视,投入也不断增加,使得我国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见表1),但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待提升。

2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分析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织实施,涵盖了工厂化育秧技术、机械化整地技术、机械化插秧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机械化干燥技术、粮米加工技术。只有把机械化技术、生物技术与管理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应用于水稻生产过程中,才会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逐步向节约型社会迈进。

2.1 机械化耕整地技术

机械化耕整地技术是使用水田耕翻犁、旋耕机、水田打浆机等耕整地机械,确保水田耕整后平整、洁净、细碎、沉实,利于水稻栽植及生长。水田机械化耕整地技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北方地区一般采取旱耕水整方式,以铧式犁和旋耕机为主要作业机械;南方地区一般采取水耕水整方式,以水田耕整机等为主要作业机械。

目前我国水田耕整地机械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产品和功能趋于多元化,但同时也存在机型复杂、类型繁多、可靠性差、技术路线不规范等问题;和国外相比,我国水田耕整地机械智能化程度也较低,一些高科技智能化技术有待应用于水田耕整地机械的研制中。

2.2 工厂化育苗技术

工厂化育苗是在人工干预达到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智能化等技术措施及手段(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借助先进的育苗设施及设备,进行育苗,同时以现代化、企业化模式组织秧苗的生产与经营,从而实现秧苗的规模化生产。

日本和韩国的水稻秧盘育秧流水线产品较多,如久保田、洋马、井关等厂家都已开发出成套的育秧播种设备,其工艺精湛、自动化程度高,同时价格高昂。我国水稻育秧播种技术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简单实用的育秧设备有多种,主要问题是可靠性较差,自动化较低。

目前工厂化育苗的最薄弱环节是秧苗盘输送,此环节包括育苗前秧苗盘在育苗室内的输送和育苗后秧苗盘到室外运输车的输送。秧苗输送机械化问题一直没有科学成熟的解决方案,其专项研究及相关机具设计仍在进行中。

2.3 机械化种植技术

水稻种植方式主要有插秧和直播两种,相应的作业机械为水稻插秧机和水稻直播机。

我国水稻插秧机技术目前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新一代的旋转式插秧机技术成熟、工作稳定,其在设计上超越了日韩的一些成熟机型。但是,受制于地块限制、成本要求等因素,我国水稻插秧机在推广方面做得还不够,没有得到有效的普及、应用。今后,随着国家对相关机具补贴的增加,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稻直播是指不进行育秧、移栽,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种植技术。

水稻直播技术主要应用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欧美国家。我国水稻直播历史悠久,早在北魏时期就有关于直播技术的相关描述,但其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研究的深入,一些技术难点问题得以解决,水稻直播技术也得到了有效应用。对于水稻大面积种植来说,采用机械化直播技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大量劳力,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2.4 机械化收获技术

我国水稻收获机械从技术上可以分为分段收获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其中,联合收获机械主要有全喂入式、半喂入式和梳脱式等机型。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西方国家采用较多,该机型通用性强,但在收获作业中存在动力消耗大、水稻脱粒分离效果不好及损失率高等问题。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在日韩及我国采用较多,该机型适应性强,但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梳脱式联合收割机动力消耗小,成本低,但在降低损失率、破碎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尤其是无法对倒伏水稻进行收割。各种植区应根据当地农业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收获工艺和机型。

3 结语

我国水稻种植地域广阔,地理气候和经济条件差异较大。对于水稻生产技术及配套机具的研究,应结合当地实际,完善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推进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轻简化、集成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欣.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9):187-188.

[2] 白人朴.关于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选择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机化,2011(1):15-18.

[3] 罗锡文.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路[J].农机科技推广,2010(12):10-12.

[4] 张曲,肖丽萍,蔡金平,等.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J].中国农机化,2012(5):7-12.

[5] 郭大清.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9):8.

[6] 孙艳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在新宾县的推广应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5):89-90.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水稻技术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