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治疗要抓“主要矛盾”
2015-04-02朱国章
朱国章
生活实例:
82岁的程大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良性前列腺增生等12种疾病,由于服用药物太多,他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出现了胃肠不适、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药物不良反应。程大爷到老年医学科就诊医生详细了解他的病情并进行了全面检查后,减少了程大爷服用的药物种类,避免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减少用药种类和数量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人群,其生理功能衰退与病理变化难以区分,常常同时合并3种及3种以上的慢性病,并可能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如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等。老年人脏器功能储备能力差,适应能力弱,消化、吸收功能,肾脏排泄功能会出现生理性衰退。
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功能减弱,对药物敏感性增加,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用药种类也应尽可能少。医生应根据老年人病情特点,分清哪些疾病是病理性的,哪些疾病是增龄引起的退行性疾病,哪些疾病需要药物治疗,哪些疾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即可解决,抓住主要矛盾,合理用药。
用“维持功能”取代“慢病治愈”
老年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特点、对药物的反应等均与中青年人不同。老年医学不仅仅关注老年患者慢性病的管控,更关注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老年综合征,强调治疗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最大限度地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达到改善老年患者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这是一种适应人口学转变的医疗照护模式的转变。
个体化诊治多种疾病共存
大部分老年患者同时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疾病。医生会在全面细致了解患者的情况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在多种疾病重叠、相互影响的复杂情况下,从中找出最主要的问题,采取个体化、多学科的干预措施,打断各种疾病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全方位干预(包括营养、康复训练等),改善患者的功能状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期达到健康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