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高墙内外
2015-04-01湘溪
湘溪
2月27日深夜,克里姆林宫旁的莫斯科河大桥上,伴随着数声枪响,正与年轻女友在桥上行走的一名中年男子倒在血泊之中。他并不是普通人,而是俄罗斯前副总理、反对派领袖之一鲍里斯·涅姆佐夫。
涅姆佐夫之死让早已暗流汹涌的俄罗斯政局更加凶险难测。凶手早已逃逸,而有关“谁是幕后黑手”的猜测则甚嚣尘上、弥漫全球:从“普京暗杀论”、“车臣武装刺杀论”、“情杀论”直到“外国势力插手论”,各种说法都有,但迄今谁也拿不出足以令外界信服的证据。值得注意的是涅姆佐夫的支持者,他们使用“克里姆林宫墙外的谋杀”、“普京的敌人在克里姆林宫墙外遇害”来谈及此案,虽未确指谁是凶手,但称此案为“谋杀”,突出强调“克里姆林宫外”这个地点,矛头所指不言自明。
抛开这一层意思不说,涅姆佐夫喋血克里姆林宫这个俄罗斯权力中枢的高墙外,巧合之中倒是有些值得玩味的东西。
涅姆佐夫遇害之所以让世人震惊,除了他的身份特殊之外,最主要是时机凑巧——就在遇刺前夕,他正在筹备一场定于3月1日举行的反对普京对乌克兰“发动战争”的游行,而他死前发布的最后一条推特也是在呼吁大家支持游行。作为俄罗斯现政权的反对派、自由派的领军人物之一,55岁的涅姆佐夫在从政路上与普京纠葛颇多。1997年,涅姆佐夫成为叶利钦手下的副总理,而当时普京只是叶利钦的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地位在其之下。作为亲西方的自由派,涅姆佐夫与俄罗斯私有化项目设计师丘拜斯等人关系密切,主导了能源工业改革,在当年民调中的支持率超过了50%,一度被视为“2000年总统大选的有力候选人”。但时运不济,受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涅姆佐夫丢掉了副总理职务,光环褪色;普京则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叶利钦的“接班人”。
从克里姆林宫中走到了高墙之外,涅姆佐夫在西方媒体眼里“以毫不妥协地反对普京政权而闻名”,致力于创建将俄罗斯所有“改革派”力量联合起来的自由党派“右翼力量联盟”。他与普京已经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瑜亮情结”,而是政治理念上的分道扬镳。在亲西方的自由派看来,没有当年彼得大帝“向西看”,俄国就难以摆脱落后状态;而支持普京的人则认为,凡是像彼得大帝、斯大林那样的集权时期,国家就社会稳定、国力强大,而像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那样的“亲西方”时期,国家则必然经济衰退、实力下降。
而这种克里姆林宫的“庙堂”与墙外的“江湖”之间,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分裂”,几乎是贯穿俄罗斯历史的一种宿命。有学者指出,俄罗斯的“反对派运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近年来以涅姆佐夫、纳瓦尔内等人为领袖的俄罗斯反对派对普京政权的抗争,其实不过是历史上反对派精神的一次回归罢了。事实上,在17世纪的俄国曾发生过一次宗教“分裂运动”,坚持旧教的信徒被称为“分裂派”受到压制,而沙皇则通过宗教改革把教权变成了皇权的工具。此后,民间的东正教同国家政权发生分离,把坚守自己的信仰看成是“阻挡专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分裂运动”对近代以来的俄国政治影响深远,很多教会内的“持不同政见者”逐渐转变成沙皇统治的反对派。“分裂运动”也塑造了俄罗斯政治人物、尤其是出身知识分子的政治人物的激进性,他们将信仰视为生命,并与官方权力进行不妥协的斗争。
回望俄罗斯历史,强权政治家历来就是反对派所批判和攻击的对象。俄罗斯高校政治基金会主席帕夫洛夫斯基说:“过去十多年,俄罗斯的政治建立在普京个人的超凡能力与魅力之上。”然而这也让“普京的俄罗斯”道路备受反对派的否定,这批反对派持自由主义立场,颇具影响力。特别是2011年底到2012年,俄反对派运动高涨,来势凶猛,多种社会群体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显示出广泛的动员力量。
克里姆林宫高墙外的反对派一再向普京发难,目标自然是想从“墙外”走向“墙内”,然而这一道墙并不容易跨越。乌克兰危机后普京的声望不降反升,而反对派自身又存在明显的“短板”,包括缺乏有效的治国思想体系、没有可取代普京的统一领袖、内部比较散乱等。
“反对派不成气候,但我相信,只要有反对派的存在,就会让普京更加努力。”几年前一位俄罗斯卖画人的上述观点曾被不少媒体引用。涅姆佐夫倒在了“克里姆林宫的墙外”,但俄罗斯的反对派仍将继续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