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
2015-04-01刘福荣吉林省榆树市医院吉林榆树130400
刘福荣 (吉林省榆树市医院,吉林 榆树 130400)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都有了较大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带来极大程度的影响[1]。因此,临床认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良好的健康管理措施能够有效确保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一定程度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措施,取得显著效果。现将部分研究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2.7±8.2)岁。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Ⅰ级38例,Ⅱ级16例,Ⅲ级4例,Ⅳ级2例。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61.3±8.1)岁。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Ⅰ级37例,Ⅱ级18例,Ⅲ级3例,Ⅳ级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营养健康及常规的检测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措施。①健康教育措施的制定:医护人员还需向入院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表,解释表格的内容和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具体病情以及个人需求等,在患者的配合下完成表格并对其进行护理评估,并制定全面的、有效的措施。②健康教育措施的实施:首先,医护人员应积极讲解关于自身疾病方面的注意要点及护理措施,通过阅读患者的相关病例、与患者家属交谈、身体各项指标检查掌握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针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并向患者介绍我院治疗成功的病例,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进行持续、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应与患者沟通交流,注意排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此外,当患者具体尚处于稳定,医护人员应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当患者进入介入治疗期时,医护人员应做好相应的关于冠脉造影手术前后的宣传教育,解除患者对其产生的顾虑,强化配合治疗。③护理后统计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2]。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比[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急性危重症。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再发心肌梗死和死亡,患者的死亡率比较高[3]。临床认为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过程中应给予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改善患者预后[4]。健康教育是一项研究传播保健知识的技术,能够有效消除危险因素,避免疾病发生,促进患者健康[5]。通过医护人员有责任心的、有计划的措施,使大多数医护人员能够遵循整体护理模式,运用娴熟、规范的技巧,改正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本次研究中,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和健康教育措施(观察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效果相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采用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显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 邓新霞,桑红琼.急诊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4(19):338.
[2] 赵雪琴.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2(38):198.
[3] 韩彦辉,王素梅,李海霞.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3(10):25.
[4] 郭佳莹,王俏芝,夏彩金,等.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3,08(20):1041.
[5] 植秀珍,陈锦坚,刘超群.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3,3(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