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护理
2015-04-01孙玉果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人民医院广西百色533500
孙玉果 (广西百色市西林县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533500)
心肌梗死起病速度快且病情较重,致死率极高。心肌梗死常并发心力衰竭、休克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患者常因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而引起猝死。在现代医疗工作中,科学有效的护理其临床价值不亚于临床诊治过程,针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要精心观察病情,进行耐心细致的临床护理,及时处理相关突发症状是护理的关键。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更贴近患者感受、重视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模式,可以使护理工作有序、效率高,能极大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笔者旨在通过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纳入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工作中以提高临床疗效,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所收治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56例,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新修订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诊断标准[1]。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53.6±21.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54.1±20.3)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 综合护理干预方案:由护士长和资深护理人员制定综合护理方案,责任护士根据综合护理方案进行日常护理工作,提前解释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提前安排相关设备和人员防治突发情况发生,减少医患之间的误解,提高医患信任度。
1.2.2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心肌梗死患者是长期慢性的疾病,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悲观、抑郁等一些负面情绪。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取患者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疏导和安慰,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配合治疗。
1.2.3 健康宣教: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通过面对面宣讲、发放宣传手册、组织座谈会及讲座、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心内科的相关知识,如与环境的关系,心脏功能运行的机制及防控措施,心内科的临床常见症状,并且分析负面情绪对患者的病情影响。
1.2.4 病情监测:对ECG、Bp、R至少监测1周以上,必要时监测患者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若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疼痛、大汗、反应迟钝、神志不清、紫绀等表现,即使监测仪未见异常也要及时报告值班医师,并协助其进行急救处理。
1.2.5 饮食与排便护理:协助患者完成喂食、大小便等护理,住院治疗期间要求患者饮食保持清淡,禁忌食用高盐、高糖、高脂肪等食物,避免进食过饱、用力排便等,以免诱发心衰。
1.2.6 生活护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调整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及过度劳累,节制例如快走、上下楼梯等不适当活动,并且当患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要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谢绝亲友探视,以免加重患者情绪波动出现恶性症状。
1.2.7 用药护理:给予患者临床用药的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用药方案,选用适当的利尿药和强心药,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与联合治疗等方式的治疗。了解并掌握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时间及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用药,嘱咐患者按照医嘱定时、定量、坚持服药,按时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情况。
1.3 观察指标[2]:采用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评分,比较两组的调查结果。临床疗效标准如下:显效: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心脏不适症状基本缓解,无明显不适,身体状况可应付基本生活问题;有效: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心脏不适症状大部分得以缓解,偶有轻微不适,但可自愈,或经简单治疗后缓解,可应付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无效:经一段时间治疗和护理之后,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有加重趋势,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构成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1.0%,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5例及总有效率为85.7%,显著多于对照组的8例、9例及60.7%,说明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对科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
3 讨论
国内外医学界均有共识,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必须在1 h内实施有效溶栓治疗,这是挽救患者心肌的最佳时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各种危急重症早期的抢救干预和相关护理措施的实施[3-5]。对于心肌梗死患者,要确保接诊、诊断和治疗过程井然有序,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最有效的治疗[6]。护理作为与治疗相匹配的临床工作,也应该建立有效、有序的工作模式。常规护理模式并不会遵循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工作,比较杂乱,易出错,且工作效率第[7-8]。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一种更贴近患者病情和心理变化的护理方式,可大力提高护理质量[9-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为91.0%,高于对照组的73.7%,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针对性满足患者及家属的治疗及心理需求,可明显改善医患关系。另一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5例及总有效率为85.7%,显著多于对照组的8例、9例及60.7%,说明观察组护理工作质量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综上所述,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缓解医患关系,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710.
[2] 冯志英,王建英,张黎明.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研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2(1):63.
[3] 胡绍辉.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49.
[4] 李晓毛.慢性心衰患者抑郁情况及心理护理研究[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11,10(13):76.
[5] 刘海燕,许勇艺,董学会.阿替洛尔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7(11):339.
[6] 黄素琼,钟莉华,刘光娥.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运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2:109.
[7]王玉芳.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1,13(17):95.
[8] 王桂霞.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循证护理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5(11):1790.
[9] 田丽梅,勾立新,井秀萍.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3,19(20):221.
[10] 储红梅.健康教育路径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1(9):56.
[11] 江玉棉,王洪嫦,周 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9,14(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