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干预治疗在小儿遗尿症中的应用体会

2015-04-01郭彩霞单清艳邓永红吴斯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广东广州511400

吉林医学 2015年15期
关键词:尿床遗尿膀胱

郭彩霞,潘 欢,肖 琼,单清艳,邓永红,吴斯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广州 511400)

5岁以上的小儿仍不能自主随意排尿,夜间不能醒来而发生无意识的排尿,而且每周夜尿2次、持续6个月以上者叫做儿童遗尿症[1]。遗尿症是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2],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目前对于遗尿症的治疗方法较多,行为干预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我院利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对夜间遗尿症患儿采取心理行为干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所有入选患儿均符合《中国首届小儿遗尿专题研讨会》标准[3]。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愿意配合治疗,6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治疗。同时排除严重的智力低下或其他精神病、糖尿病、隐性脊柱裂、器质性神经以及泌尿系统疾患等继发因素。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尿床1~2次/周),中度(尿床3~6次/周)及重度(1次/晚或数次/晚)。

1.2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至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78例。将所纳入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其中治疗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5~11.5岁,平均(7.5±2.4)岁,治疗组中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15例,中度13例,重度1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5~12.0岁,平均(8.1±2.8)岁,对照组中轻度17例,中度12,重度1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治疗组:强调以儿童为主的父母配对合作训练。①控制孩子晚间液体摄入量,如晚餐中勿过食蛋白质及盐类,晚餐后不宜过量饮水,睡前限制孩子液体摄入量<100 ml,睡前督促孩子排空膀胱,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②夜间避免孩子过度疲劳,降低夜间兴奋性,使孩子身心放松,避免贪睡不能自觉醒来排尿;③记录遗尿日记,掌握孩子夜间遗尿规律,在孩子尚未尿床时唤醒孩子排尿;④鼓励孩子,耐心引导,减轻孩子因遗尿所造成的心理负担,利用孩子的渴望得到奖励的心理,若夜间不遗尿或遗尿次数较前减少,应适当奖励,激励孩子再接再厉,继续做好;⑤白天鼓励孩子进行膀胱憋尿和排尿训练,指导孩子憋尿直到不能耐受方排尿,并指导重复排尿直至排空膀胱。记录遗尿日记,每2周随诊1次。

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形式的行为干预治疗,记录遗尿日记,每2周随诊1次。

1.4 疗效观察指标:治愈:睡眠中无遗尿,症状完全消失;好转:遗尿次数明显减少或偶有遗尿;无效:遗尿次数稍有减少或无任何变化。比较分析疗程结束时和随访3个月两组患儿有效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治愈和好转均视为有效。组间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儿的疗效比较(例)

2 结果

疗程结束时和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的疗效比较:见表1。

3 讨论

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病因复杂多样。多种因素均可导致夜间遗尿,包括:①夜间尿量增多:血管升压素(ADH)在小儿夜间遗尿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ADH夜间分泌高峰的下降、分泌节律的消失,以及水通道蛋白对ADH的敏感性下降均可引起患儿夜尿量增多[4];②膀胱功能失调:包括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和膀胱过激;③睡眠觉醒和神经发育欠成熟,表现为排尿控制相关的脑功能区的发育延迟,睡眠过深致觉醒中枢唤醒困难,当膀胱充盈时自主神经发出冲动,不能正常刺激大脑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5];④家族遗传现象:有家族史的患儿日间排尿异常和严重遗尿症的发生率高,但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⑤家庭环境和心理因素: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和心理因素对小儿遗尿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并影响治疗遗尿症的效果[6]。患儿持续尿床可出现自卑感、缺乏信心和抑郁,家长若不正确引导,反之加以责备,甚至苛责,反而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和自卑感,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本次研究通过行为干预治疗影响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通过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同时结合饮食上的控制,取得满意的效果。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的有效率有所下降,笔者分析可能由于家长心理放松,未完全遵循上述行为干预治疗的方法所致,但不排除患儿本身因素影响。对照组未经过任何的行为干预治疗,疗程结束时出现1例患儿遗尿症情况出现好转,可能由于一过性因素影响所致,如影响膀胱储尿和排尿功能的药物或患儿本身并存疾病所致。

笔者认为,行为干预治疗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具有简单、安全、有效,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等优点,可望在临床推广应用。

[1]王爱红.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在小儿遗尿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7):1489.

[2] 杨杏鲜,董海峰.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儿童心理行为治疗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5):354.

[3] 徐 虹.多学科合作拓展小儿遗尿症的研究[C].上海:中国首届小儿遗尿专题研讨会,上海:2003:1-4.

[4] Chang JW,Yang LY,Chin TW,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nocturnal antidiuretic hormone levels,and responsiveness to DDAVP of school children with 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J].World J Urol,2012,30(4):567.

[5] Lei D,Ma J,Du X,et al.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changes in children with primary monosymptomatic nocturnal enuresis:a resting-state fMRI study[J].Neurourol Urodyn,2012,31(1):99.

[6] Von Gontard A,Baeyens D,van Hoecke E,et al.Psych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issues in urinary and fecal incontinence[J].J Urol,2011,185(4):1432.

猜你喜欢

尿床遗尿膀胱
弟弟尿床了
从温、补、清三法论治小儿遗尿
小心尿床
膀胱镜的功与过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弟弟尿床记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膀胱镜引导下经耻骨上气膀胱膀胱肿瘤切除术(附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