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社会调研的模式与路径①

2015-04-01张军莲蔡高强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调研评估

张军莲,蔡高强

(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社会调研是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与升华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因此,为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高等学校应不断探索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模式与方法,这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创新性改革。

1 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现实价值

社会调研,是指人们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从社会现实中收集有关社会事实的信息资料,并对其作出描述和解释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工作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2]。因此,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第一,有利于扩展教学空间。社会调研使教师将教学从课堂扩展到社会,将开发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与案例。同时,从课堂到社会的转变,使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认知基本原理,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堂的被动接受到社会的主动参与,使学生主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认知空间。

第二,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社会调研的开展,从课堂到社会,强调现实情境教育,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真问题的能力;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参与,强调角色定位与团队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强调师生互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强调智慧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研,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充分了解社会职业人员的角色和责任,提高探知社会事实的能力和进行知识诠释、科学推理和逻辑论证的能力。

第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调研,将使学生深入接触社会现实,深化对有关理论问题的理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社会公德,提高社会责任感与公平正义感,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其他人文知识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 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基本模式

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深入社会实际,进行深入调研,了解掌握客观真实情况,解决现实问题,是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基本内容[3]。面对现实生活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如何选取调研主题,是保障社会调研顺利开展和成果的关键。按照高校的实际情况,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各类主题或问题可分为三种基本模式。

2.1 课题研究型社会调研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校教师以自己主持或参与的项目为依托,吸纳学生参与课题调研,指导学生设计从事社会调研的形式、内容、问卷、数据统计和调研报告的撰写。同时,可以利用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学生运用社会调研直接从事创新项目的研究。这样,学生既能从课题研究的理论性、前沿性、系统性感知所学的基本理论,又能将社会调研获得的感性认知提升为系统理论。一方面使学生掌握所学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又提高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2 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模式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全面深入的理解,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可开展专项教学,并以专项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如法学的违宪审查、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政府信息公开、公益性行政诉讼、人权保护、贸易争端解决等专项教学内容;经济学的国家收入分配、居民消费、财政预算、货币政策等专项教学内容;管理学的社会保险、公共事业管理、政府绩效评估等专项教学内容,等等。教师在进行专题知识讲授后,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从事社会调研,将教学中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学体现“学生参与的真实主动性”“教学内容的公益性”“教学效果的全方位性”,融“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关注民生”于一体,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全方位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2.3 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模式

知识的价值在于实践。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特别是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将为大学生的学习拓展另一大门[4]。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留守妇女儿童、食品安全等问题,不同学科的老师都可以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倡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解决社会问题,针对社会热点反映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调研。这种调研模式,将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辩论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

3 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方案设计

按照社会学的理论,开展社会调研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工作,特别是调研提纲(思路)的确定和调研方法的选用。因此,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型社会调研、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要按照不同类型、模式的要求,进行科学设计。

3.1 课题研究型社会调研的方案设计

该模式的调研重点是对课题研究的某一问题、现象、数据进行具体调研,内容单一、问题集中,具体调研方案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教师应就调研方式、调研对象、调研方法、数据统计与材料分析、调研结论等具体问题与学生进行探讨和分析,指导学生开展调研前的准备工作和实施具体调研,并得出正确的调研结论[5]。

3.2 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的方案设计

该模式的调研相对较为复杂,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解决理论教学脱离实际或以实践检验理论的问题。因此,该调研方案设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既不能老师包办代替也不能学生自生自灭,教师要全面指导学生确立调研主题、选择调研方式、使用具体调研工具、运用调研材料和调研数据以及撰写调研报告[6]。

3.3 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的方案设计

该模式的调研应该说是难度最大的。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确立调研的社会热点问题。该问题应具有相应的理论价值、现实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提倡为热点而热点的调研。其次,教师指导学生就选定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确立调研的主题和中心,明确调研要解决的问题,选取适合的调研方式与具体调研方法。再次,教师应对调研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难题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进行分析,一方面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调研效率。最后,教师应悉心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是该模式调研的中心和重点,调研报告既要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真实性,又要提升认识的理论性,还要注重应对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使调研报告成为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载体,成为服务社会、为有关部门提供对策建议的载体。

4 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科学评估

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目的是:提升理论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习中自主感知社会、认知社会、服务社会。因此,社会调研完成后,应进行科学评估。尽管评估的形式、内容、方法种类繁多,但是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方式,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的科学评估应包括三项主要内容[7]121-123。

4.1 对社会调研的全程进行评估

按照社会调研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对学生社会调研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一是总结本次社会调研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二是提升社会调研的整体水平。

近年来,笔者以“湖南省出口贸易纠纷及其解决模式研究”为题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型社会调研,以“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外商投资主要法律问题调研”为题开展专项教学型社会调研,以“农村留守妇女健康权保护调研”为题开展社会热点型社会调研。每项调研的全程评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调研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集体探讨,力求在以后的调研中避免问题,提高调研质量。

4.2 对学生在社会调研中的收益进行评估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和最终受益者,学生参加社会调研,不仅要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努力,而且要感知社会、认知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价值观。因此,评估社会调研不仅要按照课程教学要求,更应按照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要求,评估整个社会调研中学生的具体实践与收获。

4.3 对社会调研的社会效果进行评估

社会调研不单是一项教学活动,还是一项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社会活动,必然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因此,调研活动结束后,还要进一步评估社会调研的科普效应、宣传效应、媒体反响、社会声誉等客观反响。笔者指导学生进行“湘潭市食用槟榔安全标准调研”的社会效果评估最好。一方面,这一选题非常好,既涉及消费者权利保护、产品标准等理论知识,也涉及食品安全这一热点问题,还切合湘潭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调研组进行了广泛扎实的工作,获得了相关知名媒体和新媒体的关注,完美地取得了调研的科普效应、宣传效应、媒体反响、社会声誉。

5 结语

高等学校正切实地推动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有关高校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在全国高校进行推广和实验。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不仅需要高校教师的指导,更需要相关改革和配套政策的支持。随着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将是一项基本的教学活动。

[1]项丽萍.社会调查方法课程“双实一体”教学改革模式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39-140.

[2]朱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校外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4):156-157.

[3]刘晨.法学实践教学社会调查价值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0):113-114.

[4]明成满.校内社会调查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7-109.

[5]郭庆珠.社会调查在法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净月学刊,2013(2):119-121.

[6]钱静.社会调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创新与思考[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83.

[7]蔡高强.社会调研:法学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成果[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调研评估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评估依据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