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的动情与启智
2015-03-31顾律
顾律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它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突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关注怎么“教”,更要研究学生怎么“学”。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能真正称为高效课堂。高效的课堂,除了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精心的课前准备、高超的语言技巧、游刃有余的课堂掌控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积极主动地学习。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①只有学生处于一种“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获得学习能力的增长,课堂也才会真正达到高效的目的。所以,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参与课堂就成为了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矣。”(《论语·述而》)只有在“心愤口悱”的状态下,教师顺势启而发之,才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力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根据现代心理学,教师的“教”,既要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心理系统,启发学生感知、思维、想象和记忆,还必须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心理系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因此我们要建立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也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从调动情感和开启智力,即动情和启智两方面着手,让学生喜爱语文课堂,参与语文教学。
一、动情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如果没有情感的沟通,智慧的交流是无法达成的。”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老师与学生情感的投入与交流对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发展学生的认知与审美能力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
语文是一门充满了人文气息与诗情画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品读、感悟的学科。所以语文课堂更应该是民主平等、富有情趣的,它既不需要严密的逻辑,也不需要无懈可击的证明,而应该是充满情感和体验的。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会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好,才会从情感上接受语文、喜爱语文。而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调动情感,脸上多一点微笑,口中多一点鼓励,眼中多一点耐心。这样学生才会愿意聆听,能大胆地与教师沟通,主动的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氛围去思考,去解读文本,获取最佳的语文教学效果。有了民主平等的课堂这个基础,才有了建立高效语文课堂的可能。
(二)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运用描绘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状态或景象表现出来。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恰如其分的情境氛围,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体会语文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充满魅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教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时,当讲到“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句诗时,学生都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也就觉得大致理解了诗人的思乡之情。然而,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走进诗歌,没有进入诗歌的意境。于是我进一步采取创设情境的方法,播放了一段笛子演奏的乐曲,在伴奏下重新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朗诵了一遍这首诗。悠扬而又略带感伤的笛声在教室久久回响,学生们安静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已经真正走进了诗歌,真正感受到了诗人身在他乡思念故园的情感。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文字变为了不仅可看而且可以感知的情感载体,语文的魅力也在情境的创设中达到最大化。而这种对文字的亲近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我认为正是语文课堂中最有价值,最宝贵的东西。
创设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创设直观情境。比如音视频、幻灯片等。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创设体验情境。比如让学生进行即兴表演或是分角色朗读。还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想象情境。比如教师通过优美的语言导入课文。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更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主动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兴趣,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难题。有些学生就会因为种种原因,不去主动解决,这时教师要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自信心。不了解解决问题的意义或遇到思维障碍,是学生不去主动求通的主要原因。不了解解决问题的意义而不主动求通的,教师要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后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要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和成就感,避免学生为追求功利性的结果而去解决问题,而是更多地注重学生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面对困难形成积极正面的态度。因思维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不主动求通的,教师则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循序渐进,帮学生制定阶梯式的目标,由易到难,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得到自我的认可,从而能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启智
除了动情,从情感上去调动学生,让学生投入到语文课堂;也要启智,讲究一定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力,发挥学生认知心理系统的作用,让学生在感知、思维、想象、记忆中学会学习。卢梭说过:“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当然,启智要掌握好“机”与“度”。《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可见,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开启学生的智力,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决不把最终结果直接给学生,做到相机点拨,适时适度,点到为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
(一)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语文学习中,知识积累具有重大的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不断遇到新的知识,比如《阿房宫赋》中的“赋”是什么意思?单句和复句有什么区别?元杂剧的基本特征?……如果这些知识得不到解决,就无法顺利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不懂得去积累,也就不可能将语文知识运用自如。所以从知识积累的角度来看,学生必须不放过每一个新的、不理解的知识点,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断地进行知识积累,最终能灵活的掌握知识。
(二)从实际运用的角度迁移掌握
积累知识还只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积累知识其实是为了在迁移的过程中真正地理解知识,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知识。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已经形成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甚至学习策略等产生影响。②例如,在《胡同文化》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对于胡同的复杂情感时,我就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的表达阐述,同时要求举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相似的例子加以说明,这样就可以起到拓展深化,引导迁移的效果,让学生把语文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又如,学习文言文时,把常用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等积累整理,在学习新的文言文或是课外阅读文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曾经积累的文言知识,在寻找共性的同时,再积累新的知识。这样,就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经过迁移实践,进一步领悟,真正掌握了知识,得到了能力的增长。
知识迁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如对旧有知识归纳整理,在新知识中迁移运用;或是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对比中灵活掌握;还可对旧有知识进行模仿,创造性地迁移训练……积累的知识是死的,只有调动思维,在实践中进行迁移训练,才能让知识活起来,灵动起来。
(三)从创新求异的角度探究突破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从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创新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是否敢质疑、会质疑。“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问,有问才有得。因而怀疑是发现新知的钥匙,是寻求智慧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的前提。
在教授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就有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标题中用的是“记念”,而不是“纪念”?是不是鲁迅用错了词?”我抓住机会肯定了这个学生不盲从大师,大胆质疑的精神,然后要求全班同学下课后找找鲁迅的其他作品,看鲁迅是不是分不清“纪念”与“记念”。后来在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下,大家发现两个词在鲁迅的作品中都有用到,而“记”这个字单独有记忆、惦记、铭记等意思,与“忘”相对,所以这篇课文用“记念”更能表达鲁迅对革命青年发自内心的怀念。经过大胆地质疑与积极地求证,大家不仅明白了“记念”与“纪念”这两个词的区别,而且也明白作者了的匠心独具在字里行间饱含的深刻情感,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学习到文章中遣词造句的精妙。
总之,高效的语文课堂一定要能够调动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体现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从情感和思维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动情启智,处于“心愤口悱”的求知状态,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 “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去获取知识,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享受高效课堂带来的精神和心灵的愉悦。
参考文献
①曹树真,韩冰清:《教育学教程》,2013年1月第1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9页。
②刘启珍,杨黎明:《学与教的心理学》,2012年6月第1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12年版第181页。
[作者通联:武汉市武昌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