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阅读应该命制怎样的开放性试题

2015-03-31袁长俊蔡大方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开放性文言文中考

袁长俊 蔡大方

文言文阅读中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试题,这是命题者、有关学者、语文教研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等所达成的共识之一。但文言文阅读究竟命制怎样的开放性试题,才算是比较理想的开放性试题呢?

文言文阅读开放性试题允许有多样的、个性化的回答和不同观点,能引导考生将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和观点与他们自己的经验和观点相结合,其答案的接受程度不在于他们所处的立场,而在他们在判断和解释这些立场时利用阅读材料的能力。

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一道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就符合这种要求。

试题: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台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即清代唐甄《琢冰》。考生中即使少有人亲自到哈尔滨或北方城市欣赏过冰雕作品,但从电视和有关影像资料上见过冰雕作品的,绝对不是少数。这些作品会让很多的考生大开眼界,得到美的享受。或许,有的考生在赞叹之余,会有冰雕作品虽美却不能长久保持的遗憾。一旦他们将对材料的阅读和自己的欣赏冰雕作品的生活经验乃至体验结合起来,对材料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的观点,定会有自己的判断。这是水到渠成之事。当然,无论赞成与否,其简述的理由肯定不那么全面。如不赞成的考生或许会这样答题: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毫无疑问,这理由确实有点片面,其认识有些肤浅,因为冰雕作品不仅具有商业价值,还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部分考生所持的这种观点,恰恰相反,而是要引导并鼓励考生结合阅读材料,并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大胆地谈自己的看法。此题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

文言文阅读开放性试题应该要有驱动探究特征,所设计的问题具体得当,能引起考生的兴趣和对阅读材料的深入思考,鼓励考生利用阅读材料大胆探究。

下面列举的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题,就是这样的开放性探究题: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题干中的第一句,针对同一人物的行为,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这本身就具有了驱动探究的特征。而紧接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疑强化了这种探究特征。这样,试题的设问就有了真问题、真探究的意义。这样的题目能牵引考生进一步阅读材料,激发他们深度思考。一旦考生能够结合对所提供的材料的阅读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对特定人物的特定行为作出自己的评价。既可以从正面进行评价,也可以从负面进行评价,还可以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只不过,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来评价,都必须在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简述其理由。如对颜率的行为持否定的态度,以下回答就不错:颜率是聪明的,但他玩的是诡计。做人做事,信义为重,颜率的谋略是建立在诱惑欺骗的基础之上。所以,它可能救得了一时之急,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此的开放性探究题,有利于全面发挥中考的功能,而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功能。

文言文阅读开放性试题应引导考生就某一点思考、分析,且答案的设置具有开放性,答案本身与阅读材料的关联度紧密。

且看2014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的一道题及参考答案(包括评分细则):

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1)用原文。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2)用自己的话概括。如:写水,采用动静结合和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写了作者的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

(从上述任一方面作答即可,其他合理的说法也可。有具体内容给1分,针对内容简析给2分。只有内容或简析以及内容、简析不对应不给分;简析不简洁、不明确给1分。)

十堰市中考文言文阅读取材课内,即《与朱元思书》。此题本身就极具开放性,且要求具体明确。考生能结合阅读材料,按照题干的要求,选取其中一点,结合选文具体内容,采取恰当的方式来品味赏析即可。这样的试题,能引导、激励考生专注一点展开品析,表明命题者更为看重考生的品味、赏析能力和利用阅读材料的能力。

精心编制的答案对考生各种答案有较充分的预设,评分细则有一定的操作性。命题者为考生着想,预设了两种答题方式:一是用原文,一是用自己的话概括。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答案都是开放性的。当然,答案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但这里就不准备展开谈了。纵然如此,但此题答案的开放程度还是值得称道的。

另外,答案与选文—阅读材料的关联度非常紧密,这也是事实。考生不可能凭借某种套路就可大致答出,而只能选择某一种手法,紧扣选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案才符合要求。

文言文阅读开放性试题应尊重考生的个性差异,给他们以选择的自由。201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B卷中的一道文言文阅读题,就充分体现了命题者尊重考生个性差异、以生为本的理念。

试题:如果你要去欣赏三峡的美景,会选择哪个季节前往?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说说理由。

考生个性不同,其兴趣、爱好就定然有差别。对于试题设置的问题,考生的回答不可能整齐划一。不同的考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等选择旅游的季节,然后结合《三峡》内容说明选择的理由。开放性试题给了考生选择的自由,而他们在享受这种自由的同时,也要说说为何如此选择的理由。这样的试题检测的不仅是利用阅读材料—课文《三峡》的能力,还能考查他们分析、比较和抓住有效信息并予以概述的能力,甚至或许能在潜移默化之中让有的考生能悟出点什么来。如兴趣爱好尽管带有相当的感性色彩,但这种兴趣爱好要正当,要受到一定的理性制约。果真如此,岂不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与成长?因此,这样的试题就真的善莫大焉了!

文言文阅读开放性试题能引导并鼓励考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下面两题就是这样的开放性试题。

试题: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士”的理解。(2014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语文题)

白银市中考文言文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选材,其甲文选自课内,即《唐雎不辱使命》,乙文取自课外,即《读〈孟尝君传〉》。考生如果对战国时期的“士”有一定的了解,并认为乙文中的“鸡鸣狗盗”之流也可算是“士”,但却属于低级之“士”,便可这样答题:我认为“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都有一技之长,但能力却有强弱之分。如孟尝君门下的鸡鸣狗盗之徒,有的只是小本事;像唐雎这样的士是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假设对战国时期的“士”有一定的了解,认为只有像唐雎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士”,而鸡鸣狗盗之徒则未入流,就可这样谈对“士”的理解:尽管“士”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特殊阶层,但我认为只有像唐雎这样忠君爱国,有勇有谋的英雄,有大本事的人,才可称之为“士”。而鸡鸣狗盗之徒,尽管有点小本事,但未入流,不能算是“士”。此题考查的是分析、理解、比较、判断等能力,而且在检测这些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把文言文真正当做“文”来学习、消化的意识和品位,使考生进一步地体认文言文。

试题: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题)

泉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属于比较阅读,其材料都选自课内,甲文为《伤仲永》,乙文是《孙权劝学》。《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拟标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写作能力,与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关系紧密。此题通过题干传达出有关信息,引导考生仿照课文题目“孙权劝学”,根据文意,改变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这也是试题命制者为考生提供一个平台,巧妙引导其与课文(乙文)及编者对话,就拟标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教材编者是从孙权的角度为课文添加了一个标题,而考生受试题的触发和编者所加题目的启发,则可另选角度,拟一个与课文内容相适宜的题目。而所拟的题目,即使角度相同,也会借助不同的词语来呈现。譬如:乙文主要讲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勉下发愤读书、长进才略的故事,从吕蒙这一角度为课文所拟的题目,既可以拟“吕蒙读书”,又可利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做文章,如“好一个吴下阿蒙”,等等。 换一个角度思考,根据课文—乙文主要是从鲁肃的角度阐释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道理,拟出的题目又会有变化。而命题者的意图,不仅仅是考查拟题目的能力。如此开放性文言文阅读试题,应该多多益善才是!

文言文阅读开放性试题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满足的条件不只以上所提到的,但由于笔者的识见和搜集的试题资料等所限制,或许因为试题之间也有相通之处,就只能从上述方面举例予以简述。

但就是以上试题,也足以证明,文言文阅读开放性试题相对于其它一般文言文阅读主观题而言,其考查方式确实起了变化。正是这一变化,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反映文言文课堂教学甚至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对考试的要求,充分发挥了中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引导与促进作用。

[作者通联:袁长俊,湖北咸丰县冠达实验中学;蔡大方,湖北咸丰县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开放性文言文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