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是香港的一面鏡子
2015-03-31
2014年12月8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的“同心協力 共創繁榮——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15周年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行。
儘管香港長達近八十天“佔中”亂局經已平息,目前“佔中三子”因組織及煽動非法集會,被警方傳至協助調查,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等22人涉嫌違反禁制令、藐視法庭亦被警方檢控,等待他們的必是法律懲處,但其囂張呐喊,不可一世之態,仍歷歷在目。佔中期間,港青揮舞米字旗,叫囂港獨,要求重啟《南京條約》,甚至要求他國來調查港府,這種有損國格、民族尊嚴的醜惡行徑,惹世人恥笑,令國人蒙羞,想起來就叫人心痛。人會無恥到如此境界,亦著實叫人震駭,《澳門月刊》專欄作者秦斌博士憤而指出,這是“港青集體性的價值觀崩潰”!他在新年首期《澳門月刊》撰文,詳細分析、披露了港府教育的錯位,港府對青少教育,強調“國際性”同化,忽視中國文化傳承教育,導致有損國格,有辱祖先的事件屢屢發生“也就不足為奇”。
而澳門與香港文化相通,地緣相近,相互影響不可避免,公投、政改、普選等議題也屢屢被澳門某些小社團拋出,但筆者並未看到澳門人拿起葡萄牙旗去抗議特區政府,更未見人去要求葡萄牙國會議員來澳門調查,儘管澳門被殖民的歷史比香港還長。因為澳門無論多麼反政府的政治人物,也不會有那種殖民地的鄉愁,迷戀殖民宗主國的“上國衣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澳門就足以成為香港的一面鏡子。而澆鑄這面“鏡子”的“基石”便是如文中所寫:“在澳門這方土地上,之所以能夠發展出獨特的東西合壁的本土文化,就在於一代代的澳門人始終堅持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始終堅守中華傳統文化,在包容中不捨棄本土,在融合中不迷失自我”。
當然了,傳承並使這種“文化”發揚光大,離不開特區政府以“一國兩制”為依託,將教育行政事務與青少年行政事務合併為一個局級部門進行管理。這也是有別於香港的地方,是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在出任社會文化司司長時的一個頗有戰略眼光的決定。也正是在這種教育組織架構下,愛國愛澳的青少年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拔起;國情和基本法教育可以進入各校並成為基本課程;政府提供資助,讓相關團體及學校組織青少年和學生到黃埔軍校等進行軍訓。在與解放軍接觸中,增強軍民情感,這於“北京風波”之後,對某種錯誤情緒與迷思,進行撥亂反正十分重要,因而亦與香港部分青少年的“恐軍”情緒形成強烈對比。歸根結底,這也正是廣大澳門青少年能夠擺正“一國”與“兩制”的關係,在愛澳的基礎上更加愛國的思想基礎。即使是“反對派”所進行的政治活動,也鮮有“擺明車馬”挑戰中央政府的行為。
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已出現的異常苗頭就可掉以輕心。內部執政的某些缺失,造成青年向上流動難、上樓難等,已至強烈不滿。一經別有用心的人煽動,就很容易上升為政治事件。“五·二五”反離補法案等大遊行的呼號,對現任行政長官及其新團隊,應該不會陌生。如何從市民最關心的問題入手,抓幾件實事,取得實效?面對發展遇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勇於擔當,敢於碰硬,既要善於早作謀劃,提前化解風險,又要持之以恆,久久為功,是擺在第四屆特區政府面前的一個嚴峻而重大課題。從某種意義來說,也是檢驗本澳能否在十五年取得輝煌成就基礎上,繼續揚帆破浪,砥礪前行的一塊試金石!(澳門/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