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椭圆及其性质

2015-03-31章少川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定值焦点斜率

章少川

椭圆及其性质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要考点,包含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以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 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椭圆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简单应用,难度不大;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等综合问题,对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以及函数方程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要求较高.多数占据解答题压轴题的位置.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椭圆的定义,能利用椭圆的定义求解焦点三角形问题;(2)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能准确判断椭圆的形状并求解标准方程;(3)掌握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会求椭圆的离心率;(4)会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能灵活求解有关弦长问题、最值或定值问题.

难点:(1)如何挖掘几何关系实现坐标与方程之间的合理转化;(2)如何在恒等变形中减少复杂的运算过程.

方法突破

1. 椭圆定义的应用

凡是涉及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有关的问题,都可考虑利用椭圆的定义与性质进行探索,特别是有关“焦点三角形”的问题,还经常结合正、余弦定理进行考查.

2.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常用定义法和待定系数法.一般可采用“先定形,后定式,再定量”的解题步骤.

定形——指的是二次曲线的焦点位置与对称轴的位置.

定式——根据“形”设出方程的形式,注意曲线系方程的应用,如当椭圆的焦点不确定在哪个坐标轴上时,可设方程为mx2+ny2=1(m>0,n>0).

定量——由题设中的条件找到“式”中待定系数的等量关系,通过解方程得到量的大小.

3. 求椭圆的离心率

关键是先把椭圆方程转化成标准形式,明确焦点的位置,长轴、短轴的长,焦距长及不同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离心率的相关问题是考查热点,若题目明确告诉了有关的等量或不等量关系,可直接构造方程或不等式求解,否则,需充分挖掘隐含条件,借助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构造a,b,c的关系式求解.

4. 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可分为相交、相切、相离三种,实际上是研究它们组成的方程组是否有实数解或实数解的个数问题,一般用根的判别式来判断.

(2)当直线与椭圆相交时,涉及弦长问题,常用“韦达定理法”设而不求计算弦长(即应用弦长公式);涉及过焦点的焦点弦问题,常用定义求解;涉及弦长的中点问题,常用“点差法”设而不求.更多的问题还应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寻找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转化,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5. 椭圆中的定值、最值问题

(1)椭圆中的有关最值(范围)问题,常用代数法和几何法解决:①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具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则一般可用图形的性质来解决;②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体现了明确的函数关系式,则可建立目标函数(通常利用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有关定点、定值问题,实际上是恒成立的问题,解题时一般是从特定元的限制(如斜率)和特殊图形的情况(如过原点、垂直、平行)猜出定值,再通过坐标、方程证明一般情况.

典例精讲

例1 (2014年高考辽宁卷)已知椭圆C:+=1,点M与C的焦点不重合. 若M关于C的焦点的对称点分别为A,B,线段MN的中点在C上,则AN+BN=________.

思索 本题是关于焦点对称问题,所求AN与BN的长很容易转化为焦半径来考虑,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并结合椭圆定义可解决.

破解 如图1,MN的中点为Q, 易得QF2=NB,QF1=AN. 因为点Q在椭圆C上,所以可得QF1+QF2=2a=4,所以AN+BN=8.

例2 (2014年高考大纲卷)已知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为F1,F2,离心率为,过F2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若△AF1B的周长为4,则C的方程为( )

A. +=1?摇?摇?摇 B. +y2=1?摇?摇?摇

C. +=1?摇?摇?摇 D. +=1

思索 求椭圆的方程常采用待定系数法,即通过列方程组求出a,b的值. 本题由于是过焦点三角形的问题,可结合定义转换条件进行求解.

破解 由已知可得4a=4,所以a=. 又=,则得c=1,所以b2=a2-c2=,故C的方程为+=1. 选A.

例3 (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Ⅰ)已知点A(0,-2), 椭圆E:+=1(a>b>0)的离心率为,F是椭圆E的右焦点,直线AF的斜率为,O为坐标原点.

(1)求E的方程;

(2)设过点A的直线l与E相交于P,Q两点,当△OPQ的面积最大时,求l的方程.

思索 (1)由已知条件直接求得a,c的值即可得椭圆方程. (2)问属于直线与椭圆关系的常规问题,可建立关于参数的目标函数来求最值,求最值方法多为配方法、均值不等式法、三角函数法或导数法等.

破解 (1)设F(c,0),由条件可知,=,得c=. 又=,所以a=2,b2=a2-c2=1. 故E的方程+y2=1.?摇?摇?摇

(2)当l⊥x轴不合题意,故设直线l:y=kx-2,设P(x1,y1),Q(x2,y2). 将y=kx-2代入+y2=1,得(1+4k2)x2-16kx+12=0. 当Δ=16(4k2-3)>0,即k2>时,x1,2=. 从而PQ=x1-x2=. 又点O到直线PQ的距离d=,所以△OPQ的面积S△OPQ=dPQ=. 设=t,则t>0,S△OPQ==≤1,当且仅当t=2,k=±时等号成立,且满足Δ>0. 所以,当△OPQ的面积最大时,l的方程为y=x-2或?摇y=-x-2.

例4 已知F1(-1,0),F2(1,0)为平面内的两个定点,动点P满足PF1+PF2=2,记点P的轨迹为曲线Γ.endprint

(1)求曲线Γ的方程;

(2)设点O为坐标原点,点A,B,C是曲线Γ上的不同三点,且++=0.

①试探究:直线AB与OC的斜率之积是否为定值?证明你的结论;

②当直线AB过点F1时,求直线AB,OC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思索 (1)根据椭圆的定义求解方程. (2)本题考查解几坐标法综合运用的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设直线AB的方程时要注意考虑斜率是否存在.

破解 (1)由条件可知,点P到两定点F1(1,0),F2(-1,0)的距离之和为定值2,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F1(-1,0),F2(1,0)为焦点的椭圆.又a=,c=1,所以b=1,故所求曲线的方程为+y2=1.

(2)设A(x1,y1),B(x2,y2),C(x3,y3). 由++=0,得x1+x2+x3=0,y1+y2+y3=0.

①可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n(k≠0),代入x2+2y2=2并整理得(1+2k2)x2+4knx+2n2-2=0.

依题意,Δ>0,则x1+x2=-,y1+y2=k(x1+x2)+2n=,故点C的坐标为,-,kOC=-. 因为kAB·kOC=-,所以直线AB与OC的斜率之积为定值.?摇

②若AB⊥x轴时,A-1,,B-1,-. 由++=0,得点C(2,0),所以点C不在椭圆Γ上,不合题意. 因此直线AB的斜率存在.

由①可知,当直线AB过点F1时, n=k,点C的坐标为,-. 代入x2+2y2=2得+=2,即8k4=2,所以k=±.

当k=时,由①知,k·kOC=-,从而kOC=-. 故AB,OC及x轴所围成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长为1,且底边上的高h=×=. 故所求等腰三角形的面积S=×1×=. 当k=-时,又由①知,k·kOC=-,从而kOC=,同理可求得直线AB,OC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综上所述,直线AB,OC与x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变式练习

1. 设椭圆+=1(m>0,n>0)的右焦点与抛物线y2=8x的焦点相同,离心率为,则此椭圆的短轴长为________.

2. 椭圆+=1(0

A. B.

C. D.

3. 已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为,过椭圆上一点M作直线MA,MB分别交椭圆于A,B两点,且斜率为k1,k2. 若点A,B关于原点O对称,则k1·k2的值为________.

4. 已知椭圆E1:+=1,E2:+=2,过E1上第一象限上一点P作E1的切线,交E2于A,B两点.

(1)已知圆x2+y2=r2上一点P(x0,y0),则过点P(x0,y0)的切线方程为xx0+yy0=r2,类比此结论,写出椭圆+=1在其上一点P(x0,y0)的切线方程,并证明.

(2)求证:AP=BP.

5. 已知点P1,-在椭圆C:+=1(a>b>0)上,过椭圆C的右焦点F2(1,0)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M,N 两点.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AB是椭圆C经过原点O的弦,且MN∥AB,W=. 试判断W是否为定值. 若W为定值,请求出这个定值;若W不是定值,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4 2. C 3. -

4. (1)切线方程+=1. 在第一象限内,由+=1可得y=,y0=. 椭圆在点P处的切线斜率k=y′(x0)=-= -,切线方程为y=-(x-x0)+y0,即+=1.

(2)设A(x1,y1),B(x2,y2),由已知,+=1,+=2?圯b2+x2-x+-2a2b2=0. =·===x0. 所以P为A,B中点,AP=BP.

5. (1)因为椭圆C的右焦点为(1,0),所以c=1,且椭圆C的左焦点为(-1,0),从而得2a=+=+=4,解得a=2. 所以b2=a2-c2=4-1=3. 所以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1.

(2)①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AB2=(2b)2=4b2,MN=,所以W===2a=4. ②当直线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k≠0),且M(x1,y1),N(x2,y2). 由+=1,y=k(x-1)得(3+4k2)x2-8k2x+4k2-12=0,x1+x2=,x1x2=. MN=x1-x2===. 由+=1,y=kx消去y,并整理得x2=. 设A(x3,y3),B(x4,y4),则AB=x3-x4=4,所以W===4. 综上所述,W为定值4.

猜你喜欢

定值焦点斜率
圆锥曲线的一类定值应用
焦点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定值问题
物理图像斜率的变化探讨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两会”焦点
本期焦点
求斜率型分式的取值范围
基于子孔径斜率离散采样的波前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