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与读人
2015-03-31孟华高恒菊
孟华 高恒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切诗歌的创作都有其缘由,一切诗作的内涵都与作者的思想倾向、品行性格、社会地位、生活经历等因素息息相关。诗如其人,诗、人合一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任何一个诗作都会打上诗人个人的烙印。我们阅读诗词就不能不先读诗人,读诗人所处的历史时代、生活经历、家庭影响,读诗人的思想倾向、人格秉性、为人之道,还要读诗人的创作缘由以及诗歌风格,更要读诗人种种的创作因素与其具体诗作之间的关系和内在联系,我们只有这样读透了诗人,才可能真正读懂诗作。
一、诗人一贯的思想倾向常常会形成其诗歌相对一贯的主题基调。
“诗言志”,诗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态度,其诗作往往就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志”。如果一个诗人的思想倾向、情感态度鲜明且稳定,那么其诗作表现出的主题基调也会相对稳定。人们常常在那些作品具有一定的稳定主题基调的诗人或词人前面冠一个能显示其思想倾向的修饰词语来称谓,比如屈原、陆游“爱国诗人”,辛弃疾“爱国词人”,杜甫“人民诗人”,“爱国性”“人民性”就是这些诗人诗作主题的基调。阅读他们的诗作,常常可以首先从他们诗作表现的贯有主题角度去理解。
踏 莎 行
辛弃疾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下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谁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这是一首悲秋词。上片欲擒故纵,一反一般文人见秋即悲的悲伤情调,放开胸怀,纵情吟赏秋色;下片前部分延伸上片否定悲秋的意脉,继续描写秋夜令人留恋,然而末二句“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却作了一个笔力千钧的反跌,推翻了前面极力渲染的“秋”不必“悲”的情志,最终还是落入了一般文人秋词“悲秋”的窠臼,但细细推究,就会发现此词并不同于其他文人单纯的悲秋诗词,此词在悲愁的情感中深深蕴含着词人贯有的爱国忧时的情怀。“重阳节近多风雨”之“风雨”指自然气候,也指政治形势的险恶。词人作此词时,国势正处衰弱之际,向来北兵习惯在秋高马肥时对南朝用兵,今逢重阳之秋北军难免不南侵,政局上的风风雨雨难免不破坏人们的安宁与幸福,词的字里行间暗含了词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此词虽是悲秋词,但与词人其他的以比兴之体寄托政治情怀的诗词一脉相承,“爱国性”仍是此词的主题基调。
二、诗人生活的重大变故常常会带来其诗作表现的思想、风格的明显变化。
我们读诗,也不能一味地拘于作者的贯常思想和贯常的诗歌风格,因为一些诗人的思想情趣和诗歌风格,有时也会随着人生经历、生活情形的变化而变化。婉约词派杰出的代表人物,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一生经历了境况殊异的两个阶段,她的前后两个阶段词作表现的情志和风格也迥异。
前阶段北宋时期(1084年~1127年)。这个时期家庭条件优裕,结婚前过着公主般的生活,与赵明诚结婚后,生活也非常幸福,因此,她此时的词多写美好时日、悠闲生活,多描写自然景物、爱情生活,韵调优美,词风清新细腻。
如 梦 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小令写作者的一次荡舟野游,天色已晚,一个醉酒的少女划着一叶孤舟误入荷花丛中,在夜幕中激起一滩鸥鹭。大自然的天光水色,鸟兽鱼虫与醉酒的少女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画面,意境清秀,是一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画。读者可以从此词中感受到李清照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欢快情绪和投身大自然以及热爱大自然的童心和志趣,词中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天真浪漫、活泼热情、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形象。这首李清照年轻时的词作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后阶段南渡之后(1127~1155年)。这个时期北宋已亡,南宋小朝廷偏于一隅,在风雨飘摇之中挣扎,李清照逃难南渡,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丈夫赵明诚因在守城宋军叛乱中逃跑后郁闷而死,后李清照又被骗嫁地痞张汝舟,生活不断遭遇变故,身心一次又一次受到打击,情绪低落,她此时期的词作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抒家国之恨、兴亡之感,情调悲伤。
声 声 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通过对残秋黄昏悲凉景色的描绘,表现出李清照的哀愁和沉痛,曲折地反映了她遭到浩劫之后,在孤苦伶仃的日子里煎熬的情景。字字凄苦,声声催泪,仿佛连读者的心也被带进了悲哀的深渊。李清照的这首南渡之后的作品与她的早期词作相比,在情感内涵和词的风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珍藏,词人深切地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往日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亮色。这首词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词的风格也因此变得低缓、沉郁,与前期轻松、明快、浅斟低唱的风格迥然不同了。
三、诗人经历的特殊事件常常会在其诗作中形成特殊的内涵。
人生经历是由许多时段构成,每一时段又会经历许多事情,有时作者某时段的特殊经历或经历的特殊事件会在其诗作中形成特殊内涵。如果我们不了解那些特殊经历、特殊事件,就会影响我们对诗作的理解。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历来被人们称道的典型的送别诗,其实这首诗是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而重写诗人的高风亮节。据《唐才子传》载王昌龄“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窜遐荒”,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到更远的龙标,这是第二次“窜遐荒”。《芙蓉楼送辛渐》是诗人第一次被贬归来后担任江宁丞时所写,可见当时他正处在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所谓“自明高志”。“冰心”二字见于《宋书》卷九十二:“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这是刘宋时代“清平无私”“为上民所爱咏”的良吏陆徽的话,王昌龄取用“冰心”二字,当表明自己与“厉志廉洁,历任恪勤,奉公尽诚,克己无倦”的陆徽志同。“玉壶”二字见于鲍照《代白头吟》:“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高洁的象征。西晋陆机的“周苛慷慨,心若怀冰”、唐朝姚崇的“内怀冰清,外涵玉润,此君子冰壶之德也”,大致也都是“不牵于宦情”、保持高洁之意。“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借用“冰心”“玉壶”两词,表面上看是诗人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口信报平安,寄托对亲友的一片深情,实际上王昌龄借用这两句话不仅表现了“心若怀冰”“玉壶之德”的语意,更是要深情含蓄地传达自己仍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这不是洗刷冤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我们如果不了解王昌龄写此诗的特殊缘由,就会把这首诗仅仅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送别诗,这就离诗人写作此诗的本意远矣。
阅读诗词,须知人论世,“知”到什么广度,“论”到什么深度,对理解诗词内涵都会有直接的影响。诚然,我们教学诗词在知人论世方面并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但作为教者大概还是应该“知”“论”得全面深透些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