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综述

2015-03-31李荣华

地球 2015年7期
关键词:岩土环境工程

李荣华

(河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0)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综述

李荣华

(河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河南郑州450000)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同时环境岩土工程由于在解决环境破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而被人们加以重视。环境岩土工程是一门涉及广泛的学科,它在研究岩土构成特性以及岩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也对我国水土环境污染控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就环境岩土工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论述,希望可以为环境岩土工程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环境岩土工程内涵现状影响因素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我国面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自然的生态平衡,因此利用科学的方法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用环境岩土工程的方法来解决水土环境污染问题是当下最为经济、最切合我国发展现状的方法之一。环境岩土工程涉及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地球化学、工程地质等多方面的内容,让环境岩土工程与环境保护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扩大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潜力,而且在我国环境污染控制方面也有重要的意义。

1 环境岩土工程简介

1.1环境岩土工程的构成

环境岩土工程是将岩土力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侧重于岩土材料的工程性质、岩土工程中的数值分析、岩土工程与环境、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等多方面的研究。岩土材料的工程性质主要研究的是复杂应力条件以及与渗流、热、化学等耦合作用下岩土介质的工程性质;岩土工程中的数值分析主要研究解决岩土工程中各种问题的数值化方法和程序化技术;岩土工程与环境主要研究岩土工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包括地下污染物的迁移与扩散、高放核废料地质处置库建设中的岩土力学问题、地热等资源的开发与储存以及岩土介质中污染物扩散的阻隔和防治等;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主要研究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技术以及地下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此环境岩土工程的存在在环境研究与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1.2环境岩土工程的内涵

环境岩土工程是利用岩土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环境进行治理和保护任务,它是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对环境岩土工程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进行研究,从深层次了解环境岩土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环境保护与环境岩土工程密切的结合起来,并对环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是环境岩土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进而实现环境岩土工程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由此环境岩土工程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对环境岩土工程进行研究和考察,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2 环境岩土工程发展的现状

环境岩土工程是人们在面对环境破环问题时所作出的一个新的研究问题。1977年,“岩土工程与环境影响”的概念第一次在第九届国际土力学会议上被提出,之后又逐渐被各国所采纳和完善。我国的工业较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因此对工业所产生的负面作用也是在最近几十年来显得尤为突出,但是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后在工业、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很快的认识到了快速经济发展之后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因此我国开始对环境岩土工程这门学科有了更多的关注,并不断地丰富与环境岩土工程相关的学科,例如:在岩土塑性力学研究及岩土塑性应变梯度理论、岩土块体力学、岩土流变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一些先进的测量仪器、岩土开发工具被设计出来,这些都对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顺利开展起到了保障作用,从而使我国的环境岩土工程研究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是在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岩土体环境恶化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主要表现在受到人们活动的影响,使岩土环境在时间的推移下发生了变异,导致了岩土环境日益恶化,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成因、规模、性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危害性是同等重要的。由此可见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3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

为了对环境岩土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首先就需要对影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发现影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资源开采引发的环境岩土问题

人们的生存和工业的发展都需要在自然界中提取资源,而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岩土问题,例如:过度的开发地下水,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枯竭和岩土地面的沉降;对矿产资源的长期开发,造成山坡和地面的严重变形,出现了一个个废弃的天然大坑;对草木、森林的过度开发,是土地荒漠化、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产生的主要诱因,而且这些对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影响都是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的。

3.2交通运输发展引发的环境岩土问题

交通运输的发展,给人们日常的出行和资源的运送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另一方面也对环境岩土体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为了实现在各地近距离的通车,往往要对铁路、公路建设的地区进行地形上的改造,例如:在一些山区,为了实现铁路通行打造隧洞,这就使山区的岩土层遭到了破坏;在一些地势不平又无较大起伏的区域,往往会通过平整土地或填埋的方式实现交通的顺畅,这样就改变了原来岩土体负荷的状态,容易引发不良环境岩土问题的发生,同时也会给交通沿线地区带来环境上的污染。

3.3化学产品不良使用引发的环境岩土问题

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周围到处可见化学产品的身影,如:人们日常的化妆用品、防腐剂、农田使用的化肥等,这些化学用品在使用后或被丢弃后与水源接触,就会对水资源和土壤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水资源和土壤的构造,造成环境的破坏。

3.4废物排放引发的环境岩土问题

人类活动往往会产生很多的废物垃圾,其中很多的垃圾都是很难降解的。首先,肆意的将垃圾堆积就会形成垃圾山,对垃圾山和周围所在地的土壤、水源等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的失衡。对垃圾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会对地形的构造产生影响,改变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其次,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不仅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和气候,引发酸雨等不良的自然天气,而且不合理的排放还会对干净水源造成污染,引发不良的环境问题。

4 解决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4.1加强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力度

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在理论指导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还不成熟,要想让环境岩土工程最大化的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加强对环境岩土工程所涉及学科的研究,从而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支持,为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提高人们对环境岩土工程的重视程度

要想从根本上对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解决,人们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人们不合理的活动或是一些不可避免的改造活动是造成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提高人们对环境岩土工程的重视程度,让他们从本质上认识到环境岩土工程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避免不良的环境岩土改造活动。而对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岩土改造活动,如:交通的需要所做的地形改造等,应该在进行地形改造后,进行必要的地形恢复和环境保护活动,从而促进当地生态的平衡。

4.3开展岩土变形、环境污染机理的研究

环境岩土工程中的岩土变形、环境污染机理的研究,在很多方面还处于模糊的阶段,例如:岩土开采对地震活动的影响、开挖爆破对岩质高边坡稳定的影响等多个方面,因此开展岩土变形、环境污染机理的研究可以对工程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而实现地质的稳定性、环境的友好性。

4.4改善环境岩土工程的施工工艺

工程活动是造成岩土变形、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如:机械的振动会造成地形构造的稳定性变差;地面开挖的不合理会造成地面的塌方与下沉。因此可以从环境岩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入手,对它的施工工艺进行改善和优化,使施工工艺更加安全可靠,从而减少地表不稳定、地面下沉现象的发生,同时也能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进度,将对环境、地面的影响降到最低。

4.5将新的技术引入到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中

技术是环境岩土工程的重要支撑,为了实现环境岩土工程的先进性就需要加大新技术的引入力度。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引发的地质变化、生态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将新技术加入其中,可以对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更加准确的捕捉、分析和处理,从而降低损害事件发生的概率,实现环境岩土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

5 总结

综上所述,环境岩土工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一方面对岩土相关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人们对其构造有了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在环境保护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环境岩土工程也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力度、提高人们对环境岩土工程的重视程度、开展岩土变形、环境污染机理的研究、改善环境岩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将新的技术引入到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中等措施对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促进环境岩土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1]陈云敏,施建勇,朱伟,詹良通.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综述[J].土木工程学报,2012,(第4期).

[2]张明.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现状综述[J].华北工学院学报,2011,(第4期).

[3]姚永华,彭志安,郑光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综述[J].岩土工程技术,2011,(第1期).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5)-7-361-2

猜你喜欢

岩土环境工程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子午工程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工程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