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33块沙二下三角洲前缘隔夹层特征研究
2015-03-31赵文任晓旭
赵文 任晓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00)
文33块沙二下三角洲前缘隔夹层特征研究
赵文任晓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00)
以文南油田文33块沙二下亚段厚油层为例,应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对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进行研究,并对储层内部渗流屏障作出重点分析。识别出隔夹层及砂体叠置界面2类储层渗流屏障,并将隔夹层进一步划分为泥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钙质隔夹层3种主要类型。通过对厚油层储层构型的单井识别、剖面分析、井间预测等解剖,总结出隔夹层的垂向、侧向分布规律。最终分析了渗流屏障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三角洲前缘文33块沙二下储层构型渗流屏障隔夹层
0 引言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期后,油藏层间、平面矛盾逐渐突出,剩余油分布特征复杂,挖潜难度随之增加。在进行储层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对储层内部渗流屏障的研究,分析其对流体分布的控制作用,对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把握及进一步挖潜措施的提出具有指导作用。本次研究拟以现代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文33块厚油层储层内部渗流屏障展开详细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文33块沙二下油藏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南部,属于文南地堑的西北部分。西以文东大断层为界,东以文70断层与文72断开区分隔,为一构造-岩性油藏。目前分为沙二下1-3、4-5、6-8三套层系进行开发。目的层系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进一步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侧翼、河口坝、席状砂、支流间湾等微相,其中河口坝不甚发育。油藏于1983年正式投入生产,长期的调整治理导致油藏层间及平面矛盾不断突出,油水关系复杂,不同类型剩余油分布零散,油藏挖潜难度逐年增大。因此,加强对于研究区内厚油层储层构型的研究,分析厚油层内部渗流屏障类型及发育特征,对于把握文33块沙二下剩余油的分布特征以及进一步挖潜措施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渗流屏障类型及识别方法
三角洲前缘亚相的沉积主体是水下分流河道与席状砂,随着水下分流河道的不断分叉发散,砂组级别的三角洲朵叶体在垂向上主要表现为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和侧翼相互作用形成的厚层复合砂体。不同期次复合砂体之间发育非渗透性或低渗透性渗流屏障。文33沙二下储层垂向渗流屏障包括隔夹层及叠置界面2类。
2.1隔夹层
(1)泥质隔夹层
主要为浅灰色、紫红色泥岩或粉砂质泥岩,厚度0.2-1m。GR、SP曲线靠近泥岩基线,但SP曲线回返幅度受薄层效应影响,有时特征不明显;微电极曲线回返明显且基本无幅度差;井径曲线不稳定,常常扩径。
(2)物性隔夹层
主要为浅灰色、土黄色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可见荧光或油迹显示,厚度0.2-0.5m,多在0.3m左右。SP、GR曲线响应特征不明显;微电极曲线回返1/3左右且幅度差较小。
(3)钙质隔夹层
主要为浅灰色、土黄色粉砂岩,可见油气显示,厚度0.2-0.9m,部分表现为薄砂层全胶结形成的钙质薄层。SP、GR曲线响应不明显;微球或微电极曲线显示比邻近油层更高的高值尖峰。碳酸盐岩含量和岩石比重均较大。
2.2砂体叠置界面
砂体叠置界面指由于水下分流河道下切或侧向迁移而形成的多期砂体的接触面。界面附近往往物性变差,表现为冲刷面或岩相差异面。电测响应上,GR、SP曲线一般响应不明显,在微电极曲线上存在一定回返,渗透性好的层段则表现为幅度差减小,甚至无幅度差。
3 隔夹层发育特征
3.1隔夹层垂向分布特征
泥质隔夹层厚度较大,多为单砂体之间5-4级界面伴生的间湾泥岩沉积,分布稳定性强,能够起到较好的分隔作用;物性隔夹层多与单砂体内部的韵律层界面伴生,厚度较小,有一定的渗流能力;钙质隔夹层厚度较大,多数表现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顶、底的钙质胶结,也见韵律层内部的钙质胶结。
3.2隔夹层侧向分布特征
此次研究中,通过隔夹层密度、频率等参数来对研究区储层内部隔夹层侧向发育特征进行表征。
隔夹层密度为单位岩层发育的隔夹层厚度,隔夹层频率为单位岩层厚度内发育的隔夹层个数。通过绘制小层隔夹层频率、密度分布直方图发现,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内部隔夹层密度、频率均较低;侧翼内部隔夹层密度中等、频率高;席状砂内部隔夹层密度高,频率中等。
3.3隔夹层井间预测
6级隔夹层为厚层顶底及小层之间的隔层,分布稳定,一般为湖泛时期形成的灰绿色泥岩沉积,厚度较大,多在1m以上。5级隔夹层为单层之间隔夹层,分布相对稳定,岩性为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多为湖泛期形成的泥岩,以及河道两期沉积间歇期的细粒沉积,厚度多在0.2-1m之间。4级隔夹层主要体现为同期不同成因砂体的物性过渡带,或不同成因砂体侧向叠置界面,多为小范围内较稳定的泥质或物性夹层。3级隔夹层为同一成因砂体内部的夹层,厚度小,分布随机性强。
4 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根据厚层内部隔夹层对储层的分隔作用程度,将厚油层储层分为垂向上完全分隔型、半分隔型和连通型3种类型。完全分隔型储层各渗流单元之间互不影响,剩余油富集程度受控于层间干扰程度;半连通型储层在上下渗流单元连通处顶部剩余油相对富集,底部一般不能形成剩余油富集,在隔夹层分隔处则可能形成底部渗流单元剩余油富集;连通性储层由于隔夹层基本以夹层形式存在,厚层整体为一个渗流单元,故剩余油受控于厚层层内韵律性,一般在厚层顶部相对富集。
5 结论
(1)将研究区渗流屏障划分为隔夹层和叠置界面2类。其中隔夹层又可进一步划分为3类:泥质隔夹层、物性隔夹层和钙质隔夹层。
(2)垂向上,泥质隔夹层多为单砂体之间5-4级界面伴生的间湾泥岩沉积,物性隔夹层多与单砂体内部韵律层界面伴生,钙质隔夹层多与3级构型界面伴生。侧向上,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内部夹层密度、频率均较低;侧翼夹层密度中等、频率高;席状砂夹层密度高,频率中等。
(3)依据隔夹层对储层的分隔程度,将储层分为完全分隔型、半分隔型、连通型3类。完全分隔型储层剩余油受控于层间干扰程度;半连通型储层剩余油分布于储层顶部或隔夹层附近;连通型储层剩余油受控于层内韵律性。
[1]宋建虎,朱璠,陈维华,戴建文,石宁,田腾飞.XJ油田隔夹层研究及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01:126-129.
[2]宋志超.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富集模式及定量描述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3]林博.胜坨油田河流相储层建筑结构分析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07.
[4]杨承林.东濮凹陷文33块沙二下油藏精细描述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TE[文献码]B
1000-405X(2015)-7-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