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学生学习兴趣与反思的关键
2015-03-31邱娟娟
邱娟娟
(广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1)
设问——学生学习兴趣与反思的关键
邱娟娟
(广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广西 南宁 530021)
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大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持久性较差。学生们对音乐的感知绝大部分是缘于社会的、肤浅的,甚至是良莠不齐。教师担心学生的问题回答脱离课堂,便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这种形式导致学生大多采用直线思维,很少有反思,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就大打折扣。文章从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怎样设问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怎样让问题更能拨动学生的思维展开论述。
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现在已成了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顽疾。根除这顽疾不是一朝两夕的工程,关键在教师诚挚苦心“修炼”,其与学生之间的效应互动。有一句话:只靠兴趣学习的人就像一个干电池,开始能量很大,后来就没电了。有兴趣也懂得反复思考的人像一个发电机,随时可以发出电来。本文就如何引起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及如何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度思考,提出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与见解。
1 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
兴趣是一种喜爱的情绪,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是艺术教学的关键。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的心理特征,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以下是中职学生的一般心理特征:
1.1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中职学生敏感、喜欢玩耍游戏、喜欢标新立异,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他们追捧崇拜着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极力了解和模仿偶像们的一言一行。参加文体活动时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同时也容易半途而废,不能持之以恒,但在自己编排的节目中,虽然仍显出稚拙却也富有新的创意。
1.2思维中自我为中心色彩浓重
大部分中职学生思维中自我为中心色彩浓,主要表现为:有些学生封闭内向,沉默寡言,喜欢独来独往,对自己以外的人事物均提不起兴趣,沉溺于自我憧憬创造的内心世界;有些学生则过度强调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切以自我感受为前提,好夸张炫耀,喜欢引人注意。
1.3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中职学生便是如此,他们会像对自己的偶像般追崇所喜爱的教师,对这位教师所教的科目,会非常努力的学习,也会十分认真地去执行他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受中职学生喜爱及信服的教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亲切随和、热情开朗、幽默风趣、一视同仁、关爱学生、丰富的知识面和精彩的课堂组织等。以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较好地开展我们的音乐教育。
2 音乐教师的素质要求
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关键在于教师。音乐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1)要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修养,动人的人格魅力。
优良的思想品德修养,动人的人格魅力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会更加喜爱和信任老师。记得毕业后第一年参加工作期间,刚下完试讲课,学生三三两两在玩耍,一位女生跑到跟前:“老师,你上课很好,我喜欢爱笑的老师”。接着害羞地跑了。当时笔者愣住了,小女孩简短的话语一直在笔者脑海中回响,这是笔者万万没想到的,原来老师的微笑对学生来说是那么的可贵,居然能成为他们学习,快乐的动力和源泉。她的这番话使笔者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感动的同时也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老师真诚鼓励的微笑对学生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板着面孔上课是长有的事,使学生望而生畏。微笑是通往音乐神圣殿堂的通行证,是打开学生闭塞心灵的金钥匙。
(2)要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质扎实的基本功,是吸引学生参与的磁铁。
音乐专业素质,是绝大多数音乐教师重视的,但绝不是生硬的纯技术表演,而是用技术来表现艺术的能力。教师自身的音乐专业质素和扎实的基本功必须能以艺术去感动学生,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去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感知能力,从而吸引学生主动投入音乐的世界里。
3 设问——改善音乐课堂教学的良方
设问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形式,是增进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手段。有的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直白,经常出现“是不是,喜欢吗,想不想?不需要思考便能回答,这样是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与思考、启迪的。同样,问题过于深奥学生无法领会,也会让中职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了解其兴趣爱好,尽可能多地设计兴趣情境,有一定的思考性,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避免填空式或程式化的提问。笔者总结了一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设置问题:
3.1根据教学内容来设问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的音乐情景来设计问题,具备一定的趣味性,新颖性。成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唤起学生探究和研究的欲望。如在欣赏《川江号子》时,教师给学生展示纤夫拉船的图片,提问学生从中看到什么,接下来听赏作品,初步感受作品情绪。教师请四位学生上来搬移讲台,学生搬起来不一致,教师问: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搬移?简短的提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和表现欲,引人入胜。学生们纷纷出主意,一位学生提出建议帮喊口令“一二三!”其余同学一起喊“加油”。最后齐心协力下成功搬移讲台。教师顺势提问:通过无口令和口令两种方式,说说你们的感受?然后再引入劳动号子的概念及特点。这些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思维是亢奋活跃的,他们想研究的问题也都具有探索的价值,对音乐的感受也更为深刻,从而每位学生都经历音乐的开放性和情景性。
3.2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问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和好奇心,让学生自主独立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这也是至关重要的。讨论音乐的社会功能时教师提问:咖啡厅一般以什么样的音乐为背景?快餐店一般以什么音乐为背景?为什么?有的同学说节奏快的,有的说比较抒情的。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教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业:让学生们分组调查。结果是:咖啡厅基本都是以节奏舒缓的音乐为背景,这与大家的答案一致。却意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节奏较快的音乐做背景的快餐店生意都比较好;对音乐背景没特殊要求的都是生意一般的店。这说明什么呢?在强烈的好奇心驱动下,学生通过观察终于发现:在快节奏的音乐背景下,人们进食的速度受音乐节奏的影响,要比平时快一些,吃完就走,客流量大,老板无形中靠音乐赚了大钱。而不善经营的老板可能还没意识到音乐的重要。
3.3根据学生的反思来设问
在学习音乐与舞蹈的情感表达的关系时,通常老师在欣赏完乐曲后会说,同一组舞蹈动作,但是根据两段不同节奏、力度的音乐,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及视觉效果,快速的乐曲一般表达欢快的情绪,缓慢的乐曲一般表达忧伤的情绪。试想,假如教师反问一句:快速的乐曲能表达忧伤的情绪吗?反之缓慢的乐曲能表达欢快的情绪吗?这个问题一提出肯定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引发学生无限的思考:这到底有没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会这样等等。这样的问题能充分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应该多给学生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探究,反思的欲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音乐教师不是一味灌输式地把知识倒给学生,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尽可能让他们多体验,发现问题后勤思考、讨论与质疑,使之勇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 朱霞.教师素质与审美教育[J].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 2003,(10):5-6.
[2] 任玉明,胡冬梅.放飞学生的心灵[J].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2004,(4):30-31.
[3] 李祥靖,李亮.浅谈探究式音乐教学模式[J].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社,2003,(10):16.
The key question -- and reflection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terest is the great power of learning, it is the spiritual power of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nd research. Most of the students' attention is not focused, and the learning persistence is poor. Students' perception of music is mostly due to social, superficial, and even uneven, some good and some bad. The teacher worried that the 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s from the classroom, then take the answer way ask. This kind of form causes the student mostly uses the straight line thought, few has the reflection,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the inquiry" is greatly reduced. Article from the music classroom teachers should how questions caused by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and how to make the problem even more to toggle the students thinking is discussed.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G71
A
1008-1151(2015)10-0110-02
2015-09-10
邱娟娟(1985-),女,广西北流人,广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