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的语文学习评价研究
2015-03-31钟银玲
钟银玲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基于学生发展的语文学习评价研究
钟银玲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文章论述了现有传统语文学习评价的缺点,讨论了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原则、作用和方式,探讨了现有纸笔考试的改进措施,希望对语文学习评价的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学生发展;语文学习评价;发展性学习评价
语文具有工具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等特点,是交际和思维的工具。语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语文学习的效果不仅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思想和人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效果?如何检验教师语文教学的效果?这些重要问题的回答都离不开对语文学习的评价。所谓评价,一般而言是在量或质的记述基础上对价值进行判断的活动。学习评价根据价值取向不同,一般可分为目标取向评价、过程取向评价、主体取向评价。目标取向评价将教育结果与预定教育目标进行对照,被评价者是客体,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过程取向评价的评价目标仍然是预定的,但对目标进行价值判断,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了一定的尊重。主体取向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评价是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其基本特征[1]。
学习评价的功能具有诊断、鉴定、选拔、发展等。不同价值取向的评价强调的功能不一样。现代教育理念更加倡导学习评价的发展功能。
1 现有语文学习评价的缺点
目前中小学主要是通过纸笔形式的考试进行评价,包括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这种评价是一种目标取向的终结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难以考察。很多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往往把考试等同于评价,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的主体、标准和形式都比较单一[2]。就评价主体而言,主要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是被评价的客体,处于被动地位。就评价标准而言,整个班级或整体年级的评价标准都是一样的,都是一张同样的试卷。评价形式主要是以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进行诊断、鉴定或选拔,缺乏发展性功能。
2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由于一般的纸笔考试形式的评价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实行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体现了坚持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其深厚的理由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3]。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重视学习的社会性和情境性。人本主义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尊重学生的意愿、情感,认为在真诚、关心和理解的氛围中进行评价可避免学生的恐惧,从而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人本主义强调尊重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结构及学习风格是不同的。因此,多元智力理论强调评价要多元化及个性化,要告诉学生哪方面比较有潜力,可能成功,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
3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原则
根据发展性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从评价的目的、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方式等几个角度出发,教师可以总结一些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的原则[1,3,4]。
3.1 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的是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在的表现,更要重视每个学生在现有水平上的未来发展。因此,发展性原则应作为最重要的总的原则,并指导其它原则。发展性原则要求在评价中综合分析学生以往和现在的表现,为每个学生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激励他们通过发展,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发展性原则着力构建一种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的评价机制。
3.2 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指的是评价者不仅仅包括教师或学校,还应该包括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社会等,并以学生自评为主,使学生有机会主动并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评价标准多元化指的是采用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个体标准相结合的评价。绝对标准是与群体实际水平无关的一个客观标准,它有利于评价对象把握自己的实际水平,但缺乏对个体差异性的考虑。相对标准用以确定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但不能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实际水平。个体标准以评价对象以往和现在的表现作为评价基准,评价个体自身的学习和发展的状况,它充分考虑学生个体自身的进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由于不同评价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评价方式多元化有利于各种评价方式的互补。评价方式多元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从不同角度分类的评价方式的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机、方法、努力程度、情感、态度等能及时给予关注和评定,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反思、调节和激励等作用;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更重视单项评价。单项评价能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是综合评价不可缺少的补充;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更重视动态评价。静态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目前已达到的水平的判断,利于横向比较,进行选拨鉴定,但不利于评价学生个体的个体进步和发展。
3.3 激励性原则
语文学习评价应坚持激励性原则。评价应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优点和潜能,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应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评价氛围,让学生对评价由紧张、恐惧变为宽松、向往;教师应指导并相信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让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上进心;教师在评价时,尽量挖掘学生的优点、长处,肯定学生的进步,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4 全面性原则
语文学习评价的全面性原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对评价对象而言,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还要评价教师的教。对评价内容而言,一方面,评价内容应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另一方面,不仅要评价知识与能力,还要评价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评价方法而言,不仅利用笔试来评价,还要利用口试和实践等来进行评价;不仅有教师评价,还要有学生自评、互评及家长评价等。对评价结果而言,不仅有量化的评价结果,也有定性的评价结果;不仅有专项能力的评价结果,也有综合素质的评价结果。
3.5 开放性原则
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语文学习评价应该坚持开放性原则。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开放。传统评价在空间上拘泥于学校与课堂,应将评价的空间延伸到家庭,甚至延伸到社区或社会。传统评价在时间上主要是定时评价,即在某一特定时间对学生进行统一评价,这种评价虽然效率高,但忽视了学习的过程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开放评价的时间,将定时评价拓展到不定时评价或延迟评价。
4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作用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5]:
4.1 反思总结
发展性学习评价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对自己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在动机,认真反思总结自己前期的学习行为,对自身各方面进行客观、深入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后续的学习方法或计划。发展性评价的日常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和总结的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4.2 积极导向
发展性学习评价重视对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对某一次任务的一次完成,并将评价看作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因此发展性学习评价的结果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各方面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4.3 激励改进
发展性学习评价因为强调学生的自评,因此评价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他们会积极展现自己的优点、努力与成绩,从而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适当的评价可引起学生适当的焦虑,而适当的焦虑可成为一种动机力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明确改进的方向。
5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方式
发展性学习评价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和名称。如根据评价的描述形式,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等等。以下从基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发展性评价的原则,谈谈语文学习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些具体评价方式[1,6,7],以弥补传统的评价对学生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
5.1 差异式评价
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力类型是不一样的。这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优势以及最容易成功的地方也不一样。因此,传统的考试以同样的标准来考察所有学生往往难以说明学生哪方面更容易成功,反而打击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的。因此,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应重视差异式评价。如不同学生采用不同标准或难度的试卷。对学习反应慢的学生,允许延迟评价,甚至多次评价,直到学生达标为止。
战国公子王孙如“四君子”有招养门客的传统,门客汇集帐下,品类不一,既有鸡鸣狗盗等一技之长的食客,也有择主而事、致位将相的游士,形成“士”与“门客”的交集。一般来说,在“主二客一”的历史环境下,除极少数外,“门客”的人生目标大多是求富贵、取尊荣、建不朽之功业,他们往往依附某个主子,将自身“工具化”,达成豢养与被豢养的关系。
5.2 表现式评价
传统语文学习评价是目标取向的评价,最大特点是简易性和条理性,但弊端是也是相当严重的。首先,由于目标预设,所以评价往往只关心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其次,传统评价对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的评价较为有效,对不易量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则无能为力。表现式评价则能弥补传统评价的重大弊端。表现式评价是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中进行的,属于过程性评价,它通过观察学生在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真实情境中的各种行为及情意态度等,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综合评定。虽然表现式评价耗时费力,但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到语文学习评价中。
5.3 模糊式评价
模糊式评价属于定性评价(质性评价)。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具有严密的逻辑,语文注重经验体验和情感感受。语文的思维模式往往是非线性的,常常以直觉、顿悟等形式出现。因此,单独用一个精确的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的,也是非常不恰当的。在语文学习评价中,必须重视模糊式评价,具体可采用等级式或评语式进行评价。
5.4 多向式评价
多向式评价是基于新课程三维课程目标而提出的。新课程改革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只注重知识与能力的评价,缺乏对过程和方法的考察,也不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多向式评价与其说是一种“方式”,不如说是一种“理念”,它指导着其他评价方式的行动方向。多向式评价要求拓宽具体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考试,可通过问卷调查、演讲、表演、口试、专题设计等方式进行考察。
5.5 动态式评价
动态式评价是基于过程的评价。传统评价往往评价的是学生在某个时期达到的水平,在空间上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在时间上往往固定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点。动态评价一方面对评价时空进行开放,另一方面重点关注的是学生过去的基础、现在的表现及将来努力的地方,动态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及纵向比较,这样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
6 对传统语文学习评价改进的建议
发展性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发展无疑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该成为语文学习评价改革的方向。但发展性学习评价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传统的纸笔考试还是需要的。因此,改革传统的考试形式也许能同时兼顾两方面。如改革试卷中的题目,增加个性化题目和多样化答案;考试的成绩可分几部分组成,包括笔试、朗读等。当然,还有很多具体的评价方法,如利用档案袋记录学生的成长等,可利用电子版文件夹形式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档案,里面包括学生的文字型、照片型、音频或视频形式的作品或资料[4]。如何改进现有语文学习评价,让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也促进教师的发展,并更具有可操作性,还有赖于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探索研究。
[1] 李金云.语文学习评价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2] 张艳.新课程下语文发展性学习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3] 高振忠.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4] 张晓愉.语文学习评价探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5] 李雪梅.从语文研究性学习中透视发展性评价[J].网络科技时代,2007,(13):78-80.
[6] 屠锦红,顾芳.语文学科几种不可或缺的学生评价方式[J].现代语文,2005,(10):46,50.
[7] 董宏强.语文学习中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Study of Chinese learning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learning evaluation,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principles, functions and methods of the developmental Chinese learning evaluation,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existing paper and pen test, and hopes to improve the evalu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Student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G62..
A....
1008-1151(2015)08-0124-03
2015-07-10
钟银玲(1987-),女,广西桂平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1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