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制药专业药理学课堂教学改革

2015-03-31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王玉姝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药理学病例知识点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王玉姝

药理学是高职层次制药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药物作用及机制,掌握临床应用及患者不良反应,为从事药品生产、药品销售、药品零售等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药理学也是学生在校考取医药商品购销员的重要课程。

传统药理学理论性强,专业词汇多,内容繁杂。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大量知识点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引领学生的作用,将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轻松理解并迅速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选定理论教学内容

传统药理学教学内容繁多,包括神经系统药、心血管系统药、泌尿系统药、血液系统药、消化系统药、呼吸系统药、内分泌和生殖系统药、化学治疗药、免疫与抗过敏药等。在高职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药理学通常在一个学期内开设64~96个学时。相对教学内容而言,教学学时偏少,需要教师突出重点进行讲授。

例如,抗心律失常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等药物中大多为处方药,教师可以根据毕业生工作岗位能力分析该类药物的应用。而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高血压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化学治疗药等是临床常用药很被列为非处方药(OTC),是药店中的常见药物,建议作为药理学的重点讲解内容。

二、整合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与药理学

由于药理学本身的特点,教学过程中铺垫生理解剖基础知识和病理表现是非常必要的。以抗贫血药物一章为例,教师可分为三部分进行讲解。第一部分是血液的生理,介绍血液的组成,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成分中血红蛋白及其含量,红细胞的合成原料和场所、成熟因素、寿命、破坏因素,红细胞的功能。第二部分介绍贫血的类型及表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贫血的表现、产生不同类型贫血的原因。第三部分介绍抗贫血药。如此由浅入深,由易渐难,教学内容有条理,学生更易接受。

三、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病例讨论式教学法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方法。由教师列举病例,然后提出系列问题,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分析,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病例讨论教学法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的病例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收效显著。

以镇定催眠药一章为例,首先介绍案例:

患者:郑XX,女,53岁,反复失眠2个月。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10点上床睡觉,到凌晨2、3点后依然难以入睡,甚至一夜都不能入睡,心烦,经常焦虑。服用安定片治疗2周后,失眠症有所好转。

教师通过临床常见病例提出问题:失眠症如何治疗?服用安定需注意什么?然后引发学生思考,并点明本章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介绍地西泮和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区别与联系、用药注意事项。

2.比较法教学

比较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和知识的遗忘,从而较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某类药物有一定认识以后,教师可以借助同中求异的比较方法,对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以及临床应用区别进行比较,如解热镇痛药与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的区别和联系,地西泮与巴比妥类药物的区别与联系等。

3.问题导入法教学

问题导入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的位引线,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入法的实施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同时也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消化系统药一章,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消化不良的表现有哪些?消化不良时你会选择哪些药物治疗?胃溃疡有何症状?便秘的表现是什么?腹泻时需注意些什么?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与教师一起完成学习任务。此教学方法适用于学习疾病症状较轻,且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治疗药物。

4.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学生感兴趣且更易于接受的新型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图文并授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迅速理解药物作用机制及药物与临床用药的联系。教师应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选用PPT 教学、视频教学、动画教学、微课教学等方式完成授课任务。此外,建设学习资源库,搭建网络平台,介绍医药信息网站,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提供必要条件。

5.口诀记忆引入教学

药理学知识点多,记忆困难,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对于散而多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教授记忆口诀,帮助学生解决记忆难题。例如,解热镇痛抗炎药一章,阿司匹林是重点掌握的药物,临床应用包括小剂量抗血栓、抗凝,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剂量常用作解热镇痛;大剂量用于抗风湿。其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胃肠道的恶心呕吐、胃溃疡、肝肾损伤等。口诀“解热镇痛疗效强,缓解风湿大剂量,小量抗凝防血栓,冠心中风可预防,胃肠反应最常见,过敏较少肝肾伤”对学生掌握知识点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6.布置开放式作业

教师在理论课程讲解完毕后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教师规定备选药品,学生制作PPT 介绍药品知识。学生在分组准备课件的过程中能够充分锻炼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查阅资料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PPT 软件的应用和制作能力。同时,讲解PPT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总之,药理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研究课题。讲好药理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青年教师应该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取经,汲取教学精华,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发挥自身所长,尝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殷润婷,张 伟.药理学课堂教学的模式探讨[J].海峡药学,2013.10

[2]齐 静.病例讨论式教学在药理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0.06

[3]杨红霞,蒋恒波.浅谈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3.28

[4]郭丽君.浅谈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的改革[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02

猜你喜欢

药理学病例知识点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病例”和“病历”
艺术药理学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一例犬中毒急诊病例的诊治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