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如何提高基础会计课程在非会计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2015-03-31辽西技师学院祁晓敏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基础教学内容

辽西技师学院 祁晓敏

一直以来,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是培养初级会计人员的重要课程。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当今社会对于人才“既要专又要通”的新型需求,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已逐渐成为诸如物流仓储、旅游和酒店管理,甚至建筑施工等专业的必修科目。这样的课程安排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多视角思考问题,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工作中与会计、财务的相关事项,从而提高他们综合的职业竞争力。但基础会计在非会计专业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对本门课程兴趣度低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期培养出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不高。加之基础会计课程表面看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大,课程本身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抽象、枯燥,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缺乏,甚至对课程开设存在异议,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教材内容专业程度高,偏深难学

目前,各中职学校的基础会计教材基本都是为财会专业的学生编撰的,基础原理介绍多,会计的产生、发展,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甚至账务处理对会计专业学生而言都是必要、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理论过多,内容过深。毕竟,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初衷是了解会计,懂财务知识,而不是真的做一名会计工作人员。大量的会计原理和规则枯燥且实用性不高,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教学形成滞停局面。

三、课时安排偏少,教学时间不足

由于不是专业课,基础会计课程通常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并且课时安排不多。同时,因教材内容全面系统、专业程度高,教师很难在规定教学时间内全面讲授教材,更无法在规定课时内补充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基础会计课程在非会计专业课堂上处境尴尬。

那么,如何提高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使非会计专业学生真正学进去,用起来呢?

1.明确学习目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达到教学效果必须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开设这门课对他们的现实意义。如果只停留在打造复合型新人才的口号上,学生必定无法深刻体会,教师可以通过现实中的相关事例说明。例如,领导希望一名酒店服务员给出一些对酒店的建议,服务员总结出“在日常的工作中发现某种备品库存过多或过少”,如果说到这里,他仅是一个合格的普通员工;如果能接着说出“多的容易管理不善造成损耗,少的又需要经常进货,提高了酒店的存货和进货成本,降低了利润空间”这样的话就是从会计角度分析问题,领导会对这样有经济头脑的员工另眼相看,这样的员工必定职业前景乐观。经常举出类似例子,提示学生注意财务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自然能使学生意识到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性,对未来大有助益,学习兴趣自然提高。

同时,教师还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持续巩固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情境教学法通过精心设置问题创建情境引发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营造学习情境,把教材上枯燥的会计准则和业务规章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于投入,印象深刻。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运用讨论法教学,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努力贴近学生专业,积极编制校本教材

改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但如果使学生真正对基础会计课程感兴趣,就必须使该课程为学生就业服务,增强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目前,中职院校的基础会计教材内容多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理论多知识深,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很多内容不合时宜。中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应根据开设此课程的各专业特点,潜心研究行业经济特色和典型业务,编制出内容与各专业相关的初级会计校本教材。

在新教材的内容方面,会计基础知识的选择以够用、适度为宜,尝试大幅删减理论知识,结合各专业,深入浅出地阐述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专业纵深知识不做要求。可增加现实工作中常用的工商税务和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并针对各专业汇总常见财务问题和处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对教材的探索研究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但授课内容的变化必定对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升具有帮助。

3.适当增加学时,丰富教学手段

虽然删减了部分基础会计课程的传统教学内容,但在非会计专业每周4节课时的安排下,一学期依然不能完成教学计划。这可以通过提请教务科适当增加学时的方法解决,也可通过丰富教学手段进一步化解。例如,所有的教学内容不一定都在课堂上完成,一些知识可以通过学生课外阅读进行补充,提醒学生在课余时间到银行、商场体会会计实务工作。这些手段无疑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缓解课堂教学内容过多的压力。

[1]魏素艳.新编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杨朝晖.非会计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问题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校报,2009.06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基础教学内容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五抓五促”夯基础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